陳美琳(1932-),江蘇南京人,早年就讀於浙江大學,後長期任教於南京師範大學。他是該校的高級教授和博士生導師。據《文藝研究》雜誌2006年統計,從1976到2005年,陳美琳撰寫的研究論文和專著分別占《儒林外史》的七分之壹和四分之壹。
今天,陳美琳早已是《儒林外史》中的著名學者。然而,回到六十年前,很難看出他會壹生眷戀《儒林外史》。
文|姚
1950年秋,考上浙大的陳美琳藝馨,想創作,想當作家。當時他與孫希真、王希言等老師有很多交往,都是“詩化的孩子”。他還擔任浙江大學文學藝術社團的負責人,他的詩經常被他寫在學校晚會詩歌朗誦的節目裏。1951年,浙江省文聯組織浙江大學中文系學生體驗鹽區生活,陳美琳是其中之壹。無奈語言不通,他期望反映鹽民生活的傑作將無法寫出。1953年,為響應第壹個“五年計劃”的號召,陳美琳提前畢業,被分配到壹所學校當老師,放棄了自己的職業“作家夢”。
從65438年到0958年,陳美琳被調到江蘇師範大學(現蘇州大學的前身)任教。當時,清代著名的文學研究專家錢仲連擔任古代文學教研組組長,陳美琳擔任副組長。雖然從事元明清文學教學,但陳美琳的研究重點仍然不在學者身上。在特殊的時代,學者們找到壹條合適的研究路徑並不容易。後來,陳美琳去南師大任教,並與著名詩人唐圭璋相處多年。然而,有著如此令人羨慕的與詞的關系和邀請名師的機會,陳美琳並沒有走上詞學之路。
1959年夏,陳美琳攝於蘇州洞庭東山(資料片)。
也許,不知何故,上帝已經秘密地把陳美琳和學者們聯系在壹起了。20世紀70年代,人民文學出版社邀請南師大為《儒林外史》作序,學校成立了專門的工作組,陳美琳參與其中。雖然迫於形勢退出了,但他半輩子的事業就這樣開始了。
對《儒林外史》的研究沒有特別的學問,但他始終對吳抱有極大的興趣和同情。在陳丕的《儒林外史》中,他用凝重的筆“揭露”了吳在南京生活的壹件小事:“冬苦寒,無所避寒。他(指吳)邀友人‘月出南門,繞城十裏——捉明,入水西門,笑散。每天晚上都叫‘暖腳’。”吳從封建宗室淪落到小康之家,然後又陷入貧困,忍不住替他說話。
胡適早年在《吳年譜》中寫道“往年妳行我嗅,淮上中山朝復夜。黃金為床尾,壯士為眾人恥。”詩等,推論“吳的財產是他在秦淮河上嫖娼掉的”。無法認同胡適的觀點,促成了1977年關於吳生平的三種文本的問世,客觀還原了吳復雜的人生變遷。這不僅使研究更進壹步,也為吳平反了汙點。陳美琳不僅為吳題詞,還推動了吳遺址的就地保護。他曾經提交了壹份提案,要求修復吳秦淮的水榭,讓今天來秦淮遊玩的人,仍然可以用它來留戀過去。
從最初對吳的家世、生平、交遊、思想、學術支持等作家的研究,到中期對《儒林外史》著作和評論的研究,再到對整個《儒林外史》研究歷史的梳理和回顧,的《儒林外史》研究層層推進,成果豐碩。雖然他曾謙虛地說:“六十年苜蓿生涯,四十年‘儒林’跋涉,無非是在講堂上教詩,或者埋頭寫書。”但他的艱辛歷程和最後令人矚目的學術成就,無疑是很有啟發性的。在陳老師生日之際,筆者采訪了陳老師,請他談談自己幾十年來的學習和治學情況。
問:1985,先生為您寫了壹篇學術鑒定,稱:“我校教師早年受王先生、夏去禪先生培養,為中國古代文學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妳能談談妳與兩位著名學者王煥碧和夏的關系嗎?
答:我是1950考入浙大中文系的。當時中文系有名師,鄭典任系主任,夏負責古典文學課。老師有陸、沙孟海、任明山、王煥碧等人。因國家建設需要,本人1953畢業。但是在浙大的各種學習和運動期間,我都被選為組長,參加老師的“運動”,所以和老師接觸比較多。1961年,夏老師應邀到南京、蘇州等地講學,我陪同。1971他給我寫信說:“我記得解放初在嘉興參加土改的時候,和妳壹起睡在地板上。”
王先生早年給我們開設了“怎樣使用工具書”這門課。他有豐富的圖書館工作經驗,他的教學生動實用。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王老師教導我們不僅要熟悉“目錄學”書籍,更要“親近”書籍。我們通常在圖書館走來走去,在開架上閱讀它們,這樣將來的研究可能會派上用場,而不是在需要書籍的時候去圖書館和資料室。問:我聽說妳早年就決定要成為壹名職業作家。妳是怎麽轉到古代文學研究的?
答:我在南京上中學的時候,喜歡寫寫逗逗,所以1950考上了浙大中文系。1951暑假,浙江省文聯主席陳說,當時浙江還有三種勞動人民的生活,在文學創作中沒有體現出來,就是茶農、鹽民、漁民。陳校長親自到杭州龍井茶場體驗生活,後來出版了小說《春茶》。漁民還有其他作家要寫。至於余姚廟東岸的鹽民,他們安排我和另外兩個浙大學生去體驗。我們在海邊的鹽人家住了壹個月,回來後壹個字都沒寫。因為我們無法交流,我聽不懂當地的方言,他們也聽不懂我的南京口音。
1953畢業早參加工作,被分配當老師。1958年,我被調到江蘇師範大學,和錢仲連老師壹起工作。錢先生五十多歲,我才二十出頭。他宣稱不教小說和戲曲,要我忍。從此,我進入了古代文學研究領域。但是,我並沒有完全放下創作的夢想。當時很多古代戲曲作品印刷不廣,學生看不懂原著,課堂教學有差距。我認為孔的《桃花扇》、李漁的《風箏錯》都被改編成了小說,莎士比亞、莫裏哀等劇作家的作品也被改編成了小說,成為膾炙人口的佳作。因此,我改寫了壹些戲劇和傳說,以滿足教學的需要。20世紀80年代以後,這些論文以《元雜劇傳奇》的名義發表,反響良好。後來外文出版社也讓我把《牡丹亭》和《長生殿》改寫成中篇小說。這些書大多已被翻譯成英語、德語、法語等。並傳播到海外。問:為什麽妳的研究最終集中在學者身上?
我的大部分研究工作是為了教學。從事研究的學者也是出於工作需要。1971,人民文學出版社邀請我校(南京師範大學)整理學者,重寫序言。當時學校成立了老中青結合的四人工作組分別寫,最後我寫了初稿,這是崗位要求。我寫的初稿得到了人民文學出版社的認可。不久,由於政局的變化,《序言》被他人改寫。但我沒有放棄《儒林外史》的研究,開始了自己的研究。經過長期運作,學者們成了我的重點研究對象。問:《儒林外史》研究的推進與新材料的發現密切相關。能談談妳早年是如何挖掘數據的嗎?
答:司馬遷說“讀其書,欲見其人。”要研究《儒林外史》,我們必須去全椒,吳的故鄉。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我和壹些學者有機會去全椒查閱資料。我有意識地做了“采訪人”和“找書”。我見到了自稱是吳後代的吳誌邦和吳平。但是後來的人也談不上什麽有用的信息。在“搜書”上,我找到了《康熙至吳國全椒之蘭》。較早的研究,我註意到胡適寫的《吳年譜》,編纂於民國九年(1920)。吳國敦是吳的曾祖父,康熙編撰的《全椒錄》保存了大量吳家族成員的藝術和文學資料。發現這壹材料後,我率先將其引入吳的研究,為學術界重新認識吳的家世提供了寶貴的幫助。
問:陳寅恪曾說:“壹個時代的學術,必然有新材料、新問題。用這種材料來研究問題,是這個時代新的學術潮流。”除了新材料,妳對學者的研究往往有獨特的視角。例如,吳的命題和儒家經典,請詳細闡述?
答:在1977,我在《南師大學報》上發表了《論吳的“獎學金”》。本文認為吳在《詩經》和《史記》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並駁斥了學者們有反儒傾向的觀點。段喜中先生看了這篇文章後對我說:“新中國成立後,高校裏不再教儒家經典了。妳這個年齡的人怎麽會寫這樣的文章?“我想了很久。妳是浙大畢業的,是任明山的弟子。”任先生是浙江大學著名教授,曾被譽為“江南經學第壹人”。但我不是從任老師那裏學的小學和經學,不敢冒充弟子。但我還是覺得,任老師單獨找我談話的時候,反復叮囑我要註意拓展學習範圍,不要只停留在“文學”上,還介紹我讀了皮的《經學史》和馬宗火的《中國經學史》。後來對儒家經典有了壹點常識,和任老師的指點不無關系。問:除了專註於研發,妳的學術取向似乎也很“保守”。比如2014出版,今年即將再版的《陳皮書生》,就采用了非常傳統的小說批評風格。
答:批評是中國古代文學批評的重要形式。自明代以來,小說界湧現出壹大批著名的批評家和評論家。比如李卓吾批判《水滸傳》,石矛父子批判《三國演義》,張竹坡批判《金瓶梅》,脂硯齋批判《紅樓夢》。嘉慶八年(1803),進士們也有對著名的臥榻草堂的檢討。
在深入研究了學者的評論後,我認為評論的作用是壹般的理論文章所不能替代的,壹般的文字鑒賞也是難以企及的。因此,在20世紀70年代末,我考慮用傳統的批評形式為《儒林外史》的研究註入新的美學內涵。1989江蘇古籍出版社出版我的新壹批學者。2002年修訂出版為《涼布簡史·布朗對儒者的批評》。2014由商務印書館在陳埭學者的套印中出版。這本書今年還會再版,可見還是很受讀者歡迎的。
阿清王朝的人張潮說:“少年讀書,如隙窺月;中年讀書,如庭上望月;老年讀書就像在舞臺上扮演月亮。體驗的深度就是收入的深度。”我對《儒林外史》的研究經歷也隨著我的經歷而改變,這大多體現在評論中。壹般來說,研究的價值並不完全由文體形式決定,但它們是有聯系的。在小說研究領域,傳統的評論形式並沒有過時,其獨特的價值至今不可磨滅。問:學者的研究經常受到各種外力的幹擾。妳是如何突破環境的限制,沖出自己的世界的?
陳美琳:我確實受到了壹些批評,因為我沈浸在自己的研究中,但唐圭璋和其他老先生們經常鼓勵我別管它,做我自己的事情。我覺得壹個人只要做自己熱愛的事,做自己應該做的事,做好每壹件事,社會上就不會有他的位置。
本文內容由壹點好作者發布,不代表齊魯壹點好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