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散曲對比詩

散曲對比詩

散曲作為繼詩詞之後的壹種新的詩體,顯然流淌著詩詞等詩體的血液,並繼承了它們的優秀傳統。但它有著不同於傳統詩詞的鮮明而獨特的藝術個性和表現方法,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靈活多變的句型

散曲和詞壹樣,采用長短句式,但句式更靈活。比如詞牌句子的數量就很嚴格,不允許隨意增減。散曲則可以突破曲牌規定的句子數量,根據內容的需要增加句子。再比如,壹個字的句子結構,短則壹兩個字,最長不超過11個字;而散曲的句式,短則壹兩句,長則幾十句,伸縮變化很大。這主要得益於散曲獨特的“夾層”方式。所謂行間,是指歌中句格之外的詞。比如【鞏崢賽邱虹】這首歌的最後壹句話是七個字,但是關允石的《賽邱虹代作》的最後壹句話是“我今天病了,剛寫了兩句相思”,就變成了14個字。這個框外加的七個字是行間。襯字的加入突破了字數的限制,使旋律中的字數可以隨著往復的旋律自由增減。同時,在藝術上,襯字也明顯具有使語言口語化、大眾化,使歌曲的含義幽默活潑的功能。比如關漢卿的歌曲《我是銅豌豆》,配上“我是不能蒸、不能煮、不能打、不能炸、不能鏗鏘的銅豌豆”這幾個字,顯得豪放潑辣,把“銅豌豆”的性格表現得淋漓盡致。

以俗為主的語言風格與口語和散文文化

傳統抒情文學詩詞的語言典雅、典雅工整、精確細膩,總的來說是排斥通俗的。散曲的語言雖然不乏典雅,但總的傾向是俗為美。讀散曲,俗語、蠻夷(少數民族語言)、戲謔(戲謔)、俚語(嘮叨、瑣碎的話)、白話(行話、暗語、謎語)、方言比比皆是,讓人壹下子沈浸在濃郁的生活氛圍中。散曲的句法強調完整性和連貫性,省略語法關系。很少見到詩詞中常見的寫法,比如直接排像、句間跳躍等。所以散曲的語言明顯是口語化、散文化的。

明亮、清晰、自然、爽朗的審美取向

散曲的審美取向當然不排斥含蓄蘊藉,這壹點在詩的融合上相當突出,但總體上還是崇尚清淡、開放、自然之美,與以含蓄蘊藉為主流審美取向的詩歌有很大不同。任訥對散曲的這種審美取向作過精彩的論述:“散曲說透、說透最重要,不僅不放松、不矜持,而且脫口而出更多,如果等不到別人;意圖完全暴露在言語中,用什麽和說什麽對比也說明沒有隱藏。這種態度是迫切而坦誠的,與Ci正好相反。“散曲往往不是“牽連”其意,而是“牽連”其情。而是怕其意義不明顯,感情不順暢,等到極致的感情淋漓盡致。典型的例子就是關漢卿引用的歌曲【黃偉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