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古詩十九首》的社會現實

《古詩十九首》的社會現實

東漢末年,社會動蕩,政治混亂。下層文士流浪,無路可遊。《古詩十九首》就是在這樣壹個時代誕生的,表達的是同類的境遇和情懷。這19首詩基本都是流浪女的話。具體來說,夫妻與朋友的離別,士子的仿徨與失意,人生的無常,是《古詩十九首》的基本情感內容。

阿清詩人陳若明在他的《采擷堂古詩選》中對此作了非常準確的評論:“十九首詩是歷代作家的作品,所以它們能表達人們的感情。有多少人取得了成功?雖然有錢有勢,但還是不足。窮嗎?誌向高不可攀,人生如流水,誰不心疼?人各有所愛,想壹輩子在壹起,可是誰不離開呢?在我心目中,猜測他的想法,棄之不顧也是常有的事。壹起失去生命的人,不知道悲傷,也不知道快樂。如果離開了對方,他們就很難再擔心了。追部長拋棄老婆朋友都是壹個目的。所以《古詩十九首》雖然有兩層意思,但是如果大家都低聲讀,傷了我的心,那就是性情的事情了。而同樣的感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那麽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詩。但人皆有情而不能言,即言不盡,故推《十九歌》極為重要。”

這段話指出《古詩十九首》所表達的情感是人與生俱來的壹種體驗和感受。如:《江上采芙蓉》、《留日疏》,表現了對故鄉、親人的向往;纏綿黃昏,遠道而來的客人和牽牛星,表現了思婦對遊子的深沈思念和真摯愛戀;表現遊客對生活狀態的感受,以及對生活的壹些想法:“回到車上說壹說”,“明月當夜照”。

總之,《古詩十九首》表達了生活中最基本、最常見的感情和思想,是“人有同感”。所以,這些詩詞能永久打動人,歷久常新。同時以藝術的方式表現了士人的社會境遇、精神生活和人格氣質,從而揭示了漢末社會生活的壹面,具有重要的認知意義。

《古詩十九首》的思想內容

《古詩十九首》深刻再現了漢末社會思想大轉型時期文人追求的幻滅與沈淪,靈魂的覺醒與痛苦。學者稱之為“追官棄友,思婦勞苦,借勢抒情,物競天擇,相濡以沫,生新事,質言寓言,吟嘆三遍”(王康《古詩十九首序》)比如《柏上青陵》的編劇,演萬洛,以仕途為目標,但是,他發現皇宮雄偉壯麗,權貴同流合汙,都城井陘不是他的天下。在詩人看似冰冷的態度中,有失去生活歸屬感的迷茫。政治的理想被褻瀆了,人們對此很不滿。

《明月帶夜燈》表達的是詩人的另壹種失落,即壹些文人在對同壹利益的爭奪中標榜正直與忠誠,壹旦在名利的道路上壹爭高下,原有的情誼就發生了變化。幸運者和失意者的起起落落,使得原本的友情名存實亡,詩人曾經信奉的倫理道德在紛繁復雜的人際關系中頓時變得虛無縹緲;這就讓詩人說:“曾經是壹家人的朋友,把我像遺物壹樣拋棄了。”好沒有堅固的磐石,虛名有什麽用?"

《古詩十九首》揭露了現實社會的黑暗,批判了末世的習俗,但也隱含了詩人對失落的道德準則的追尋。這種無奈的處境和心態加深了詩人的信仰危機。永生的希望破滅了,詩人轉而從新的層面探索生命的價值。《駕到東門》說:“人生如寄,命不固。萬歲多送,聖賢不行。”個體生命在時間的長河面前顯得珍貴而卑微。詩人努力超越舊的價值觀,做出新的人生選擇。無論是公開聲稱要擺脫貧窮和名利,還是公開聲稱要把握短暫的人生及時吃喝玩樂,總之是失去了屈原的堅持。舊的理性規範被解除後的生活沖動,由於歷史傳統、客觀環境和自身文化積累的制約,很難獲得健康樂觀的內容和形式。但值得註意的是,詩人在感嘆人生短暫的時候,雖然說得憤懣,但並不是真的願意頹廢。有些人還在潔身自好,尋找精神上的永恒。“回到車上再說吧”說:“有起有落,站起來也不早。生命不是石頭,怎麽能活得更久?選舉是物化的,榮譽是珍貴的。”這裏所說的“榮譽”,已經超越了以高尚的事跡為標誌的成就,而是追求精神的不朽。雖然這種不朽在當時缺乏具體的內涵,但它預示著詩人在作品和文章中希望不朽的建安時代即將到來。

《古詩十九首》中還有壹類作品,更深刻地反映了流浪女性現實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巨大痛苦。漢代培養和選拔文人的制度,迫使文人長期背井離鄉,漂泊海外。這些文人或在仕途上追求無望,或在異鄉逃避政治迫害,更渴望愛情和家庭的溫暖來撫慰自己孤獨屈辱的心靈。《古詩十九首》的壹大主題就是寫人的旅途和苦難。《她江采梅容》寫了壹個失意的男人在異地漂泊思念妻子的悲哀:

佘江采容英,蘭澤多芳草。是誰渴望離開?思維很遠。回望故裏,漫漫長路茫茫。壹心離家,愁死。

《古詩十九首》很多作品都是站在女性的角度寫的。首先,這是因為在男權社會中,女性由於自身的具體情況,只能把壹生都寄托在愛情和婚姻上。其次,古代女性狹窄封閉的生活環境和精神世界,使她們在孤獨中無休止地咀嚼和體味相思之苦,待客之道深刻細膩,是男性所不及的。女性豐富的情感和敏銳的觸角與生活環境中的各種事物交流,使這些事物成為女性心理最動人的物化形式,為詩人的創作提供了豐富的意象和意境。

漢末文人在相當程度上具備了與女性世界進行精神交流的現實基礎。他們不僅表達了真誠的理解和同情,還融入了自己的苦難和痛苦的生活經歷。這就是《古詩十九首》以女性視角書寫相思之苦,從而獲得普遍而持久的藝術蛙力的原因。比如《壹路牛郎星》:

遙遠的牽牛星,嬌嬌河漢女。精致的雙手,紮紮的機器來表達。壹整天,沒有壹章。哭如雨下。河水清與淺,有多大區別?水與水之間,脈脈無言。

以牛郎織女的傳說,生動地展現了戀人們高不可攀的境地,具有創新性。機器的聲音沒有質感,寫下她所有想法的女人用單調重復的工作來驅散她悲傷的意圖和她無聊的精神狀態。再比如《再旅行》,我寫的是妻子對丈夫深深的懷念。雖然被蒙上了害怕被拋棄的陰影,但她最終還是拋開了這種剪不斷理還亂的難過心情,轉而向對方致以最美好的祝願。沒有對女性內心世界的深刻洞察,就不可能探索出如此微妙的情感層面。

《古詩十九首》以藝術的方式表現了士人的社會境遇、精神生活和人格氣質,從而揭示了漢末社會生活的壹個側面,具有重要的認知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