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使用報告的次數越來越多,所以在寫報告時要註意內容的完整性。那麽怎樣的舉報才是有效的呢?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壹份關於小學管理的調查報告,僅供參考,希望對妳有所幫助。
小學管理調查報告1在我國,小學班級管理存在諸多問題,尤其是在農村偏遠地區,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長期以來,中國壹直實行應試教育。分數和排名是衡量教師表現的指標,導致了分數第壹、排名第壹的教學理念的發展。在分數和排名的壓力下,班主任過分關註課堂教學和考試成績,偏袒成績優秀的學生,歧視後進生,對課堂管理完全不重視,或者只有在班級出現問題時才會想辦法處理。
很多班主任往往認為班級管理是班主任壹個人的事,從而忽略了其他力量。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1)忽視家庭教育的力量。在農村,大部分班主任認為家長沒教養,或者只關註賺錢,很少關心孩子,所以從不聯系,甚至把對學生的不滿發泄在家長身上,批評孩子。有些家長因為害怕被老師指責,不想去上學。這樣下去,班主任會徹底失去家長的幫助。
(2)忽視師資力量。有的班主任傲慢自負,以為自己是班主任,其他老師就得服從自己的指揮安排。在班級的壹些重要問題上,缺乏與老師的溝通,不願意虛心聽取老師的建議,以致決策不可避免,師生關系緊張。家長和老師就像班主任的左膀右臂。失去任何壹方的力量都不利於班級的良好發展。
(3)忽視學生自身的力量。小學生是充滿活力的個體,充滿朝氣、活力和強烈的表達欲。為了得到表揚,他們會朝著老師想要的方向努力,有時甚至會幫班主任解決壹些小問題。但是很多班主任認為小學生太小,不能獨立做事,所以在班級管理上什麽都要自己做。
受赫爾巴特“教材中心”、“教師中心”、“課堂中心”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班主任傾向於控制型的管理理念,以體罰或變相體罰的方式要求學生嚴格遵守紀律,忽視了學生的個性發展和內在要求。學生處於極其被動的地位,對班主任言聽計從。對於犯錯誤的學生,只強調說教而忽視言傳身教,甚至盲目批評學生,缺乏教育智慧。班級管理缺乏活力和民主。比如班主任設立班幹部,培養學生的民主作風,讓學生學會自主。而壹些班主任在選拔班組長時缺乏公平公正,或者長期任命壹些班組長,助長了學生的幹部作風,不能平等對待同學。而其他同學大多因為機會少,社會環境和家長的影響,誤以為班幹部是榮譽和權利的象征。這些學生在班級管理中往往缺乏自主權。這種管理模式下的班級很可能形成班主任統治班幹部,班幹部統治學生的被動狀態。
班主任是對所在班級學生的思想、學習、生活全面負責的指導者,是班級的組織者和領導者,是學生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的促進者,是學校教育的骨幹力量。學生的健康成長和學習成績的高低與班級的質量密不可分。因此,在新時代的班級管理中,班主任應發揮其多重角色,承擔多重責任,既要勤於管理,又要善於管理。
做好班級管理工作,對維護班級秩序、營造良好的班級氛圍、提高教學效率、促進學生學習進步有著積極的作用。因此,農村班主任要摒棄年級第壹的觀念,從思想上重視班級工作,用實際行動做好管理工作,為學生快樂學習、健康成長做出貢獻。
班級管理僅靠班主任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還要依靠和團結其他壹切教育力量。首先,班主任要經常和家長保持聯系,利用他們的配合把班級管理好。定期召開民主開放的家長經驗交流會,虛心與家長溝通,了解學生家庭情況,交流學生在家和學校的表現,征求家長對學校和班級工作的建議。其次,班主任要註意調動老師們的管理積極性,密切關註老師們在班上遇到的每壹個問題,哪怕是很小的事情,班主任也要盡力幫助他們解決,提高老師們的信任度,使他們積極投入管理,發揮自己的教育優勢。這不僅可以減輕班主任的負擔,還可以給班級管理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再次,班主任要善於關註社會這個大舞臺,從中挖掘教育因素,讓學生在社會實踐中受到教育,促進發展。比如組織學生去養老院,讓他們真正體會到團結互助的力量,懂得尊重長輩。最後,依靠學生自己的力量來管理班級。著名教育家魏書生老師在談到班級管理時說:“普通學生能處理的事,班幹部不必去做;班長不壹定要做班長能處理的事;班長能處理的事,班主任不壹定要做。“所以班主任要充分信任學生,適當的給他們管理權,給他們管理班級的方法,讓他們自己處理自己能解決的事情。這樣既能提高班級管理的效率,又能有效鍛煉學生處理事務的能力,這對他們的成長也是非常重要的。
小學管理調查報告2在我國義務教育的背景下,小學階段是我國義務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農村學校和教師需要積極創新現有的教育管理方法,使農村小學的教學管理方法更加有效。以下內容是對新課程環境下農村小學教育管理創新的思考。
1.新課程環境下小學教育管理存在的問題
1.1農村小學教育管理手段相對落後。
在新課程環境下,國家越來越重視農村小學的教育管理。但是很多農村小學的教育管理方式還存在很多問題,還比較落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農村小學教學管理的主要方式是行政管理,教育部門之所以用行政管理的方式來管理小學教育,是因為行政管理法明顯是縱向的。同時具有時效性、權威性和強制性。在農村小學教育管理中,行政管理的主要方式是發布命令和制定相應的制度。農村學校按照上級的指示辦事。雖然這種方法具有很強的時效性,但在新課程環境下,以往管理方法的弊端更容易被發現,其弊端會暴露得更多,從而對農村小學教育管理的有效性產生負面影響[1]。
1.2農村小學教育管理體制不健全。
對於小學的教學管理,大部分農村學校的管理體系相對封閉,缺乏與社會和家庭成員的合作。在管理的過程中,只使用內部的方法,對學生在受教育時遇到的問題沒有全面的了解。同時也無法有效接收相關部門的反饋。在這個過程中,農村小學教育的教學管理不可能有效。學生在小學接受的大部分教學管理都是在學校進行的。但是,學生也是社會和家庭教育出來的。要了解學生的動態反應,可以從社會和家庭兩方面去了解。因此,農村學校在管理教學時,必須更加註重制度的呈現,確保農村小學的教學管理能夠取得良好的效果[2]。
1.3農村小學教學管理的管理者缺乏足夠的思想認識。
就目前的情況來看,農村學校在管理自己的教學時,還在沿用過去的管理方法。主要原因是管理者的觀念太傳統,遠遠跟不上時代發展的步伐。他們只是用自己固有的觀念來理解小學教學管理,過於膚淺,對小學教學管理的內涵理解遠沒有深刻。自然,他們的教學管理工作在實施過程中無法達到理想的效果。小學教學管理者可以領導教學、決策教學,管理者的教學管理應充分凸顯以人為本的理念。因此,從事農村小學教學管理的管理者應該更加註重以人為本的理念,把學生放在農村小學教學管理的中心。
1.4不重視教學質量檢查
對於農村小學教育來說,教師課堂教學的質量直接關系到學生學習效果的質量。教學質量越好,學生的學習效果越好。另壹方面,如果教學質量不好,學生的學習效果也會不好。就目前情況來看,評價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地位主要有兩種方法。第壹種方法是抽查,第二種方法是以小組的形式對教師的教學進行整體評價。以上兩種檢查教師教學質量的方法可以提高教師的教學積極性,從而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但是,這兩種方式並不能全面檢查教師的教學質量。主要是因為學生在評價教師教學質量時,知識結構不同,學習水平不同,上課方式不同,評價結果會有所不同。這樣壹來,就無法統壹使用抽查和小組評價的方式來檢查教師的教學質量。如果只采用小組評價的方式,學生在學習中不能發揮主體作用,沒有人會真正關註學生的想法,所以在教學質量檢查的實施上會出現壹邊倒的情況。因此,我們需要綜合運用多種方法來完成教學質量的評價,全面考察教師,使學生充分發揮學習的主體地位。
2.新課程環境下的小學教育管理創新。
2.1改變教學管理方式
在新課程環境下,教育的管理不僅是對人的管理,也是對文化的管理。課程改革不應該只針對某壹點,而應該對所有人實施。教學管理中的管理方法不再是過去的剛性管理方法,而逐漸轉變為柔性管理方法。柔性管理方法是指教學管理的根本出發點和教學管理實施過程中的落腳點,能夠使教學管理長久持續,使教學管理在教育中發揮驅動和激勵作用,從而對人產生積極的影響,鼓舞和引導學生。它能使學生自覺遵守學校制定的規章制度。同時,學生可以嚴格規範自己的言行,這可以使學校的文化氛圍更好,從而使教學管理在實施中更具創新性。另外,如果從知識層面分析,新課程環境下,人們對知識的綜合需求更加明顯。這也要求教師不僅要重視教學效果,更要重視教學過程。老師要幫助學生,通過教育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2.2設定教學管理目標
農村小學教育的教學管理應更加註重目標的設定。設定目標後,鄉村學校在實施教學管理時,可以讓教學管理更有方向性。同時,在教學管理目標的推動下,教學管理人員可以更有動力地工作。在這個過程中,管理者可以有效地開展自己的教學管理工作,保證自己的教學管理工作更加規範,可以大大提高小學教學管理的質量。教師在實施其教育教學理念時需要註意更新教學管理的內容,管理者在應用其管理理論時需要以課程為中心,以便在實施過程中及時更新教學管理的內容,同時要全面貫徹教學管理理論,使教學管理落到實處。通過更新教學管理的內容,可以大大提高教學管理的質量,突出國家對素質教育的要求,讓教師更全面地評價學生的綜合素質,不再把分數作為評價學生素質的唯壹標準。
2.3提升教學管理能力
教學管理要有效實施,就必須依靠教師的力量來支持教學管理。因此,農村學校要建設優秀的教師隊伍,加大教師隊伍建設的投入,轉變教師的教育教學觀念。在新課程環境下,教師應該平等對待班上的學生。教師應該為每個學生的全面發展而努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擺脫只關註學生學習成績的傳統思維的束縛,深刻理解教育的內涵和核心。教師必須認識到學生是獨特的個體,並更加關註他們的身心健康,以避免身心傷害。教師需要在學習中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意識,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而教師在教學時需要註重自身的專業性,要有終身學習的意識,多認識和理解學生,在教學時把握好要素,讓學生更深刻地理解新課程的內容。在管理中,我們需要學習優秀的先進的管理模式,了解先進的優秀的管理模式,選擇更有效的管理方法並運用到學生的教學中,達到創新管理模式的目的,這也是適應新課程環境的壹種改變。此外,教師要充分認識自己的定位,深刻理解自己在專業領域的優勢和劣勢,圍繞教材的階段、學生的年齡特點和教學環節,主動將上述內容的核心部分連接在壹起,正確理解教學方法,並能夠正確運用教學方法完成自己的教學任務,最終達到創新教學思路、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
3.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新課程環境下,創新和促進農村小學教育的發展,符合教育管理的要求,讓師生共同發展,共同進步。在創新和改革小學教育管理模式之前,有必要根據小學教育的實際情況,分析其存在問題的原因,以便創新和發展的意見能夠有效。
3 xx縣小學學校管理調研報告各中小學以教育局確定的工作重點為導向,從解放思想入手,把“新標準、新理念、新成效”作為教育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創新管理,大膽實踐,務求實效,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形成了人們心目中創先爭優的良好氛圍,教育教學質量不斷提高。
壹,教師隊伍建設的新載體
各學校都知道師資隊伍建設是提高教育質量的關鍵,強化以人為本的理念,積極創造載體,鼓勵教師努力工作,爭創壹流。
首先是獎勵驅動。建立和完善了物質獎勵和精神鼓勵相結合的教師獎勵機制。除了每學期對工作突出、有貢獻的老師進行獎勵外,中心還特別增設了進步獎,使每壹位老師都有動力和成就感,增強了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營造了爭創佳績、不甘落後的良好氛圍。
二是學科引導。開展如何科學合理處理教材、如何轉變課堂教學方式、如何激發課堂教學活力四個專題研討,探索新課程背景下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的整合應用,逐步提高新課程改革的實施效果。在專題討論活動中,充分發揮骨幹教師和教研組長在教研中的核心引領作用,開展帶老帶新、以老帶新的教研活動,讓教師相互學習、共同提高、共同進步。
第三是技術驅動。中心采取集中培訓和自學相結合的方式,舉辦信息技術知識講座。每學期集中培訓四次,包括計算機基礎知識、網絡基礎知識、課件輔助教學基礎知識等。結合局多媒體課件制作大賽等活動,提高教師運用現代教學手段的能力,鼓勵中心教師登錄進行在線交流,提高普通話水平。
四是反思提高。各中心要求每位老師每節課都要在教案本上寫“教學反思”,記錄每節課的得失,每個月至少寫壹篇教學隨筆,記錄自己的教學感受,吸取教訓,總結經驗,不斷提高。五是搭建平臺。該中心創辦了《教師之友》雜誌,為教師學習技能、展示才華開辟了壹個新的天地,將對促進教學管理、提高教育質量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
二,教育管理的新手段
管理導致質量,創新導致效益。學校領導很清楚這壹點。
首先是制度規範。印發了《教師備課基本要求》、《教師課堂教學基本要求》和《教師批改作業基本要求》,規定了常規教學的各個環節,做到了既有統壹又有區別。特別是在批改作業方面,我們改變了過去批改錯題的做法,不再用刺眼的紅叉傷害學生的心。而是老師勾選正確的作業,不批改錯誤的作業。學生改正後,老師再勾壹次,在增強學生自信心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是推門聽課。為有效杜絕個別教師“備課壹套,上課壹套,備課檢查壹套”的現象,實行推門聽課制度,課後檢查教師備課用書,看是否與上課同步。此外,與講師進行課堂交流,優化教學,總結得失,有效督促教師開展教學。
三是典型激勵。積極發揮優勢小學的輻射作用,帶動其他學校的發展。南讓壩小學擁有先進的教學設施。學校鼓勵老師在教學中充分利用這些優勢,下載優秀的教學資源,自己制作課件。利用多媒體、衛星接收室、光盤播放室,上好優質課,拓寬教學渠道,開闊學生視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中心鼓勵其他學校的教師到學校參觀,並在整個中心推廣學校的先進經驗,以促進整個中心教學質量的提高。
第四是文件跟蹤。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為每個學生建立成長檔案,檔案內容包括學期初寄語、期末評價、學生日常表現、學生性格變化等。這項工作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加強了對學生的指導,也有助於學生不斷了解自己,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和人生觀。
三,德育活動的新方式
各學校始終把德育放在重要位置,積極進行德育創新,開展充滿活力和魅力的德育活動。
首先是調整教材。《道德與生活》和《道德與社會》教材的教學內容緊密結合學生的生活。根據節日、紀念日等重要日期,適當調整教學順序,使相關教育內容盡可能與之重合,組織活動,增強教育興趣,提高教育效果。不僅加深了學生對教材的理解,而且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是營造氛圍。註重加強多種形式的德育教育,努力營造豐富和諧的教育環境和積極向上的文化氛圍。以國旗下講話、校園廣播為載體,以廣告牌為陣地,開展音樂、體育、美容比賽等課外活動和詩歌朗誦、寫作、講故事、速算比賽、英語知識競賽等競賽,對學生進行誠信文明行為教育,讓學生在活動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第三是心理教育。組織教師在假期參加由市教育局思想政治衛生處處長曲連坤主講的“積極心理學的概念與應用”專題講座,讓全縣教師將心理健康教育的新理念運用到實際工作中,要求他們及時對學生進行“挫折教育”,培養健全人格。
四是以身作則。組織學校根據各自條件開展“學校形象大使”評選活動。上北中學開展的活動效果尤為顯著。學校設立了全面發展形象大使、陽光體育形象大使、環保形象大使等9個形象大使,並為評選出的15形象大使頒發了證書,激發了同學們互相學習、爭做榜樣的熱情。校園生活呈現出壹派生機勃勃、欣欣向榮的新氣象。第五,家校管理。積極搭建家庭與學校的橋梁。通過召開學生家長座談會,班主任和任課老師與每位學生家長進行了面對面的交流,介紹了學生在校的學習和表現情況,讓家長了解了學生在校的真實表現和學習情況;同時,征詢家長對學校工作的意見和建議,增進相互了解,拉近老師與家長的距離,贏得家長對學校工作的支持,構建和諧的家校關系。
第四,安全系統的實施是“新的”
“安全重於泰山,穩定至上”,各校始終繃緊這根弦,不懈努力。
壹是大力推行“壹見責任制”。該中心要求學校的每壹位老師,無論何時何地發現學生中的安全隱患,無論是學生的班主任還是任課老師,都要積極采取措施處理。否則,老師將被追究責任。這壹做法大大增強了教師做好學生安全工作的責任感,有效減少或防止了學生安全事故的發生。
二是根據時間制定安全措施。根據季節特點,給學生發放“安全明紙”,冬季可防火災、爆炸、煤氣中毒,夏季可防水、電、食物中毒;根據情況變化,及時采取相應措施。
三是細化保障體系。在落實教育局制定的各項安全制度的基礎上,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制定詳細的實施措施,如:教師上下班制度、教師請假制度、水電制度、學生上下學護送制度、中午師生值班制度、節假日探視制度等。,並逐壹實施,確保師生安全。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xx縣學校在管理上不斷力求“創新”,教育教學質量明顯提升,形成了人努力、團結和諧、* * *促發展的良好氛圍。
小學管理調查報告4部分學校對教學資源的管理和使用沒有相應的制度,甚至個別學校的“四支壹補”的設備還沒有入賬。絕大多數學校未啟動“教育技術裝備與實驗教學管理系統”和“區域圖書館管理系統”,部分學校將計算機用於管理教學資源挪作他用。常用的教學參考資料、掛圖、教具、藥品不能及時獲得和更新。可見部分學校教學設備管理水平滯後。部分學校對危險、劇毒藥品管理不嚴格,分類不夠明確。危險藥物放在壹般的實驗櫃裏,壹個實驗人員把濃硫酸放在老師的桌子下面,對教育設備的存放有壹定的隱患。
全職教師分配
部分學科教師配備不合理,如音樂、美術、理科等學科專業性強,大部分農村學校沒有專職教師。比如小學科學和勞動技術是操作性比較強的學科,對老師的實驗和操作技能有壹定的要求。被抽樣的小學沒有科技專任教師,大部分是自己班級的英語和數學老師。其中1小學有技術過硬的理科兼職教師,但沒有專職教師,難以落實整潔良好的理科課程要求,難以有效利用實驗室和設備。隨機班裏有老師只用壹支粉筆和壹塊黑板教簡單的機械和編織。專任教師配置不合理直接影響教學設備的使用。
采訪校長、儀器管理人員、教師和學生
(1)對教學資源的多樣性認識不足,影響了教學資源的開發和整合。在采訪中發現,認識的片面性使得壹些學校領導和老師把豐富的教學資源等同於壹兩種資源,而忽視了其他教學資源的利用和開發。比如,教材壹直是中小學教學的主要資源,以至於壹些校長、老師往往只把教學資源理解為課本、參考書、作業本。說到教學資源的開發利用,我們想到的是教材、教學參考資料、教輔資料、試卷。眾所周知,實驗室、圖書館、機房、網絡教室、配套教材的電子資源包也是教學的重要資源。由於認識的單壹性,很多校長和教師認為教學資源總是離不開紙質材料,制約了其他教學資源的開發、整合和利用。
壹些校長重視教學設備的建設和配備,卻忽視了教學設備的管理和使用,只起到了“裝門面”和“比較奢侈”的作用。學校雖然有機房,有圖書館,有校園網,但主要是供老師使用,應付上級檢查。學校的多媒體教室對外開放才露臉,平時刀槍入庫。只註重上級檢查、對外開放的“形式”,而忽略了服務教學、服務學生、服務質量提高的“實際”。
(2)學校的管理水平制約著教學設備的使用質量。在物質資源管理上,部分學校領導管理水平不高,制度不夠完善。比如,有的學校采購壹些材料設備未經調查,對壹些物資資源的“進出”不進行登記,對壹些設備缺乏有效的維護,對非正常使用造成的損壞不進行調查,有的管理人員思想落後。比如學校管理者過於在意現代媒體資源,限制了教師的正常使用。還有壹種情況是學校領導不重視對不會使用現代化教學設備的老師的培訓,導致這些老師無法使用這樣的資源。有些學校因為怕損壞書籍禁止學生借書,因為怕損壞微機禁止學生使用電腦,因為怕發生安全事故禁止學生使用體育器材等等。,造成了物質資源的閑置甚至荒廢;在教師資源的管理上,壹些學校領導采取專制的管理方式,不註意調動教師開發利用教學資源的積極性,沒有在教學資源的使用上給予教師更大的自由。壹些學校沒有相關的規定和制度讓教師集體備課,也沒有相關的規定和制度讓學科組的教師定期討論,導致不同教師之間缺乏經驗和智慧的交流。中小學領導在教師資源管理方面采取的壹些不當措施,使學校缺乏開發利用教學資源、交流分享使用教學資源經驗的良好氛圍。
(3)教師的個體差異與教學設備服務於教學的效果密切相關。教學設備的使用主要靠老師。如果教師沒有開發和使用教學設備的欲望,如果教師低估了教學設備的重要性,那麽教學設備和資源就會大大閑置。采訪中了解到,好的教學設備閑置,老師反映主要是工作壓力大,課前準備和課後安排的事務和雜事太多。有時候不是不能用,而是用起來太麻煩,需要太多的精力和時間。有些老師依靠老經驗,固守傳統,拒絕使用新的教學設備,對新事物不感興趣,更談不上學習,過分依賴本校專業人員,放棄新設備的學習和應用,願意在傳統功夫上吊兒郎當。壹節課的知識容量小,效率低,有時完成不了任務。有些學校不培養教師使用先進的教學設備和手段,使得學校缺乏使用先進教學設備的機制和氛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