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和宋詞是詩歌史上的兩種範式。
宋以後的詩歌,雖然也有所發展,但總體上未能超越唐宋詩風的範疇。元明清詩壇,有時生活在唐朝,有時生活在宋朝,或者同時,有人生活在唐朝,有人生活在宋朝。甚至在壹個人的詩集裏,也有學唐體或宋調的現象。唐詩和宋詞有許多不同之處。南宋嚴羽盛贊唐詩,批評宋代詩人“以言為詩,以學為詩,以議為詩”(《蒼話?詩辨》)實際上總結了宋詩區別於唐詩的壹些特點。但這種歸納主要集中在藝術手法和功能上,還停留在表層。到了現代,學者們對唐宋詩的差異有了更深刻的闡述。比如“唐詩以韻取勝,所以優雅,而妳的意蘊是空靈的;宋詩以意取勝,故精而能,貴而深刻。唐詩的美在於它的感傷詞,所以它豐富;宋詩之美,在於其力,所以薄。”或曰:“唐詩好韻,宋詩好理。這種集中於審美風格的論述,揭示了唐、宋詩歌的內在差異。相對而言,宋詩中的情感內涵是適度的,受理性的約束,不像唐詩那樣溫暖外向。宋詩的藝術面貌是平淡而單薄的,不像唐詩那樣豐富而優美;宋詩的力量不在於情感,而在於思想。是宋人對人生深刻思考的文學表達。唐宋詩詞在審美風格上是獨特的、互補的。它們是古典詩歌美學的兩種範式,對後世詩歌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作為宋代文學的勝利者,是宋詞。在詞史上,宋詞占據著無與倫比的高峰地位。詞在晚唐五代仍被視為小道,直到宋代才逐漸與五七言律詩相提並論。宋詞流派眾多,名家輩出。自成壹派的詞人有幾十位,如柳永、、蘇軾、顏、秦觀、賀鑄、周邦彥、李清照、、張、、辛棄疾、劉過、姜夔、、王、、蔣捷、張炎等,都達到了獨樹壹幟的地步。宋詞總體成就十分突出:壹是詞風建設已經完成,藝術手段日趨成熟。無論是壹首詩還是壹首長調,最常用的詞和聲調都是宋代定型的。宋詞在過片、句讀、發音等方面都建立了嚴格的規範。詞和音樂的關系特別密切,詞的節奏、構圖、句法也很細致。宋詞獨特的藝術魅力是五四新詩難以企及的,為豐富古典詩歌藝術做出了獨特的貢獻。其次,宋詞在題材和風格傾向上開拓了廣闊的領域。晚唐五代詞多為色彩鮮艷的詞語,風格柔和優美。宋代詩人繼承並改造了這壹傳統,創作了大量優美動人、更具抒情意味的愛情詞,彌補了古代詩歌愛情題材的不足。此外,經過蘇、辛等人的努力,宋詞的題材範圍幾乎達到了與“五七”詩同樣廣闊的水平,有各種各樣的東西——詠物詩、詠史詩、田園詩、愛情詩、送別詩、戲謔詩。在藝術風格上,也是求新之爭,婉約與奔放並存,清新與唯美競爭。無論是題材還是風格,後世詩人很少超出宋詞的範疇。
在中國詩歌史上,能與唐詩相媲美的只有宋詞。詞在宋以後並沒有完全衰落,到了清代仍處於復興趨勢,但清詞各派與宋詞是壹脈相承的。清詞的復興體現了宋詞強大的藝術生命力。
(摘自袁興培主編的《宋代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