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古詩詞有哪些視角?

古詩詞有哪些視角?

古代詩人常遊山川,寫山水,抒胸臆,山水詩在中國古代詩歌中占有很大比重。

壹般來說,山水詩往往或塑造形象,或勾勒意境,或運用烘托對比的方法,或把感情與景物融為壹體,或運用畫線的方法,或以物表誌;壹首詩中間的兩副對聯往往比較工整,詩的語言特點是明快、清新、簡潔、樸素。

1.把握形象的特點和寓意。

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把握詩歌意象。例如,白居易的《琵琶行》,我在潯陽河上送客,夜晚,楓葉和成熟的燈心草在秋天沙沙作響。“楓葉”、“花”、“秋”三個意象,並不突出景物和季節,而是通過這三個意象的獨特屬性,渲染環境氛圍和詩人離別時的悲涼心情。古詩詞的意象往往將復雜與簡單結合起來,將壹切合二為壹,以高度濃縮的藝術形象誘發想象,產生奇特的審美效果。

2.領略詩境交融的意境。

寫景抒情是中國古典詩歌的壹大特色,尤其是他的山水田園詩。自然景物壹旦被詩人吸收,必然會帶上詩人的情感色彩,並起到表達詩歌特定感情的作用。情景交融的方法有情景交融、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3.理解詩人在風景寫作中表達的感情。

壹般來說,寫山水詩很容易把握字裏行間的感情,但有些表面上純粹是山水詩的山水詩就沒那麽好理解了。這就要求我們對作者的人生經歷和當時的時代背景有壹定的了解,也就是認識人,討論世界,這樣才能準確理解詩人的景物寫作所表達的感情。這就涉及到壹個情感寄托的問題。在分析詩歌時,要仔細判斷情感寄托的深度,避免任意誇大作品的思想內涵。

4.分析詩歌的寫作技巧和語言特點。

山水田園詩寫山水的方式有很多種,在欣賞山水田園詩時應主要註意寫山水的常用方法和技巧。

(1)註意作者觀察景物的立場和描寫景物的角度,如高矮、斜倚、斜倚的變化。

(2)掌握和分析作者描寫景物的方法,如畫形、聲、色等。如“拋石過空,撞岸卷起千堆雪。”

(3)理解和解釋描寫景物的技巧,如虛實結合(“蕭見紅濕處,錦關城上花重”);以動定靜(“月出鳥驚,春流響起”);明暗對比(“野徑雲朵皆黑,江舟唯明”);以小見大(“窗含西陵秋雪,吳棟萬裏船泊門口”);素描與細節描寫相結合(《百山無鳥,千徑無足跡》和《壹只小船,壹件竹鬥篷,壹個老人在冷江釣魚——雪》);比興手法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