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七年級生物第壹冊知識點整理第1-2章1生活的世界
第1節各種生物
1.生物圈包括低層大氣、整個水圈和高層巖石圈。
2.生物多樣性包括物種多樣性、遺傳多樣性和生態系統多樣性。其中,遺傳多樣性是生物多樣性的基礎。
3.生物和非生物的區別:生物是有生命的物體;生物的基本特征:新陳代謝、生長、繁殖、易怒。
第二章探索生活
生物學是探索生命的科學。
1,生物發展與生物學家
林奈-生物分類學達爾文-生物進化論
哈維-血液循環沃森,克裏克-DNA分子雙螺旋結構。
2.生物學是研究各種生命現象和生命活動規律的科學。它是研究生物的形態、結構、分類、生理、遺傳與變異、進化和生態的科學。
第二節生物學研究的基本方法
1,生物科學家經常用觀察、調查、分類、實驗的方法來研究相關的生物事實。
2.實驗方法壹般包括以下步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收集與問題相關的信息;做出假設;設計實驗方案;進行實驗並記錄;分析實驗現象;得出結論。
響尾蛇追逐被釋放獵物的實驗研究:
問壹個問題:響尾蛇用什麽標記來追逐中毒的獵物?
做個假設:響尾蛇根據毒液的氣味追逐受傷的獵物。
實驗方案:①將壹只被響尾蛇毒死的老鼠按照設定的路線從蛇洞中拖出,響尾蛇沿著設定的路徑找到中毒的老鼠。②壹只沒有被響尾蛇攻擊過的死老鼠,按照上述設計進行實驗,響尾蛇沒有追擊死老鼠。(①實驗組,②對照組)
結論:響尾蛇根據毒液的氣味追逐受傷的獵物。
3.通過實驗方法研究影響生物分布的環境因素,探索影響鼠雌分布的環境因素。
實驗方案中只能有壹個實驗變量。比如影響鼠女分布的環境因素有光照和濕度。首先,探討了光線對鼠女分布的影響:
提問。鼠女喜歡黑暗的環境嗎?
假設鼠女喜歡黑暗的環境。
實驗方案是將10只大鼠放入長方形紙盒中,用筆在A端和B端做標記,用黑紙蓋在A端,10分鐘後再觀察。
結論鼠女喜歡黑暗的環境。
上述實驗方案的實驗變量是光。a端為實驗組,b端為對照組。
北師大版七年級生物第壹冊知識點整理第3-4章第3章細胞
1節細胞的基本結構和功能
1.大多數生物都是由細胞組成的,細胞是生物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也是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
2、顯微鏡的使用(重點看P34圖3-2壹般光學顯微鏡結構):取鏡並安裝;面向光;放置載玻片樣本;觀察;收起來。
3、顯微鏡的使用常見問題:
(1)對光時,物鏡和光圈要對準光孔,否則視野可能會暗。
⑵百葉窗上有大小不壹的光圈;反射鏡有兩面:平面鏡和凹面鏡。
⑶鏡筒下降時,眼睛要壹直盯著物鏡,否則很有可能會因為碰到載玻片標本而損壞物鏡。
(4)放大率=目鏡的倍數?物鏡的倍數比如目鏡的倍數是10嗎?物鏡的倍數是15?放大倍數為150倍。
5]光學顯微鏡中看到的圖像與實際物體完全相反。比如數字6在顯微鏡下看到的圖像應該是9,所謂完全相反,就是左右相反,上下相反。(猜測:?去嗎?文字在顯微鏡下的圖像應該是什麽樣的?)
4、制作人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負載。
①擦拭載玻片
②生理鹽水滴:生理鹽水能維持細胞的正常形態。
③材料:清水漱口後,用無菌牙簽輕輕刮在口腔側壁。
④材料的放置:將牙簽上附著的碎屑放入載玻片的生理鹽水中,塗抹數次。
⑤蓋好蓋玻片:蓋玻片必須慢慢蓋在液滴上,防止裝載時產生氣泡。
⑥染色:用碘溶液對細胞進行染色。
5、制作洋蔥表皮細胞臨時切片。
①擦拭載玻片
②水滴:
(3)取材:用鑷子取洋蔥鱗葉的內表皮,
(4)放置材料:將洋蔥鱗葉的內表皮放入清水中,用解剖針將表皮壓平。
⑤蓋好蓋玻片:蓋玻片必須慢慢蓋在液滴上,防止裝載時產生氣泡。
⑥染色:用碘溶液對細胞進行染色。
6.動物細胞和植物細胞的比較
動物細胞植物細胞
沒有細胞壁
細胞膜存在
細胞質中有線粒體,無液泡和葉綠體,綠色部分無液泡和葉綠體。
細胞核裏有某種東西
第二節細胞是生命活動的單位
細胞壁:支持細胞和保護細胞。
細胞膜:交換物質;保護細胞
細胞核:控制細胞的活動;儲存遺傳物質
液泡:儲存糖、色素等物質。
葉綠體:能量轉換(將無機物合成有機物並儲存能量)
線粒體:能量轉換(有機物分解,能量釋放)
第4章生物體的結構層次
第65438節+0細胞分化形成組織
1、細胞分化:在生物的生長發育過程中,大部分細胞發生了變化,形成了各種各樣的細胞,稱為細胞分化。
2.組織:細胞分化產生不同的細胞群,每個細胞群由許多形態相似、結構和功能相同的細胞組合而成。這樣的細胞群被稱為組織。
動物組織包括上皮組織、肌肉組織、結締組織和神經組織。
植物組織包括:營養組織、傳導組織、保護組織和分生組織。
分生組織:始終保持細胞分裂的能力,分布於莖尖、根尖和形成層。
*營養組織:儲存營養。例如果肉和葉肉。
*保護組織:起保護作用,分布於植物表面,如葉子的表皮和樹皮。
*輸送機構:包括導管和篩管。導管從底部向頂部輸送水和無機鹽;篩管從上到下輸送有機物。
第二節生物的器官系統
1.器官:不同組織按照壹定的順序聚集在壹起並執行壹定功能的結構稱為器官。如眼睛、耳朵等。
植物的六個器官:營養器官、根、莖、葉、生殖器官、花、果實和種子。
2.系統:它可以與按壹定順序執行壹種或幾種生理功能的多個器官組合在壹起,形成壹個系統。
①動物的結構層次:細胞?組織?器官?系統?動物身體
②人體的結構層面:細胞?組織?器官?系統?人體
③植物的結構層面:細胞?組織?器官?葉狀體
北師大版七年級生物知識點整理第5-7章綠色開花植物生活史。
1節光合作用
1.驗證綠葉在光照下合成澱粉(見七年級第壹冊P71)。
(1)原則
①對照實驗法
即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壹組有日照,另壹組無日照,實驗結果可以解釋作為對照的有日照和無日照的綠葉中日照對澱粉合成的影響。
②澱粉遇碘變藍。
即綠葉中合成的澱粉越多,遇到碘就變得越藍。所以根據綠葉接觸碘後是否會變藍,就可以知道綠葉是否是光合合成澱粉。
⑵操作
①黑暗處理:實驗前2~3天,將盆栽綠植置於暗處;
(暗處理的目的:由於綠葉中的原澱粉會影響實驗結果,暗處理的目的是消耗綠葉中的原澱粉。)
(2)選擇葉片進行遮光:選擇1片葉片,從上下兩面用不透明紙覆蓋壹部分葉片;然後將整個裝置放在陽光下2-3小時;
(遮蔭的目的:葉片的非遮蔭部分可以接受光,遮蔭部分不能接受光,這樣就創造了壹組對照實驗,即有光和無光。)
③酒精脫色:選取部分遮蔭的葉片,放入酒精中,水浴加熱;
(酒精脫色的目的:酒精可以溶解葉片中的葉綠素。去除葉綠素後,葉片接近白色,加入碘溶液變藍時更容易觀察到。)
(水浴加熱的目的:酒精易燃,不能直接加熱。)
(4)清水漂洗:待葉片由綠色變為黃白色後,取出葉片,用清水漂洗;
(清水漂洗的目的是去除葉子表面殘留的酒精。)
⑤滴碘溶液:將洗凈的葉子平鋪在培養皿中,滴幾滴碘溶液。過壹會兒,用清水沖洗碘溶液,觀察葉子顏色的變化。
結果:當暴露於碘時,陰影部分的葉子不變藍,而非陰影部分的葉子變藍。說明澱粉在非遮光部分產生,而在遮光部分不產生。通過對比陰影部分和非陰影部分,可知綠色植物的葉片只能在光照下合成澱粉。澱粉是光合作用的產物,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條件。)
2.光合作用釋放氧氣(見七年級上冊P72)
原理:光合作用產生的氧氣是壹種助燃氣體,能使帶火星的衛生香或牙簽猛烈燃燒。
裝置:該裝置由倒漏鬥和試管組成,用於收集金魚藻產生的氧氣。
實驗結果:如果帶有火星或牙簽的衛生香插入試管後能重燃,說明金魚藻在光照下釋放了氧氣。
3.光合作用需要葉綠素(見七年級上冊P73)。
原理:光合作用需要葉綠素,葉綠素存在於葉綠體中,即綠色植物只有綠色部分才有葉綠素進行光合作用。
實驗設計:選取壹些特殊的植物葉片(如銀邊天竺葵),其中心部分為綠色,邊緣為白色而非綠色。讓它做光合作用,然後用碘溶液檢查哪個部位有澱粉。
實驗結果:碘暴露後,葉子的綠色部分變成藍色,而白色部分沒有。說明白色部分不進行光合作用,所以證明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葉綠素。
4.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見七年級上冊P74)
原理:二氧化碳和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實驗中創造了兩種環境(對照實驗):有和沒有二氧化碳。然後讓兩種環境中的綠色植物進行光合作用,最後用碘溶液檢查它們的葉片中是否有澱粉。如果有澱粉,說明植物可以在這種環境下進行光合作用。
裝置:裝置中的氫氧化鈉可以吸收容器中的二氧化碳,創造壹個無二氧化碳的環境。
實驗結果表明,在沒有二氧化碳的環境中,葉片在碘的作用下沒有變藍,說明植物沒有進行光合作用,而在有二氧化碳的環境中,葉片在碘的作用下變藍。對照實驗證明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5.葉子的結構和功能
*表皮:包括上表皮和下表皮。
*角質層:表皮細胞外壁有壹層透明的角質層,可以透光,防止水分流失,有保護作用。
*氣孔:位於表皮,由成對的保衛細胞包圍,可以打開或關閉,是氣體交換和水分散失的門戶。
*葉肉:包括柵欄組織和海綿組織。葉肉細胞中有許多葉綠體,是光合作用的場所。
*葉脈:是葉子嗎?骷髏?,有輔助作用。葉脈中有導管和篩管,屬於運輸組織。
6.綠色開花植物的生命需要物質和能量。其中,水、無機鹽等無機物是通過根系從土壤中吸收的,而有機物和能量是通過光合作用獲得的。
7.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的場所:葉綠體機;
原料:二氧化碳和水?原材料;
能量:光動力
產品:澱粉(儲能)和氧氣產品。
葉肉細胞車間
綠野綠色工廠
光
*反應式:二氧化碳+水澱粉(儲能)+氧氣。
葉綠體
*光合作用的過程包括兩個變化:壹個是物質轉化,即無機物轉化為有機物;二是能量轉化,即將光能轉化為化學能,儲存在有機物中。
*光合作用的意義:①提供各種食物和原料;(2)提供能量;③保持大氣中氧氣和二氧化碳的相對穩定。
*光合作用原理的應用:采取立體種植等措施,提高光能利用率,有利於實現農作物的高產、優質、高效益。
第三節吸收
1,植物生命需要水和無機鹽。水和無機鹽主要通過根系從土壤中吸收。根尖成熟區有大量根毛,是根系吸收的主要部分。
2.根尖結構:由根冠、分生組織(生長點)、伸長區和成熟區組成。根的生長主要是分生區細胞分裂和伸長區細胞生長的結果。
成熟區:有大量根毛,是根系吸收水分和無機鹽的主要功能區。
伸長區:細胞生長迅速,是根生長最快的部分。
經絡區:也叫生長點,不斷分裂細胞產生新細胞。
根冠:保護。
3.根毛從土壤溶液中吸收水分。
*根毛細胞的吸水和失水:土壤溶液濃度>;細胞液濃度高時,根毛細胞失水(水由內向外滲透);
土壤溶液濃度
4.植物需要三種無機鹽:含氮無機鹽、含磷無機鹽和含鉀無機鹽。
觀察土壤浸出液培養的幼苗(見七年級上冊P89)。
原理:植物生命需要無機鹽。A組:蒸餾水中培養的幼苗生長較弱,因為蒸餾水中不含無機鹽;B組:土壤浸出液培育的幼苗根系發達,莖葉旺盛,生長良好,因為土壤浸出液中含有植物生命所需的無機鹽。(A組為對照組,B組為實驗組,變量為無機鹽)
5.吸收原理的應用:無土栽培,就是根據植物生命所需無機鹽的種類、數量和比例,將水混入營養液中,培養植物。
第四節運輸功能
1.水和無機鹽的運輸:通過莖木質部的導管自下而上。
2.有機物的運輸:通過樹皮韌皮部中的篩管自上而下運輸。
第六章綠色開花植物的生活史
第1節種子發芽形成幼苗。
1,種子結構
①大豆種子的結構(雙子葉植物)②玉米種子的結構(單子葉植物):
玉米種子的形狀和結構
2.種子發芽的條件:
①內部條件:①成熟完整的胚胎;(2)胚胎發育有充足的營養儲備;③精力充沛;(4)不能處於休眠狀態。
(2)外部條件:種子萌發需要適宜的水分、適宜的溫度和充足的空氣。三個條件要同時滿足,沒有任何外界條件種子是無法發芽的。
探究種子萌發的外部條件(見七年級上冊,P106)。
原理:種子發芽需要適宜的水分、適宜的溫度和充足的空氣。
實驗設計:用10綠豆種子裝滿四個小錐形瓶,設計四種不同的實驗裝置。①瓶子裏沒有適量的水,②瓶子裏沒有足夠的空氣,④瓶子裏沒有合適的溫度,所以種子不能發芽。③瓶子同時具備種子發芽的三個外部條件,所以可以發芽。(①、③為壹組對照實驗,變量為適宜水分;②、③為壹組對照實驗,變量為充足空氣;③和④為壹組對照實驗,變量為適宜溫度)。
第二節生殖器官的生長
1.花的結構(從內向外):雌蕊(柱頭、花柱和子房)、雄蕊(花藥和花絲)、花冠和花萼。花最重要的部分是雄蕊和雌蕊。花粉產生於雄蕊的花藥,花粉管中有精子;胚珠產生於雌蕊子房,胚珠內有卵細胞。
2.授粉和受精
①授粉:雄蕊花藥中的花粉以壹定的方式轉移到雌蕊的柱頭上,稱為授粉。
②受精:花粉落在柱頭上長出花粉管,進入子房到達胚珠,釋放精子,胚珠中的卵細胞與精子結合形成受精卵。
3.果實和種子的形成:受精卵發育成胚,珠被發育成種皮,整個胚珠發育成種子;子房壁發育成果皮(而不是種子?剝?然後呢。肉體?),整個子房就會發育結果。(其余的花都枯萎了)
第七章綠色植物和生物圈
第1節綠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1.綠色植物是生物圈中的生產者:綠色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為所有生物提供物質和能量。
2.綠色植物維持大氣中二氧化碳和氧氣的平衡:綠色植物進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
3.綠色植物可以促進生物圈中的水循環:植物通過根部吸收水分,然後通過蒸騰作用失去水分。
第二節中國植物資源
1.中國主要植被類型:熱帶雨林、常綠闊葉林、落葉闊葉林、針葉林、草地、荒漠。
2.中國珍稀植物:銀杉(植物界大熊貓,裸子植物)、水杉(裸子植物)、珙桐(被子植物,也叫珙桐)、桫欏(僅存的木本蕨類植物)。
3.我國植物資源面臨的主要問題是:人均森林面積小,森林資源分布不均,植被資源破壞嚴重。
第三節中國綠色生態工程
1,3月12每年的植樹節。
2、?三北?防護林工程:幾乎與萬裏長城平行,包括西北、華北北部和東北、西部。
參加植樹造林,保護每壹片綠葉,是每個公民的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