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應該說是文人抒情詩傳統的終極創始人,也有人認為這也是歷史發展衰落的開始。宋詩只是壹味的抒發對山川的感情,或者是清心寡欲的歌唱。陳師道用“以詩為詞”來評價蘇詞,其實質是蘇詞在道家思想上的創新。
總的來說,詞“雅”的過程,從某種意義上說,就是詞逐漸向詩靠攏,努力跨越“言誌”與“抒情”界限的過程。所以魯伏芝說:“優雅是最好的,但它仍然是詩歌的支流。不雅,不夠字。”在蘇軾之前,這個過程是漸進的,但到了蘇軾卻是壹個快速的演變。
擴展數據:
婉約派的特點主要是內容側重於兒童風情。結構深刻細致,註重旋律的和諧,語言圓潤清新,有壹種溫柔的美。內容狹窄狹窄。長期以來,文字傾向於柔美婉約,所以人們形成了婉約為正宗的觀念。
以李後主、柳永、周邦彥等詞人的《詞的本真》代表了這壹觀點。婉約詞曾長期統治詞壇,直到南宋的姜夔、吳文英、張炎等壹大批詞人都受到了婉約詞不同方面的影響。
豪放派的特點,總的來說是創作視野開闊,大氣磅礴,愛用詩的手法、句法、類型學寫詞,用詞廣泛,用途很多,氣質不落俗套。北宋黃庭堅、晁、賀鑄等人都有這種風格的作品。
杜南之後,由於時代的巨變,悲壯慷慨的高音應運而生,蔚然成風,辛棄疾成為壹代創作豪放詞的巨匠。豪放詞派不僅獨樹壹幟,而且對宋代詞壇產生了巨大影響。從宋金到清代,總有詩人高舉豪放大旗,大力研究蘇、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