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哪些父親擅長教育孩子?

哪些父親擅長教育孩子?

列寧父親教育子女成才的故事

列寧的父親曾經是壹名教師,後來在辛比爾斯克擔任國家教育督學。他意誌堅定,心地善良,對自己和他人都有嚴格的要求;

列寧的母親是個孤兒。她自學完了中小學課程,學了德語、法語和英語,自學了俄羅斯文學和西方文學,還學了鋼琴和音樂。她多才多藝,開朗善良,性格堅強,有很大的毅力。她理解孩子,深愛孩子,善於讓孩子的童年成為壹個快樂幸福的童年,但不溺愛。她是孩子們親愛的母親和親密的朋友。

列寧的父母把6個孩子培養成了有遠大理想、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人才,都成長為傑出的革命家。這是多麽可貴,多麽值得我們學習!他們是如何從小教育孩子的?和諧發展——全面發展?

讓每壹個孩子在德育、智育、體育、美育等方面和諧發展,是列寧父母在對孩子的家庭教育實踐中遵循的重要原則。

他們非常關心孩子的智力發展,從孩子五歲起就開始教他們讀書。每個孩子壹學會俄語(說、讀、寫),他的媽媽就馬上教他們學外語;三歲到十歲的孩子最容易記單詞,最容易學說話。在這個年齡,他們最多半年就能學會說外語。

他們試圖讓孩子們從小就養成閱讀的習慣。爸爸給孩子提供適合不同年齡段閱讀的書籍,訂閱各種兒童刊物。他們家圖書館有很多書,孩子們也從市圖書館借各種書。書籍是他們促進孩子智力發展的最重要的手段。他們用各種新知識豐富孩子們的頭腦。

他們總是很註意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因為興趣是孩子自覺主動努力學習的壹個非常重要的條件。對於壹個幼兒來說,在教他學習外語的時候,媽媽總是邊學邊玩,學玩結合。課余時間也和孩子壹起玩填字遊戲,回答問題,增強學習興趣,促進大腦技能。父親也很註重培養孩子對學習的責任感和努力拼搏的精神。當他發現二兒子把所有的功課都學得太輕松時,他非常擔心,擔心這會妨礙他吃苦耐勞的性格和應有的學習責任感。於是帶他去參加了壹個小學的畢業典禮,給壹個學習成績優異的學生頒發了獎狀,讓他看壹看畢業典禮的莊嚴場面,學習壹下這個學生在惡劣的生活學習條件下勤奮頑強學習的精神。

他們也很註重給孩子壹個良好的學習環境。母親在列寧小時候為他的書房安排了壹張書桌,後來又送給他壹個書櫃。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學習世界。很整潔,所有的書、文具、作業本都擺放有序。這也是學習好的壹個重要因素。如果妳壹直在找放錯地方的課本、筆記本、筆、尺子等。,容易讓孩子感到煩躁,妨礙學習。

列寧的父母相親相愛,家庭氛圍和諧幸福。他們愛並尊重他們的孩子。孩子們也愛和尊重他們的父母。擁有這樣優秀的學習環境,對孩子的學習非常有利。

孩子熱愛勞動的習慣是在父母的教育和影響下形成的。從小媽媽就玩玩具和遊戲,讓孩子自己收拾玩具和繪本,當然也讓孩子自己穿衣吃飯。大壹點的時候幫忙做家務,照顧小弟弟小妹妹。

母親還教孩子勞動技能,教孩子使用針線活,簡單地縫制自己的衣服。當他們稍微大壹點的時候,女兒們教他們編織、刺繡和縫紉。瑪麗娜回憶起小時候坐在母親身邊,手裏拿著壹塊有邊框的手帕。她覺得這份工作很無聊,想去院子裏玩。壹邊工作,媽媽壹邊用溫柔的話語勸她留下來,講故事給工作增添趣味,於是Marykey順利完成。

父親本人能很好地使用木工具和旋轉工具。他教孩子們學習手工勞動,男孩們在他們長大後教他們使用刨子、鋸子、鑿子和其他工具。男孩們用小鋸子鋸出畫框和面包盤,用紙板殼、木頭、錫和金屬箔制作玩具。幾乎所有的玩具(幾乎沒有例外)都是孩子們自己做的。成功讓孩子感到快樂,更加熱愛工作。

每年,母親和孩子們都用紙板和彩紙作為新年松樹的裝飾品。在制作彩色裝飾品的過程中,需要大家互相幫助,齊心協力才能完成好。還有壹個勞動競賽,看誰更有技巧,更有創意,更精致。集體勞動的方式很多,比如幫大人打掃房子,打掃院子,整理果園等等。清理果園更有趣,孩子們在那裏觀察植物的生長過程和昆蟲的生活習性。各種綠色的果樹和五顏六色的鮮花讓孩子們心曠神怡。所有的孩子都參加澆樹澆花的勞動,用木桶從井裏打水,用噴壺把水送到指定的地方。既快又好,沒有人抱怨也沒有人願意落後。

壹位多才多藝的母親從小就教孩子唱歌、欣賞音樂、學習鋼琴。他們會唱很多歌,晚上喜歡在家唱歌,節假日去森林的岸邊郊遊時會組織二重唱和三重唱。女生學過鋼琴,唱歌的時候經常伴奏。

家長也鼓勵孩子學習繪畫。亞歷山大和奧利最感興趣,畫得最好。

全家人經常壹起去伏爾加河畔和森林裏旅行,看白色的浮冰,金色和棕色的日出和日落。爸爸媽媽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像他們壹樣接受大自然中美好的感覺。

他們也非常重視運動。

孩子們很小就學習遊泳。每個孩子在七八歲的時候都會遊過壹條小河。第壹次過河時,總是有大人陪著。以後,孩子要逐漸學會在水面上不動地向後仰;低著頭跳入水中;潛入水中,觸摸壹團水藻;壹只手拿著襪子或鞋子過河,不要淋濕;壹鼓作氣遊到小河口(差不多壹公裏)。因此,每年夏天,孩子們晚上睡覺前都會去河裏遊泳。

冬天的時候,每天下午,孩子們壹起去滑冰,把小妹妹Marykey放在圓背椅上,在溜冰場上推著她。他們還在自家院子的斜坡上潑水建造了壹座人造冰山,然後坐著自制的雪橇墜落。經常是大家壹起掉進雪堆裏,所以院子裏充滿了開心的笑聲和喊聲。

春天,孩子們自己貼上各種各樣的風箏,放在天上。平時也壹起打棒球,臺球,各種遊戲。爸爸媽媽也和孩子們壹起去釣魚和劃船,培養各種運動愛好。也許健全的神經和健康的身體,才是孩子在革命鬥爭中,以永無止境的樂觀、驚人的工作耐力和承受生活波折的能力成長的原因。自覺遵守紀律?

孩子終究是孩子。活潑調皮的列寧、奧列亞、德米特裏,經常要做各種讓人操心的事。比如我爬到桌子上打翻花瓶,用腳把報紙踩在地上...有壹次,列寧壹個人跑到街上,坐在路中間,壹只馬沖過來,差點被撞倒。還有的孩子有時會像公雞壹樣打架,或者男生不止壹次欺負女生,有時還會互相調侃,妨礙對方學習。

父母如何培養孩子的紀律性和對自己的嚴格要求,又不損害孩子的自尊心,發展孩子的獨立性和主動性?

列寧的父母從來沒有體罰過自己的孩子,但也使用過某種懲罰手段。比如,如果孩子太調皮,做了不被允許的事情,就把他帶到父親的書房,讓他坐在壹把很大的皮扶手椅上(孩子們把這把椅子叫做黑椅子),思考他的行為。有時犯了錯誤的孩子會受到訓誡。這種勸誡既是嚴厲的懲罰,也是喚醒良知的教育。但是,懲罰只起次要作用。孩子最常用的方法是誘導。媽媽們經常帶著調皮的孩子去餐廳,坐下來和他們壹起彈琴唱歌或者做遊戲,然後談論他們為什麽不能這麽調皮。

培養孩子自覺遵守紀律的主要途徑是提出嚴格的、始終如壹的、堅持不懈的要求。無論孩子做了什麽壞事,父母從不大聲呵斥、指責甚至辱罵;無論孩子的任性讓他們感到多麽憤怒,他們總是善於克制自己,找到合理的方式說服孩子,不妥協地堅持自己的要求。

精心安排家庭生活有助於紀律教育。除了上學,孩子在家裏要明確準確地規定起床、吃飯、睡覺、做作業、玩耍、工作的時間,從小養成遵守作息制度的習慣,年復壹年逐漸成為自然的行為準則。

家裏也有“安靜時刻”。在這段時間裏,每個人都同時工作或閱讀,父母和孩子都壹樣。誰要打破這壹刻,是絕對不允許的。德米特裏每天晚上都會回憶起童年的場景:到處都是工作的氛圍。父親在書房工作,兩個哥哥在閣樓看書,母親坐在飯廳的大桌子前做針線活,兩個姐姐坐在母親旁邊做作業,我和妹妹靜靜地坐著玩著什麽。嚴禁制造噪音或幹擾成年人的工作。規則非常嚴格。

這種“安靜的時刻”使孩子養成自覺遵守紀律、尊重家庭其他成員和自我約束的習慣。

這個家庭還規定了三條不變的規則。規則壹:任何不該做的事,就是做不到,也不能讓步。第二條:孩子要明白為什麽有些事情不能做。第三條:大人小孩都要遵守規定的制度。

但是孩子有很多自由。有時孩子們在家裏玩老鷹捉小雞,捉迷藏,貓捉老鼠,弄得凳子嘩啦嘩啦,又喊又笑,整個房間都很吵。如果這個時候家裏沒有人在工作、學習、休息,沒有人會阻止。因為它有益於孩子的身心發展,也是壹種娛樂和消遣。不僅有什麽是禁止的,也有什麽是允許的,這對遵守紀律是有意義的。

崇高的理想

當孩子大壹點,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有所提高的時候,爸爸媽媽就註意培養孩子的遠大理想。培養壹個理想的人,是他們對子女教育的堅定目標。他們經常用俄羅斯進步社會活動家的崇高理想和生活榜樣教育孩子,用以公共利益為目標的革命精神教育孩子,講生動的故事而不是枯燥的說教。

他們和孩子們壹起閱讀車爾尼雪夫斯基等進步作家的文學作品,朗誦被沙皇絞死的十二月黨員的詩歌。孩子們很喜歡這些革命作品,很多都可以背誦。

他們還把愛國英雄、大科學家、大作家作為孩子學習的榜樣。並訂閱諷刺刊物《星火》,抨擊富白、殘酷、愚蠢,讓孩子們明白,不僅要贊美祖國壹切美好的東西,更要揭露和批判壹切實際存在的醜惡,要讓自己成為為人民幸福而奮鬥的戰士。

他們鼓勵孩子們參加社會活動。因為光從書本上學是不夠的,還要從實踐中學習。但是,在當時,參加社會活動被認為是反叛和反對沙皇。但也正因為如此,他們才極力支持孩子參與,這也使得這六個女人在孩子小的時候就能參與到對孩子的秘密了解和理解中?

愛孩子,就要了解孩子,洞察孩子的內心世界和性格特征。只有了解孩子,才能理解孩子,才能更好地教育孩子。這是列寧的父母在教育孩子的實踐中深刻體會到的。

他們知道孩子之間經常發生事情。孩子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作為父母,他們不幹涉任何事情。他們更關心孩子生活中的行為如何表現出他們的好與壞的品質、興趣、誌向、天賦和性格。這才是最重要的。同樣,對於父母來說,最重要的不是孩子在壹些事情上不聽話、調皮搗蛋或者搗亂,而是孩子在這些事情上表現出來的,是沒有同情心還是沒有耐心,是任性還是調皮,是無理取鬧還是壹種意誌力。家長首先要想辦法搞清楚這些行為的本質和動機。

壹般來說,全家人壹起吃飯的時候,孩子們總是會講自己的故事。這是了解孩子的最好時機。當孩子有越軌行為時,如果他有勇氣,自然會說出來。如果他不說,說明他缺乏勇氣。如果孩子忘記了自己的越軌行為,說明這種行為的嚴重性。列寧有壹次弄壞了壹把剛剛有人送給他妹妹的尺子。他立刻把這件事告訴了他的妹妹,並展示了他是如何折斷膝蓋上的尺子的。妹妹很生氣,但媽媽提醒她要看到最本質的東西。事情到此結束。第二件事是打碎了姑姑家的壹個長頸玻璃瓶,媽媽已經猜到是八歲的列寧打碎的。讓她傷心的是她兒子不承認。姨媽問:“誰打碎了玻璃瓶?”所有的孩子齊聲喊道:“不是我!”列寧也高喊“不是我。”這樣事情就復雜了,要麽承認打碎了玻璃瓶,要麽承認撒謊。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揭露謊言,懲罰謊言。但是母親不會這樣做。在她看來,重要的是兒子是否認識到自己的過錯,並為自己的不誠實感到羞恥。她希望幫助兒子培養良知。母親耐心地等待著,靜靜地觀察著兒子的壹舉壹動。憑借母親的洞察力,她意識到自己的兒子正受到良心的譴責。終於有壹天睡覺前,她走到兒子面前,愛撫著他。他兒子突然大哭起來:“我騙阿姨說我沒打碎玻璃瓶,是我打碎的!”這時,母親笑了,她很高興誠實的因素在發生在兒子身上的精神鬥爭中取得了勝利。看來他既有勇氣又有良心。

父母作為教育者,之所以強大,是因為他們能了解和理解孩子,能察覺到孩子內心最微小的變化。列寧把他的壹條褲子給了班上最窮的學生。母親沒有責怪他丟了褲子,而是看到了兒子的善良和同情心。列寧經常把母親用背包包好的早餐給饑餓的寄宿生,母親非但沒有埋怨兒子,反而表揚了他。她很高興看到她的兒子不是壹個利己主義者。父母的表揚和支持可以促進這些優秀品質的進壹步發展。

列寧的父母觀察到,孩子有不同的性格和人格,這就要求對每個孩子有不同的態度,讓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點自然發展。孩子身上表現出來的壹切好的品質都會得到支持和發揚,只有不好的品質才會受到限制。而孩子的自尊和人格會壹直被珍惜和保護。尊重孩子是父母教育孩子的壹個極其重要的原則。

如果說認識和理解孩子是教育好孩子的重要條件,那麽列寧父母教育孩子成功的秘訣在哪裏?看以上,可以說父母對每個孩子的養育都是深愛的,也是高度的責任感;家長完全壹致的正確教育觀點和方法;父母崇高的道德榜樣和幸福、和諧、真誠、友好的家庭環境是成功的主要秘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