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中國當代先鋒文學思潮》,江蘇文藝出版社,1997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3修訂版。
3.火焰還是灰燼——20世紀中國文學啟蒙運動,中國文聯出版社,1999。
4.《內心的迷宮——當代詩歌與詩學記錄》,山東文藝出版社,2002年。
5.《在國外談文學——中國當代文學中的歷史敘事與歷史意識》,華山文藝出版社,2003年9月。
6.《天堂的挽歌》,山東文藝出版社,2005年。
7.《存在之鏡與智慧之燈——中國當代小說敘事與美學研究》,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年。
8.文學減法,吉林出版集團,2009。
9.《猜神的詩學》,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
10.穿越塵雪——當代詩歌觀察劄記,西北大學出版社,2011版。1《21世紀中國文學系列詩歌卷》2001-2012 * *十二卷。
2.《中國新時期文學研究資料集·女性文學卷》,山東文藝出版社,2005年。
3.《中國當代文學年譜》,山東文藝出版社,2012。
4.中國當代作家海外演講集,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散文集:《海德堡筆記》(山東畫報出版社2003年,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2),《秘密的狂歡》(山東友誼出版社2006年)。
不知道春雷是哪邊的(2010)。1.從啟蒙到存在主義:論中國當代先鋒文學,《中國社會科學》,第6期,1997。
轉載:*新華文摘1998 1;
*《中國社會科學研究》(英文版),第4期,1999;
2.認同還是反抗:對中國後現代主義的反思,《文學評論》,第2期,1995。
轉載:*復印資料,文學理論,第5期,1995。
*收入:《後現代主義論爭文選》,陳曉明主編,河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
3.《論中國當代先鋒文學》(原載《中國社會科學》第6期1997),轉載於《新華文摘》第1998期1。
4.大地上的喜劇:當代“新鄉村敘事”的文化解讀(原載《小說評論》1999第3期),轉載於《新華文摘》1999第10期。
5.《民間觀念的演變與中國當代文學中民間審美的三種形態》,《文藝研究》2002年第2期。
轉載:*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02年第4期。
*轉載於《復印資料: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2003年第3期。
*“265438+2002二十世紀文學系理論卷”,馮春文藝出版社,2003年。
6.論《石評梅》的意義,《文藝研究》2002年專刊(與張合作)。
7.時間美學:《論時間修辭與當代文學的審美嬗變》,《文藝研究》2006年第7期。
8.《價值分裂與審美對抗:世紀之交以來詩歌流動的幾個問題》,《文藝研究》2007年第9期。
中文核心期刊
9.啟蒙神話的破滅與殖民文化的反諷:《圍城》,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1995。
四個問題。
10.反抗的神話與轉向的啟蒙--論沈從文的文化立場。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書1996。
四個問題。
11.整合、還原、沈淪與變革思考——關於現代文學研究的思考,《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第4期,1993。
12.莫言文體多重結構中傳統美學因素的再審視,《當代作家評論》第6期,1993。抄材料: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轉載於1994第二期。
13.鑒賞與誤讀:對十幾年來諸多文學現象的再認識,《當代作家評論》第5期,1995。
14.在幻覺與放逐中創造的偉大詩篇——論海子,《當代作家評論》第5期,1998。被收入《不朽的海子——海子10周年紀念作品集》,崔衛平主編,中國文聯出版社出版,1999,10。
15.深夜的光:六七十年代非主流詩歌研究。《當代作家評論》2000年第4期。入選《白燁中國文論選》2000年,漓江出版社,2001版;《陳思和等選:未知時代的文學批評》,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它被翻譯成日文,發表在日本文學刊物《藍藍》第四、五期的合訂本上。
16.《從精神分裂癥的方向:在食指上》,《當代作家評論》第4期,2001。收入《新詩》創刊號,文化藝術出版社,2001版。林建發《尋找文學的靈魂:中國當代作家綜論》,馮春文藝出版社,2003年4月。
17.好日子來了嗎——世紀初的詩歌觀察,《當代作家評論》,2002年第2期。
18.《現實中的私處》,《當代作家評論》2002年第2期。
19.從《青春之歌》到《長恨歌》:當代小說敘事演變的壹個例子,《當代作家評論》,2002。
2008年2期。
20.敘述的限度——論莫言,《當代作家評論》2003年第2期。復制材料: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2003年再版5期。林建發《靈魂與靈魂的對話:中國當代作家概覽》,浙江文藝出版社,2004年4月。
21.“這叫炒作:論當下的文學批評”,《當代作家評論》,2003年第4期。收錄於2004年4月林建發主編的《靈魂與靈魂的對話:中國當代作家面面觀》。
22.《回望與定位:二十世紀中國文學的文化處境》:《文學爭鳴》1995 6。
23.《在第壹步的夾縫中俯視——論當前文學的精神分化》,《文學爭鳴》1997 4。
24.話語與權力:戲劇性的演變,《文學爭鳴》,2000年第4期。
25.《20世紀中國文學啟蒙運動的兩個基本問題》,《文學論爭》第4期,2001。
26.《演講》“話語到革命的敘述”,《文學爭鳴》,2002年第2期。
27.新時期文學的文化語境與策略,《文史哲》第2期,1995。抄材料: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轉載於1995第7期。
28.《論中國文學中的才子佳人模式》,《齊魯學刊》第2期,1990。
29.《解構主義與中國當代文學》,《齊魯學刊》,2003年第2期。
30.青春英雄圖,中國出版1997 10。
31.評德國學者洪安瑞教授的四部新歷史主義小說。Dr .Andrea M Riemenschnitter)張清華譯,《文學爭鳴》,第1期,2003年。
32.仙塵人模型:壹個奇幻美的主題原型,山東社會科學,第2期,1991。
33.從語言到歷史:再論王朔的意義,《山東社會科學》2004年第4期。收入《王朔小說後記》,江蘇文藝出版社,2004年。
34.底層生存寫作與我們時代的寫作倫理,《文學爭鳴》2005年第3期。
35.2004年詩歌的壹些關鍵詞,當代作家評論,1,2005。
36.野性神話與家園夢:論張煒的近期作品,《小說評論》第3期,1994。
37.困境與機遇:中國當代詩歌文化意向的變化,《當代文壇》第5期,1993。
38.歷史話語的崩塌與落回地面的舞蹈——當下小說現象的緣起與思考,《小說評論》第4期,1996,《復印資料》,《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第9期,1996。
39.精神接力與敘事轉型——新生代寫作的意義,《小說評論》第4期,1998。
40.死亡的意象與迷幻的土地:先鋒小說的存在主義主題研究,《小說評論》,第1999期,第1期。
41.當代小說中的皇帝婚姻模式,《小說評論》2000年第3期。
42.選擇與回歸——論莫言小說中的傳統藝術因素,《山東師範大學學報》第2期,1991。
43.傳統與現代的成功嫁接——再論戴望舒對新詩發展的貢獻,《山東師範大學學報》,第4期,1992。
44.《論九月寓言的農業文化傾向》,山東師範大學學報,第2期,1994。
45.20世紀中國作家的歷史邏輯與文化策略,《山東師範大學學報》第4期,1995。
46.歷史神話的悖論與話語革命的開端——再論尋根小說的意義,《山東師範大學學報》第6期,1996,以及《復印資料》,《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第2期,1997。
47.《前朦朧詩隨筆》,《山東師範大學學報》第6期,1997,《復印資料》,《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第2期,1998。
48.作為表征的生存寓言——重估90年代新寫實小說與現實主義的命運,《山東師範大學學報》,第6期,1998。
49.歷史、記憶、敘事與文本——論格非小說中的歷史哲學和歷史詩學,《山東師範大學學報》2004年第2期。
50.悲壯的犧牲與冷靜的運作:新時期詩風嬗變述評,《山東師範大學學報》,第4期,1993。
51.《十年新歷史主義文學思潮述評》,中山1998第4期,《復印資料》,《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第1998第9期轉載。
52.《當代經典與文學》,中山,2000年第5期。
53.中山蘇通上2001 1。
54.另壹個陷阱或迷宮,《詩歌》雜誌,第1998期,第10期。
55.歷史巖壁及其回聲——讀《家族·理論與創作》第3期,1996。
56.2002年詩歌壹瞥,《理論與創作》,2003年第2期。
57.2003年讀詩,《理論與創作》,2004年第2期,抄材料,《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2004年第6期。
58.“誰來趕上這令人心碎的變化”——論翟永明,《上海文學》,2004年第2期。
59.語言的蝴蝶——論發現》,《上海文學》2004年第7期。
60.南方的精致——關於北回歸線,《上海文學》2004年第8期。
61.《向日葵:穿越意識世界》,《上海文學》2004年第9期。
62.《熱帶的熔點:關於詩與人》,《上海文學》2004年第12期。
63.朦朧詩與新詩潮,《南方文學》第3期,1998,收錄於洪子澄、孟凡華主編的《當代文學關鍵詞》,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年。
64.《性、政治、歷史恐懼癥及其他》,《南方文學》2002年第3期。
65.文學的減法——論余華,《南方文學》2002年第4期,《復印資料》,《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2002年第11期;《靈魂與靈魂的對話:中國當代作家概覽》,林建發主編,浙江文藝出版社,2004年。
66.關於朱的小說,《南方文學》,1,2003。
67.如何不濫用批評權,《南方文壇》,2003年第4期。
68.從這個人出發——1985再論紮西達娃,《南方文學》2004年第2期。
69.走向文化與人性的深處探索:“新歷史小說”的壹個分支,學術期刊1995,第5期,復印資料,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1995,第11。
70.窄門之內深淵之下:余華兄弟劄記(上),《當代作家評論》2006年第3期1。
71.天馬的韁繩:新世紀以來的莫言,《當代作家評論》,2006年第6期。
72.持續的狂歡、倫理的沖擊與中產階級的興趣:新世紀詩歌簡論,《文學爭鳴》2007年第6期。
73.文學性與本土經驗:來自顧彬教授的談話,《文學爭鳴》,10,2007。
74.《紅高粱家族與當代小說革命》,《南方文學》2006年第5期。
75.殘酷的青春之後是什麽——對80後寫作的思考,《南方文學》2007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