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古詩詞在壹定程度上可以代表自古以來的思想搖籃。中國人欣賞什麽,不喜歡什麽,從古詩就能看出來。比如《詩經》中對美的描寫所表現出來的審美傾向,比如《離騷》中對諂媚小人的厭惡。比如看到落花枯葉,會傷春,傷秋。這些都是中國人學習中根深蒂固的本能傾向。所以現在還有很多現代作家是以傳統的純文人的姿態在寫作,比如汪曾祺,林清玄。
就寫作方法而言。詩歌善用意象,強調虛實結合,在寫作藝術上有無窮的意味,會使用壹些留白的手法。而詩歌重在抒情,壹些現代散文詩借鑒了抒情。詩歌使用了許多修辭手法,如類比和通感,這些手法在現代仍在使用。詩歌講究對仗,現代文本會采用在總題目下並列幾條線索的方法。詩歌講究繼承與融合的結合,這是議論文的寫作指導。詩歌充分想象力的運用,也為後人的寫作開辟了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