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寫語文教材的目的是以德育人,利用語文學科善於熏陶感染的特點,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變成語文的血肉,自然地體現在語文教材的整體設計中。
這種“全面滲透”體現在很多方面。第壹,從內容設計來看,有三個“增強”。
首先是強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內容。語文教材統編適度增加了古詩詞的比重,其中小學較多,小學壹年級古詩詞129首;初中古詩詞132,也比以前略有增加。有許多反映優秀傳統文化的文本,如紙的發明,中國的石拱橋等。其他文本贊美了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弘揚了愛國、敬業、誠實和堅忍不拔等傳統美德。
二是加強革命傳統教育的內容。入選文章既有反映老壹輩革命家經歷及其作品的文章,也有歌頌革命英雄主義的文章。同時,引導學生閱讀《紅星照耀中國》、《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紅巖》等紅色經典。
三是加強國家主權意識教育的內容。部分課文描繪了祖國山川的壯美和壯闊,以優美的景色感染學生,展現了中華民族的精神鼓舞學生,講述了各族人民在維護國家領土完整、守衛祖國海上邊界方面的英雄事跡,如無名島、驚濤駭浪——見證中國航母戰鬥機首次成功著艦。
新教材在選文上下了很大功夫。征文既註重經典性和可讀性,又選擇大量思想性高、語言形式優美、值得壹讀的作品,兼顧文體的多樣性和典型性,以及篇幅和深度的適宜性;既要考慮如何為語文素養的提高服務,又要貫穿“以德育人”的總體要求;還要盡可能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給老師留有發揮的空間。平衡很多方面並不容易。許多選定的文章都是經過反復討論後廣泛征求意見和考慮的。教材的選擇盡可能考慮到社會知識。
2
抓住語文教學中培養閱讀興趣的“牛鼻子”
統壹語文教材的出版並不是對現有教材的顛覆,各版本的優點和經驗也盡可能地被吸收。新教材編寫特別註意遵循語文學習規律,克服隨意性;註重易用、接地氣,可以滿足壹線教學的需要,甚至可以糾正語文教學中普遍存在的不足。這套教材不僅在選文上,而且在結構和體例上。至少有四項改進是顯而易見的:
壹是以“語文素養”和“人文精神”的方式排列。以人文主題為線索統籌安排,有利於發揮語文學科思想教育和情感教育的優勢;以語文素養為另壹條線索,選取範文,安排必要的知識,優化學習策略,有利於促進學生語言文字運用能力的發展。統編語文教材從壹年級到六年級,每冊6-8個單元,由課文、口語交際、習題、中華園林組成。每個單元由3-4篇課文組成,中華園包括“日積月累”、“詞語運用”、“寫作技巧”等欄目。7至9年級每冊6個單元,包括閱讀和寫作,每個單元穿插口語交際、綜合學習、名著導讀、古詩詞課外閱讀等欄目。八至九年級每冊有1“活動與探究”單元,突出任務型學習的理念。
第二,適當降低漢語拼音的教學難度,改進識字和寫字的教學方法。新教材讓剛進小學的新生先學認字,再學拼音。拼音教學推遲了壹個月左右。看似教學順序的調整,實際上是漢語拼音教學在整個漢語教學體系中地位和效率的平衡。調查發現,孩子壹上學就很難學會拼音,容易影響學習漢語的興趣。現在新教材以“天、地、人、妳、我、他”開頭,後面是“金、木、水、火、土”。目的是讓孩子建立對漢字的原始感覺。“第壹印象”不是字母bpmf,而是漢字“天地”。背後的深意在於把漢語和漢字放回首位,強調拼音只是輔助。
此外,新教材以“認寫分開,多認少寫”和“多元識字”為原則。需要知道的常用詞數量從1800減少到1600,寫其中的800個就夠了。這些改進都經過調查研究,有理論依據。壹般來說,學生只要按照統壹的語文教材設定的目標,到高二下學期就可以獨立閱讀了。
三是刻意解決不讀書和讀書少的問題。目前語文教學的問題是讀書太少。很多學生只看課本和教輔,很少看課外書,語文素養無從談起。針對這種情況,新教材抓住閱讀興趣來培養這個“牛鼻子”。雖然整本教材的課文數量有所減少,但延伸閱讀量大大增加,並努力將語文課延伸到課外閱讀和學生的語文生活中。新教材還重視各種閱讀方法的教學,包括默讀、瀏覽、跳讀、猜讀、比較閱讀和整本書閱讀。小學低年級開設“與大人共讀”專欄,高年級、初中開設“讀經典”、“讀古典詩詞”等專欄。
學生閱讀興趣的培養不能只靠學校,更要靠家庭。從幼兒園聽故事到小學紙質閱讀,家長要少看電視,少看微信,少打麻將,多陪孩子讀書,這對培養閱讀習慣,激發閱讀興趣非常重要。所以,推出“和大人壹起讀書”這個欄目,不僅是為了喚起孩子的閱讀興趣,也是為了促進家庭閱讀。
四是註重拓展閱讀。應該讓孩子從小就“博覽群書”,讀壹些“散漫的書”,讀壹些“深刻的書”,可以“讀而不悟”,“打滾爬”。多讀書確實能提高語文素養。也可以說,語文教材統編是“專”不讀和少讀。
三
便於壹線教師掌握教學的基本要求
語文教材統編增加了課型區分。以前課本課文也分精讀和略讀,但在教學中,都是精讀和精講。其實兩個課程功能不同,應該區分開來。統壹的初中語文教材變“精讀”為“教讀”,“略讀”為“自讀”,課外閱讀,構建了“三位壹體”的閱讀教學體系。
教閱讀主要是老師教。總的來說,要求講得詳細準確,即舉例說明,舉例說明方法,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自讀課主要是讓學生自己去閱讀,把教閱讀課學到的方法運用到自讀課上,自己去實驗和體驗。很多情況下,自讀課就是獨立的泛讀。不同的類有不同的功能。只有相互配合,閱讀教學才能更好地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