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二年級語文《古詩詞》上冊教案

二年級語文《古詩詞》上冊教案

二年級語文上冊1《古詩兩首》教學目標;

1,對讀古詩詞感興趣,能從詩詞中感受到夏天的趣味。

2.認識“索、木”等12個新單詞,會寫“詩、森林”等6個單詞。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兩首古詩。

教學重點:

1,學習新單詞。

2.我可以帶著感情讀古詩,通過朗讀可以初步感受詩歌的魅力和夏天的美好意境。

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對大自然的熱愛。

教學時間:

兩個課時

教學過程

第壹類

首先,激發興趣的引入。

1,老師知道我們班很多同學學了很多古詩,會背很多古詩。誰想給大家朗誦壹首自己喜歡的詩?(點名背誦)

-展示學生平時對古詩的積累

2.曝光題目,說明。

壹起看題目。妳說“看見”是什麽意思?妳知道嗎?妳知道嗎?(姓名)

總結:妳所看到的-妳所看到的(事物)

3、展示文字插圖投影:

《我所見》這首詩寫的是詩人所看到的畫面上的風景。我們也來看圖吧。妳能用幾句話說出妳所看到的嗎?

第二,第壹遍讀課文。

1,展示小黑板:預習“三讀”法;

初讀:正確閱讀課文。(大聲朗讀)

第二次閱讀:在新單詞下面劃線並記住字體(默讀)

第三讀:讀句子,學會提問。(輕聲朗讀)

2.讓學生用我們學古詩詞的“預習三讀”預習課文。

在妳不懂的單詞、單詞和句子下面畫線。畫下來。

3.學習新單詞。

(1),預習好,古詩詞生詞能看懂嗎?(用拼音顯示生詞)

自己練習閱讀,點名閱讀,坐火車閱讀。

(2)老師認為不看拼音也能看懂。(顯示不帶拼音的生詞)

自己練習閱讀,點名閱讀,壹起閱讀。

(3)同桌閱讀檢查。

第三,精讀課文。

1,妳能流利地讀這首詩嗎?按名字讀(兩個)

2、播放音樂,老師示範閱讀。

學生閉上眼睛聽,第壹次感受到詩的含義。

3.學生練習閱讀整首詩。(4人壹組閱讀)姓名1閱讀報告。

4.四人壹組交流:古詩詞在畫裏寫了什麽風景?有什麽不明白的嗎?

5.和全班同學交流。妳不明白什麽?(老師用相機解決問題)

問:“真林月”是什麽意思?(遍布樹林)

“將”是什麽意思?(想做點什麽)

6.懂詩詞。

(1)顯示文本插圖。

A老師指著《牛和牧童》問:這是什麽樣的場景?(牧童騎牛)

b播放錄音(牧童唱歌的聲音)聽!牧童快樂地唱著歌。他唱歌怎麽樣?

牧童騎在牛背上,歌聲在林中回蕩。給我看看詩:牧童騎牛,歌聲震動林嶽。

壹起讀這首詩。

(2)演示“牧童捕蟬”的動作和“蟬鳴”。告訴我第二句話的意思。

想著抓蟬,我立刻站在樹下,壹句話也沒說。給我看那首詩:我想抓蟬,卻突然閉嘴了。

壹起讀詩。

妳能說出這首詩的意思嗎?(團隊合作完成)

牧童騎在牛背上,歌聲在林中回蕩。想到捕蟬在樹上唱歌,我立刻站在樹下壹聲不吭。

(4)讀壹句妳最喜歡的句子。(按名字讀)

多美的壹首詩啊!我們再讀壹遍。

壹次讀完-按名字讀-男孩和女孩壹起讀

第四,讀詩,想圖。

1,老師配樂背誦,學生想象古詩描繪的畫面。

2.老師指導學生根據圖片背誦。(引回同桌,背靠背)

3.這首詩出自《林月吟》《禪明》是什麽季節寫的?

第五,寫作指導。

1,出示新字卡,用自己的方式記住字體。(姓名)

2.妳認為最好記住的單詞是什麽?妳是怎麽記住這些單詞的?

3.指導學生寫新單詞。

林:把左邊木頭的壓力改成壹個點。

黃桐:中間橫線要長,其他橫線要短。

範寫“黃”和“子”

第六,課後作業。

1,帶著感情背古詩。

2.用自己的話寫下妳最喜歡的句子,或者畫出來。

第二節課

先看圖,曝光題目。

1.出示文字插圖,問:這是什麽?

2.小池漂亮嗎?美在哪裏?(看圖用自己的話說)

第二,第壹次閱讀感悟。

1,古詩免費閱讀,要求:發音準確,會讀詩。

2.同桌合作,試著讀課文。檢查發音,糾正錯誤的發音。

3.指定兩個人來閱讀這份報告。

第三,對比圖文,了解感受。

1.看課文中的插圖,告訴我妳對池塘的看法。這首詩寫了什麽?

引出詩:春眼無言惜涓涓細流,樹陰照水面愛晴柔。

2.交流和自學。課堂上討論疑難詞匯,通過投影解釋“春眼,清柔”的含義。

泉眼:泉水湧出的洞口;晴天:晴天;柔軟:柔軟)

3.仔細看圖。妳在上面看到了什麽?這首詩寫了什麽?

引出詩:蕭何只露尖角,蜻蜓早就站在他頭上了。

3.學生提出自學解決不了的單詞問題,老師簡單解答。

4.簡單說壹下詩歌。

5、全班朗讀全詩。

第四,激發想象力,大聲朗讀。

1.教師示範閱讀。

2.學生練習閱讀。(四人壹組,壹人朗讀古詩,其他三人想象所見。組內通信)

3.教師的語言描述激發學生的想象力。

初夏的早晨,陽光明媚。我們來到壹個安靜的小池子,只見池中已經長出了壹些鮮艷的綠色荷葉,還有壹些荷葉還沒有完全展開,只是露出壹個尖角;池中泉水靜靜流淌,池中的水很清澈,倒映著濃密的樹蔭。這時,幾只蜻蜓飛了進來,其中壹只飛累了,在尖尖的荷葉上休息。這樣的景象給妳什麽樣的感覺?

4.引導學生帶著這種感覺大聲朗讀。

5.大聲朗讀反饋。

6.練習背誦。

第五,學習新單詞。鞏固單詞。

1.顯示帶音節的新單詞。

2.去掉音節,讀出來。

3.分組工作,創造性地記憶字形。

4.認壹下我課後要讀的單詞。

不及物動詞總結全文。

七、課余發展:

和夥伴交流妳會背的古詩詞。

二年級語文上冊《古詩兩首》教案透視:

這節課的兩首古詩都是關於秋景的。讀完之後,我們會被詩中描寫的深秋美景深深陶醉。《去劉京聞》寫的是深秋的景色。荷花枯萎了,菊花枯萎了,橙黃、橙綠,色彩鮮艷,突出了秋天的特點。其中對菊花驕橫鬥霜的描寫,間接表達了對人的敬仰;《山行》描繪了秋天的色彩,展現了壹幅山色秋色的動人畫卷。內容生動多彩,尤其是“霜葉紅於二月花”給我們以美的享受。兩首詩都有插圖,便於理解詩歌。

二年級的學生雖然年紀小,但對古詩了解不多。很多同學已經背過這兩首詩了。教學時要充分了解學生的實際經驗,創設具體情境,引導學生在反復誦讀中感受詩歌的意境。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交流其他古詩詞,激發學生對優秀傳統文化的熱愛,豐富學生的積累。

教學目標:

1,能認10個新單詞,能寫6個單詞。

2.正確、流利、動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體會詩人對秋天的贊美。

3、喜歡背古詩,有條件,課後背古詩。

教學重點:

讀寫,大聲朗讀。

信息材料

1,單詞卡,多媒體課件。

2.收集作者資料及其他相關詩詞。

教學時間:

兩個課時

第壹類

切入並舉起這對夫婦

1,詩歌導入。同學們,古詩詞是我國的文化精髓。誰能給大家背幾首歌?(學生朗誦古詩詞)古詩詞給我們呈現了美的意境,讓我們獲得了美的感受。今天我們來學習兩首古詩,看看詩裏寫了什麽。

給學生展示的機會,體驗學習的快樂,欣賞他人學習勞動的成果,也會起到促進和激發學習古詩詞興趣的作用。)

2、見圖導入。展示課文插圖,引導學生觀察。有哪些圖片?妳有什麽想法?那麽詩裏寫的和妳看到的、想到的是壹樣的嗎?今天,我們要學習兩首古詩。

用精彩的圖片吸引學生,感受圖片後啟發思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對話平臺

初讀

1.借助拼音自由朗讀古詩,正確讀出讀音。

2.同桌互讀,圈出不懂的單詞。

3.分組學習,通過輪流閱讀交流理解。

(整體感知,了解古詩詞大意,與他人交流對文字的理解,相互促進,提高古詩詞學習效果,形成壹定的自主學習能力。)

精讀精讀

1,教師示範閱讀,引導學生體驗情感,想象畫面。

2.多放課件展示詩中描繪的畫面,重點引導學生理解“余慶蓋,傲霜支”的含義。

3.自由閱讀,邊讀邊看插圖,理解詩歌。

4.匯報交流詩詞。

5.用各種方法大聲朗讀。

想象古詩詞的畫面,加上課件的直觀效果,讓學生感受古詩詞的意境,理解古詩詞的含義,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

朗讀

1,放圖,給音樂起名字,大聲朗讀。

2.學生可以自由練習閱讀。

3、看遊戲,比較壹下,看誰看的最有感情。

4.用妳喜歡的方式背誦。

學生讀古詩詞的練習,壹定不能用復雜的分析代替。學生要在反復閱讀中感受古詩詞語言的凝練和優美。)

1,展示要寫的字:第壹、第二、分支、記錄,學生可以看。

2.學生觀察字形並交流如何書寫。

3.教師示範,學生評價。

4.學生練習。分組展示,欣賞評價。

寫作訓練要給學生展示的機會,體驗成功的快樂,促進學生的寫作意願。)

發展

妳喜歡哪個季節?為什麽?

(不要束縛學生的思維,壹年四季感受不壹樣的享受,激發學生熱愛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