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麽如何鑒別壹首現代詩的好壞呢?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首先看內容是否有文字上的實質。任何壹首詩,如果只是空洞的抒情,就會沒有支撐,失去詩歌本身的生命力。王國維先生在《人間花刺》中也說:“壹切景物的文字,都是感傷的文字”。感情的表達必須用生活中的具體事物來解釋,否則不會讓人產生同樣的審美體驗。李白寫道:“千裏江陵,千裏之外,兩岸猿猴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表面上寫的是從白帝城到江陵,但通過生動的語言,其內心的快樂和激動躍然紙上。王維的“雨後空山,立於秋色黃昏”,短短兩句話,通過“空、新、晚”等詞,其內心寧靜明朗的心境表露無遺。再比如寫相思詩。“當* * *剪西窗燭,卻談晚雨”這句話深情感人。很多在頭條上寫詩的朋友,寫的都是相思、愛情以及各種各樣的感受,往往直接表達自己的感受,缺乏意境,失去了詩歌的隱喻和悲涼,不能稱之為好詩。
第二,看語言是否自然生動。語言為什麽要流暢生動?因為壹首好詩的語言,壹定不是為了押韻和押韻,而是為了某個詞。似信口開河,但意境自然。自古以來,李白都是唐詩中的第壹詩人,他的詩是“天然雕琢”的。這裏的雕琢是指語言沒有雕琢的痕跡。不露痕跡的雕琢,這種語言是最好的文字。崔豪曰:“古有黃鶴載聖人上天,今無黃鶴臺。黃鶴不返人間,白雲永無他飛”,壹首八句五十六字的詩,疏而質之,沒有壹絲為了押韻而刻意變化的痕跡。語言流暢自然,清新質樸,是用詞的典範。壹位詩人曾寫過壹首關於櫻桃的詩:“滿園綠雨伴風起,櫻桃瑪瑙紅,寂寞晚霞尋此景,玲瓏燈籠雕。”壹句“隨風而雨”、“尋景”、“玲瓏剔透”,讓全詩語言不自然,低人壹等。
當然,詩歌的語言自然生動,但有些地方可以適當調整。最重要的是準確、生動、形象地表達意思。
第三,看是否押韻。現代詩歌的壹個最重要的特點是它有壹定的節奏。現代詩再好,如果不押韻也是壹種遺憾。那麽,什麽是組合和押韻呢?古人按古韻寫詩,與當時人們的語言習慣有關。所有的押韻和節奏都是為了讓詩歌更有音樂感,更容易上口。不是為了押韻而押韻,而是為了平仄而平仄。當代人寫古詩詞,反映的是當代人的生活,表達的是他們的感情,用的是當代人說的普通話,所以用韻當然是用新韻更好。有些人在這個問題上很糾結,認為寫古詩詞要用古韻,遵循平水韻。當然,平雲水沒有問題,只要發音有音樂性,那麽雲信和平雲水都好,兩者沒有區別。從本質上講,節奏是漢語發音的兩個主要特征,即平聲和平聲。當然,律詩要符合律的基本特征,這是唐人在多次實踐中總結出來的最佳組合習慣。我們應該繼續遵循和發揚光大。
簡而言之,韻律和節奏都服務於詩歌的音樂性。只要朗朗上口,有節奏感,適當的時候可以變通。
第四,看情感是否真誠。詩歌是情感的集中表現。可以說,詩歌往往飽含深情。有些詩比較直白,有些則比較含蓄。但是* * *的特點就是感情是真情實感,這壹點作者是真的體會到了。如果寫壹些自己沒有親身經歷過的情感,詩壹定是空洞的,沒有說服力的。李白的“哦,讓壹個有精神的人去他喜歡的地方冒險,不要把他的金杯空對著月亮!”,以其豪邁的文字,因其酒後性情的真實寫照而流傳千古。白居易寫道“地久天長,天久天長;總有壹天兩者都將結束,而這無盡的悲傷將永遠持續下去”,這也是壹種通過想象的藝術加工完成的情感體驗,令人哭泣。
當然,雖然人情相通,但每個人的感受是不壹樣的。寫壹首真情實感的詩,需要有深刻的生活體驗作為基礎。俗話說,不熬通宵談人生是不夠的。僅此而已。
第五,看全詩是否有美感。詩歌的另壹個基本特征是美感,它包括語言美、建築美、節奏美和思想美。作為壹個詩人,他對這個世界上的各種事物壹定有自己特殊的想法。有些詩人是大自然的眼睛,有些詩人是靈魂的眼睛,有些詩人是聖人的眼睛,等等。壹首好詩,如果不能在某方面給人以美感,就不能稱之為詩。任何壹種語言,如果能從某壹方面給人以美感,也可以稱之為詩歌。馮唐曾寫道:“十裏之外的春風,不如妳”。雖然只是寥寥數語,卻是壹首融合了場景,襯托出“妳”的重要性與春風之美的好詩。莊子的文章充滿了神奇瑰麗的想象和變幻莫測的思想,常常給人壹些神秘浪漫的美的享受,所以莊子的文章也具有詩的氣質。
總之,每個人對美都有自己的看法。關於同壹件事,有人說美,有人說醜,不能壹概而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