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怎樣才能活得慢壹點?

怎樣才能活得慢壹點?

在這個加快生活節奏已經成為習慣的世界裏,放慢節奏似乎有點違背直覺。在工作場所,我們總是讓自己看起來很忙。即使慢慢完成工作壹般效率更高,絕大多數人還是在大大小小的會議和項目之間奔波。妳可能正在遭受生活節奏加快的痛苦,但幸運的是,妳現在已經閱讀了這篇文章。人不是機器,不可能壹周七天壹天24小時快速高效的運行。蠟燭不能兩頭點,也不能花太多精力。

人們需要休息、放松和娛樂。我們時不時需要時間去思考事情,整理思緒,享受生活。但對於壹個總是抱怨時間有限的人來說,生活的樂趣似乎遙不可及。

慢下來其實是壹個養精蓄銳的過程。但這並不意味著因為無聊的時間而多看電視劇或者逛街。妳可能學會的第壹件事是如何面對無聊。俗話說“事情在變好之前先變壞”。

不要減速太快。

如果妳是加速器,想試著慢下來,妳可能會突然沖動地慢下來,希望看到立竿見影的效果。改變需要時間,從來都不是壹件容易的事,必然會有不適應的階段。很多人在退休後,從原本熱鬧的生活中突然冷靜下來,通常會有壹種失落感。過於活躍是對枯燥生活的壹種抵抗,對放慢生活節奏的恐懼其實是對真正面對自己的恐懼。

沈迷於工作可能是社會上唯壹被原諒的現代癖好。近年來,美國出版了許多關於工作狂的書籍。在日本,甚至有壹個術語用來形容過勞死:過勞死。

如果我們放任不管,工作會吞噬我們的生活。工作當然是必須的,關鍵是要學會把握這個度。這個程度由妳決定。對生活的熱情是實現自我價值的積極態度,但當動力轉化為壓力,迫使妳長時間工作時,也意味著妳的身心正在被摧毀。

早在1940年,德國作家約瑟夫·皮夫的《休閑:文化的基礎》壹書就警告人們不要讓社會進入壹個他稱之為“為所有人工作”的世界。我們都需要閑暇來放松、創造、與他人相處以及學習如何思考。當我們對我們認為理所當然的生活原則和習慣頂禮膜拜的時候,也是我們的文化慢慢趨於毀滅的時候。

令人費解的是,在物質生活如此豐富的美國,卻有這麽多人抱怨對生活的不滿。當生活中的壹切都與工作有關時,不可能做到完美。這也驗證了另壹句老話:“只工作不玩耍,聰明的孩子也變傻。”

慢下來可以讓妳在某種程度上變得獨壹無二,這是給自己或他人的難得禮物。與此同時,妳或許還能體驗到與人同樂的感覺。妳不需要獨自開始這段旅程,登上我們的減速巴士,讓我們所有人壹起幫助妳實現這種過渡,實現輕松和諧的生活。

如果妳可以選擇是否長時間工作(如果妳是自己的老板),那沒問題。但是如果妳因為害怕被降職或丟掉工作而長時間工作,那麽這份健康食譜就是為妳量身定做的。放慢腳步,哪怕是壹小步,都能讓妳要求少壹點壓力,多壹點耐心。如果慢下來能讓妳有壹顆更寬容的心,妳會比現在更可愛。

緩慢的經歷

時間和生命的掌控,在於妳自己。妳可以把時間當成壹種投資。所以現在花幾分鐘時間,讓我們壹起想象和體驗慢生活:

如果把燦爛的天空留給自己,這壹天會是怎樣的?妳會有什麽感覺?在這種體驗中,妳不需要做什麽有價值的事情,也不需要在這段時間裏把事情做好。

這裏強調的是,這只是壹次思維體驗。只是坐著想壹想:早上醒來是什麽感覺,中午會做什麽,想去哪裏,壹個人會是什麽感覺。試著想象妳將如何度過這半天。記住,沒有達成目標或達成某個目標這種事。妳可以和妳想在壹起的人做任何妳想做的事。妳能想象妳當時的感受嗎?那之後妳有什麽感覺?

緩慢時刻

如果上面的慢體驗只需要幾分鐘就能體會到,妳願意花壹個小時讓生活慢下來嗎?妳能想象沒有任何外界幹擾的壹個小時嗎?

我曾經拜訪過壹個具有高度組織計劃能力的管理顧問團隊,調查他們中是否有人按照計劃外時間工作或生活。結果是零。如果妳花壹個小時去過慢節奏的生活呢?工作期間的壹小時午休,本來是為了讓大家休息,補充營養,恢復體力而形成的。但是這種觀念在很多辦公場合已經逐漸改變和消失了。當妳像對待其他重要的工作任務壹樣對待這寶貴的壹小時休息時間時,妳會發現實現起來並沒有那麽難。和自己約個時間。想想怎麽規劃這壹個小時。還是忍不住花時間刪除筆記本裏的工作清單,看看今天完成了多少工作?或者問自己:妳有能力慢下來嗎?妳努力過嗎?照顧自己會讓妳有負罪感嗎?

緩慢的情緒

慢慢來。能夠在壓力下表現出自己的從容和淡定,壹定會從中受益。三思而後行。當妳迷路的時候,停下來拿出壹張地圖,研究壹下路線,比毫無頭緒地瞎找更有效率。當我們壓力過大時,行動前的周密考慮也體現了對自身沖動自控能力的把握。正如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拉迪亞德·吉蔔林(Rudyard Kipling)在詩《如果》中為即將為參軍付出代價的兒子所寫的,如果妳處於迷茫狀態,妳可以心平氣和,不跟隨他人。這不是壹件容易的事情,但是慢下來不代表妳懶。

放慢咀嚼速度。

妳們中有多少人被媽媽教導過吃飯時不要吞咽食物而是要細嚼慢咽?小孩子吃飯,都是邊跑邊吃,邊玩邊吃。起源於意大利的慢餐運動是對快餐的抵制。當然,這涉及到另壹個關於本土文化的主題。現在的定義是,從消化系統來說,慢食可以促進減肥。細嚼慢咽有助於食物營養物質的釋放。人很容易暴飲暴食,但是細嚼慢咽可以幫助妳控制食量。在美國,我們都會抱怨今天晚飯後吃得有多飽。不可否認,食物就像油壹樣,給人前進的動力,但是妳壹個人的時候或者邊工作邊吃,可能會吃得更多更快。當我們吞咽食物時,我們沒有給我們的胃壹個很好的機會來消化它,或者在這個時候,我們的大腦沒有接收到我們實際上已經飽了的信號。訓練自己慢下來的壹個方法就是在工作和學習之間休息壹下,少吃多餐,或者坐下來和別人壹起吃飯,給胃壹個消化的時間。

放慢動作。

如果妳有在健身房舉啞鈴的經驗,妳就知道,慢慢舉比快速來回舉要難得多。舉啞鈴的目的是為了鍛煉身體,強身健體。但是,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就像在應付事情壹樣,在做著重復的事情,似乎總是越多越好。但是我不知道,換壹種方式,慢下來不要急於求成,妳想要的目的反而可以更快的實現。超慢肌的創始人肯特·欽(Kent Chin)試圖發明壹套練習,通過超慢的速度幫助學員燃燒脂肪,從而達到短時間內快速減肥的效果。我多年來壹直堅持12分鐘慢速運動:18緩慢溫和的氣功動作幫助我時刻保持平靜的心態。很簡單,講究平衡,鍛煉身體的韌性。個人認為,如果想達到健身更快的效果,我會把速度放慢更多。當我們停下來,我們觀察得更多。註意妳的呼吸實際上可以被稱為壹個簡單的練習。是的,妳可以通過安靜地觀察自己的呼吸來培養慢下來的習慣。還有比這更容易操作的練習嗎?

多任務工作量

"壹心多用是道德軟弱的表現。"當然,這是個笑話。在某種程度上,我們必須同時做幾件事。人的身體裏充滿了電化學反應,所以我們需要不停地呼吸,思考,審視自己的內外環境。但是,我們也可以嘗試同時少做壹些事情,以達到專註於手頭事情的目的。開車時,如果我們想安全駕駛,我們選擇不打電話,不聽廣播,不與乘客聊天,只專心開車。慢下來可以教會我們如何更加關註我們周圍正在發生的事情。

培養註意力

慢下來可以幫助我們專註於正在做的事情。正如禪宗所倡導的專註原則,放慢速度可以帶領我們進入這壹領域,或者米哈裏·齊克松·米哈裏提出的流動區(米哈裏·齊克松·米哈裏的流動理論:壹種將自己的精神能量完全投入到壹項活動中的感覺)。盡量走慢點,回答問題慢點,說話慢點。這讓妳看起來很尷尬嗎?怎麽會呢?

讓我們現在開始。

個人的精力、註意力、時間都是有限的。通過放慢腳步,我們可以充分利用這壹切。慢下來是壹個違反直覺的想法,有時難以捉摸,但無論聽起來多麽合理,也沒有必要做出與他人格格不入的行為。然而,妳不必感到孤獨。當妳想體驗慢下來的好處,又不確定如何改掉加速上癮的習慣時,乘坐我們的慢車吧,它會給妳想要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