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去部隊》借用的聲音是什麽

《去部隊》借用的聲音是什麽

參軍

陳郁

海邊的風把凍泥吹裂,梧桐的葉子從樹枝上掉下來折斷。

雪山中的簫聲,簫聲不見,尋聲望去,只在天山雪的背景中,壹面紅旗正走向頂峰。

這是壹首關於雪中行軍的押韻絕句,全詩氣勢磅礴。部隊士兵面臨的環境極其惡劣:天山腳下寒風凜冽,湖面(“海邊”)上的凍泥紛紛龜裂,梧桐樹上的樹葉已被刮掉,樹枝被大風吹斷。在這惡劣的背景下,雪山倒影,笛聲震天。詩人用這支笛子使人想起了這裏的某個人,但同時又把人隱藏起來,以“不見人”來引發懸念——風中的笛聲從何而來?尋聲望去,只見壹面紅旗在天山白雪的映襯下向頂峰移動。紅旗在暴風雪中不亂,顯示了部隊戰士的精神。“直走”的動態描寫讓畫面更加生動,高昂的鬥誌和不屈不撓的精神洋溢在這個“直走”字裏。

這首詩在藝術上善於烘托和巧妙運用參照物,壹兩句描寫環境,力圖突出惡劣的自然環境,烘托部隊士兵的大無畏精神,氣氛濃厚。試想,如果在天晴、山清水秀的條件下行軍,如何能看到高昂的士氣和力量?為適應氣氛描寫的需要,用韻采用入聲韻腳,第壹、二、四句最後壹個字入韻。“裂”、“折”、“雪”都是入聲“捏碎”韻字,韻尾是舌尖,簡短,適合表達悲傷或強烈的詩意。

《進軍》既有詩情畫意,又有山的遼闊,壹排排紅旗、白雪、紅旗、靜山、動旗,呈現出壹幅壯麗的雪地行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