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文學理論——基本闡釋
作為上層建築和意識形態,文學理論研究具有質的規定性,包括它與其他上層建築、意識形態和壹切藝術的普遍性,以及它不同於其他藝術的特殊性;研究文學作為壹種社會現象的社會功能和作用。
文學理論課程
文學理論包括它與其他社會現象的功能和作用以及它不同於其他社會現象的獨特功能和作用;研究文學作品的內容、形式和關系;研究不同文學形式本身(抒情、敘事和戲劇)的特點,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影響和滲透,以及由此形成的各種文學類型和體裁;研究文學的創作過程及其規律,包括方法、風格、流派等。
文學理論不是關於文學的固定規律,而是文學實踐經驗的總結。它是在文學創作、文學批評等實踐的基礎上產生和發展起來的,反過來又促進了文學創作和文學批評的進步。文學理論也吸收文學史的研究成果,反過來對文學史研究產生影響。
文學理論本身有壹個歷史發展過程。中國文學理論的發展(見《中國文學理論批判》)和馬克思主義文學理論的發展(見《馬克思主義文學理論》)也是如此。
二、文學理論——性質和品格
(壹)文學理論的性質
蘇聯俄羅斯文學理論
通常,研究文學的學科被稱為文學科學或文學科學。它包括五個分支,即文學理論、文學批評和文學史。文藝包括廣義的文藝和狹義的文藝。上面說的是廣義的文藝,狹義的文藝主要指文學理論。文學理論是文學藝術的三大分支之壹(文學史、文學批評和文學理論)。本文以文學活動為研究對象,系統闡述了文學活動的審美特征和文學發展的歷史規律;另壹方面,它對文學活動具有認識和實踐的雙重意義,為文學批評和文學史研究提供了系統的價值體系和方法體系。它與其他學科分支密切相關。以文學的基本原理、概念範疇和相關科學方法為研究對象。文學活動的四要素(世界、作家、作品和讀者)規定了文學理論的四項任務:概念理論、創作理論、文本理論和接受理論。
(二)文學理論的品格
文學理論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和鮮明的價值取向。它的實踐品格在於它來源於文學實踐並為文學實踐所檢驗,進而指導文學實踐。其價值取向的特點在於,作為文學實踐經驗的總結,它總是帶有階級或階層的烙印,體現著鮮明的價值取向。
(3)同壹個對象可以形成多個對象,可以從多個角度、多種方法進行研究,從而形成多樣的形態。
(4)文學理論的基本形態:文學哲學、文學社會學、文學心理學、文學符號學、文學價值學、文學信息學、文學文化學。
三、文學理論——自主性
所謂文學理論的自主性,主要是指文學理論擺脫了政治的束縛,回歸了自我。在幾十年的重重政治控制下,中國的文學理論完全成了某些政客手中不斷變化的某些政治行為的等價物,文學理論完全失去了尊嚴和價值。現在,文學理論已經與政治區分開來,作為壹門獨立的科學,開始建立自己的學術理論。自然,政治作為壹種行政意識和手段,仍然可能幹預文藝現象,但不容易得到實際效果,這就是所謂的解構。解構還表現在,很多過去被視為重要的理論原則現在退出了文學理論,這是壹個方面。
課件
另壹方面,文學理論的自主性自然在於理論本身的理論建構。20世紀80年代後半期和整個90年代是中國文學理論建立自己的理論和主體性的時期。在文學理論的探索和建構中,西方文學理論無疑產生了重要影響;20世紀80年代初,西方文論思潮湧入中國,中國文論中的西化傾向十分盛行。但是,美學研究的內在研究,西方文論中的作品形式與結構,以及當時中國美學問題的大討論,都對中國文論的轉型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同時,在討論中,許多學者批判性地吸收了現代文論的傳統,試圖打通古今中外。因此,在20世紀80年代末和90年代,中國的文學理論研究呈現出前所未有的生動景象,出現了新的理論和優秀的作品。文學理論中的新作都是在解構舊理論的基礎上出現的,同時又是新的建構。所以這十年的文學理論不是壹味的解構,不是壹味的聽外國人的,不是簡單的移植外國人的文學理論,而是批判。在借鑒的基礎上,他不僅對文學理論進行了改革,而且還試圖創新,有效地創造了壹些新的文學理論範疇。在商品經濟的大潮下,文學理論不斷被邊緣化,被人們忽視。但應該承認,文學理論是壹個成功的部門,真正的理論創新會留下自己的印記。自然沒必要高估自己的成績,但也沒理由低估自己。新理性精神的解構和建構是文學理論現代性的體現。
第四,文學理論——觀點形式
中外文學理論史表明,任何理論科學都是對文學活動實踐經驗的理性認識和邏輯總結。歷史也表明,迄今為止,任何關於文學的理論概括都沒有也不可能得到所有從事文學理論研究的專家的認同。時至今日,仍然沒有壹種理論形態,得到所有持相同文化思想立場的理論家的壹致認同。
文學理論
這壹事實的反復出現表明,文學活動的實踐同人類認識的其他對象壹樣,是無限廣泛而豐富的存在,人類認識文學的可能性、優勢和局限性在於,人們對文學的理論概括必須服從於歷史文化中人類理性思維功能所形成的壹般思維規律。通常的理論概括工作往往是將文學的經驗事實納入壹些理性框架。換句話說,在理論概括中,理論家用壹個先在的理性框架對文學活動的經驗事實進行“去粗取精,去偽存真”,在框架內尋求和建立清晰的認識。在文學理論的研究和建構中,理性框架的重要性遠遠大於文化和意識形態對文學理論的影響。
因為理性知識的先在框架是人類認知從具體感性經驗上升到理論知識的加工工具,是人類對具體事物認知的認知結構。當然,這種認知結構是人類在實踐、歷史、文化中形成的,而不是先於或超越人類本身。從人類整體來看,是。但就個體的具體存在而言,它是外在的、先在的。個體總是通過接受文化傳統來理解現實和文學,形成相對穩定的認知結構。
也就是說,任何形成的文學理論都有它的理論框架,都有它的理論預定、約定和假設。古今中外文學理論的豐碩成果,體現在它不是單壹框架的產物,而是從多種框架和觀點中觀察、分析、總結文學經驗事實的結果。
動詞 (verb的縮寫)文學理論-當代中國
西方是中國文化和文學理論的鏡像。只有在這個鏡像中,中國文論家才能知道自己走了哪壹步,進了哪壹步,學術成長走了哪壹步,當代中國文論研究還有哪些空白。當代文論發展的新趨勢,顯示了中國壹個世紀以來持續的“追新追後”的理論熱情,這種熱情持續了很長時間,特別是在二十世紀下半葉;清理這段學術史成為當代新學術思潮生長點的關鍵。
中國文學理論批評史。
中國當代文學中的漢學理論問題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各種文學理論近乎時態的湧入和中國接受語境的復雜性。壹般認為,文學理論包括作家、作品、讀者和社會文化四個要素:傳記批評、精神分析、原型批評等作家理論;作品如俄羅斯形式主義、新批評、結構主義等。讀者理論,如闡釋學、接受美學、讀者反應批評等。社會文化分析的新動向,比如司馬,女權,解構,都不能說太新。作為壹種思潮,後現代主義已經成為過去。後殖民主義將後現代主義的差異理論和話語權理論應用於國家間國際關系的文化權力模式研究,並有所創新。目前,文化研究被認為是比較新的,但實際上它們只是跨文化和跨學科的互動研究。然後有幾句話,其實和第三世界文學、第三世界身份有很大關系。所有這些內容都可以快速找到最新的信息,並與中國的具體實際相結合。在這裏,我想問壹些問題:最近二十年,這些西方新理論突然湧入中國。中國的知識分子接受和消化了什麽?什麽樣的東西跟我們的身體產生了* * *振動和* * *聲音,產生了新的東西?我們淘汰了什麽,拒絕了什麽,拒絕了什麽?
事實上,西方文化理論為中國提供了壹個方法論的平臺,足以讓中國學者在分析文本時感到方法落後,思想僵化,文字邊緣化。但是他們能不能把握住這些最新的話語,走向中心,不再死板,表現得非常靈活呢?完全追求新可能是壹種本體論的誤解,會使中國永遠趕不上西方,使中國在新世紀重蹈20世紀的壹系列覆轍。所以,中國的文論不可能完全借鑒西方,但不可能不觀察西方。只能以西方理論為方法論參考,在本體論上發掘中國本土資源。畢竟眼前的現實是,中國文化方法的研究基本上是和西方同步的。比如世紀初的俄國形式主義,在七八十年代進入中國的時候還很新,但今天女權主義和文化研究在國外剛出現壹兩年,在中國這裏已經被廣泛使用。既然基本同步,那麽追求創新就變得沒有意義了。這個時候,學術競爭不是靠數量取勝,也不是靠萬花筒的不斷轉動取勝。相反,這是壹場本質力量的學術競賽。中國必須走出趕超別人的心理,深刻總結自己的經驗,尋求差異。這種差異可能成為新世紀中國從“拿來主義”向“輸出主義”轉變的主角。
六、文學理論——文學滲透
文學理論家不得不面對這樣的現實,壹方面是文學的衰落,另壹方面是文學性的無處不在,這意味著文學性向社會意識形態各個領域的滲透。盡管大多數學者認為電視媒介主導的視覺影像文化的瘋狂擴張直接導致了文學的衰落或邊緣化,但學者們也註意到,電視這種主導性、綜合性的形式,依靠“文學性”已經能夠滲透到意識形態的各個領域。流行文化的通俗性和轟動性往往離不開文學性,各種流行時尚的品位和水平往往是靠文學性來提升的。仿真場景往往因為文學化的敘述和解釋而增加魅力和趣味性,反映藝術真實甚至現實生活。
中世紀文學理論範疇
文學性對理論的滲透尤為突出。許多社會科學理論本身因其理論洞見與文學表達的完美結合而倍增魅力,而這種文學表達不僅成為外在的裝飾,而且深入到理論思維和思想內涵中,成為顯示理論水平和理論活力的重要標誌。我們知道,現代理論的生命力在於簡潔、準確、直接,即極強的概括性。然而,枯燥、抽象的理論給現代社會高節奏生活的現代人帶來了巨大的負擔和壓力。因此,文學性成為理論的調味品和滋補品,成為壓抑理論的調節因子。西方學術界註意到了文學性對理論的這種滲透,卡勒揭示了壹個事實:文學性參與並主導了20世紀的理論運動:修辭裝飾了理論話語。他說:“事實上,文學取得了勝利:文學統治了學術領域,盡管這壹規則偽裝成了別的東西。”眾所周知,經濟學是“最難”的社會科學,但有西方學者在列舉了大量經濟學的文學事實後說:“經濟學家是不言而喻的語言表演者,她的表演可以由文學評論家肯尼斯?伯克的戲劇觀有待討論,還是哲學家奧斯汀和約翰?西爾尼的語言哲學”,“經濟科學家使用大量設備進行說服,就像壹個公共演說家”,“科學的最終產品——科學論文——是壹種表演”。從它來看,經濟學中的文學性其實是壹種感覺,恰恰印證了“意識形態的力量在於它的激情”和“意識形態最重要和最潛在的功能在於誘導情感”的結論。
文學性對理論的滲透,在中國傳統學術思想中早有充分體現。中國有著悠久的詩歌文化和詩歌學術。中國古代文論、史學理論和哲學中的詩性智慧是文學性滲透到學術理論中的典範。文學性與當時文論、史論、哲學的和諧關系,產生了文學、歷史、哲學、天文、地理等諸多理論,極富詩意,特色鮮明,含蓄深遠。長期以來,對中國學術理論的學術評價習慣於參照西方標準,因其文學性而對中國傳統學術理論所透露出的詩性智慧不屑壹顧,將西方學術理論的思辨性視為壹種高尚的理念。這種用思路清晰來框定“沒有思路的智慧”,無異於撓靴。中國的學術理論之所以隱藏著巨大的靈活性、模糊性和趣味性,是其文學性的滲透。看似零碎,不明顯,實則內涵豐富,機智委婉,優美典雅。它不明確地說出它想說的話,而總是使用比喻、暗示和隱喻。這裏面有東西,也不全是意思。這種獨特的回避概念的思維方式,無論是以中國傳統文化的標準來看是壹種優勢,還是以西方的標準來看是壹種缺陷,都形成了中國文化和中國的學術傳統,並構成了中國學術理論的文學表征。
耐人尋味的是,文學性對學術理論和思想的滲透已經成為主導全球化浪潮的現代西方學術理論的生成時尚。盡管壹些西方學者出於對各種形式革命運動的反感,面對歐洲中心主義或西方主義的叫囂,熱切期盼實行社會主義制度的國家“意識形態的終結”,但誰也沒想到,在西方人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經典和中國古代“無思想的智慧”的不經意過程中,他們信誓旦旦要啟蒙的中國傳統文化的“糟粕”又讓他們趨之若鶩。歷史上充滿了這樣的諷刺:壹個高度發達的文明或文化,在經過漫長的彎路後,必然得到最原始、最質樸、最正宗的養分滋養!雖然當代學術理論被文學性滋養的事實在某種程度上是當代大眾文化衍生的結果,但與依賴概念、充滿思辨、以西方話語表述的現代理論相比,被文學性滲透的當代學術理論應該更有吸引力、更深刻、更富有意識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