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是說的基礎。所以大壹開學,我經常給他們講故事,比如世界童話、寓言、成語故事,讓他們不僅能聽到精彩的情節,還能享受到精彩的語言。聽課文錄音,讓他們聽到流暢的語言和豐富的感情。引導他們認真收聽“紅領巾廣播電臺”、“雨衣石頭廣播電臺”的廣播,培養他們專心聽講、認真思考的習慣。在語文課上,常被當成故事課,吸引學生註意力,促進情緒波動。比如在《烏鴉與狐貍》的課上,我是這樣開頭的:“孩子們,老師今天又給妳們帶來了壹個非常有趣的故事:從前,森林裏有壹棵大樹,樹上住著壹只烏鴉,樹下的壹個洞裏住著壹只狐貍。雖然他們是鄰居,但他們並不那麽友好,因為狐貍經常欺騙烏鴉。曾經……”說著說著,學生的註意力被吸引了,說明我的故事刺激了學生的聽力,從而提高了他們的聽力。
第二,說話能力的培養
培養學生大膽發言的能力,註重思維能力的訓練,思維能力就會增強,內部發言水平也會相應提高,組織語言的能力也會提高。從學習普通話開始,我初步學會了用完整的句子回答,用圖片說簡單的事情,說壹段完整連貫的意思,重復指定的文字。學習禮貌用語和講故事。這些練習可以為作文打下堅實的基礎。每個單元的聽話訓練內容都是認真完整的。為了讓所有的學生都有機會通過考試,他們會用“金字塔”練習來通過考試。給每個學生發言的機會。學校讀書月舉辦的講故事比賽,要求每個學生準備壹個故事,先在班裏講,然後選出優秀的學生參加學生組織的講故事比賽,讓每個學生嘗試成功的喜悅。
第三,閱讀能力的培養
俗話說:“壹本書讀壹百遍,便知其意。”通過朗讀,語言中所包含的聲、意、情、速得以淋漓盡致地展現出來,具有強大的感染力,吸引讀者對其產生濃厚的興趣,並從中受到感染和熏陶。閱讀是寫作的基礎。通過閱讀和閱讀各種書籍,可以擴大學生的知識面,豐富學生的語言和詞匯。為此,我們班設立了壹個小圖書角。從壹年級開始,三年來班裏積累了大量的書籍,方便學生閱讀。書的類型很多,有奇幻、成語故事、童話、十萬個為什麽、名人故事、寓言故事等等。每學期都舉行詩歌朗誦比賽。課堂上經常以範文閱讀為指導,深度閱讀* * * *的歌曲,精讀精彩片段,逐步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現在,很多學生已經養成了看報紙和課外書的習慣。
第四,寫作能力的培養
聽是說的基礎,讀是寫的基礎。如果我們培養學生的聽力和口語能力,那麽他們的寫作能力將會大大提高。我經常讓他們參加各種活動。從高壹第二學期開始,我就要求學生寫日記。那時候學生識字不多,我允許他們用拼音代替,或者問別人。壹開始我也是允許他們想寫什麽就寫什麽,逐漸訓練他們寫壹件事,然後寫壹些有意義的東西,然後在寫作過程中告訴他們把想到的都寫出來,逐漸訓練他們把事情寫具體。到現在,學生已經初三了,還在堅持寫周日記。從二年級開始,我把語文課的看圖說話提高到看圖寫字。在說話的基礎上,我發揮了想象力,通過內心世界把看到的畫面表達出來。三年級除了完成各單元大綱的寫作要求外,還經常補充模仿課文段落,如按發展順序、時間順序、順序敘述、平行段落風格,補充想象性作文,如《如果我有壹朵七色花》、《如果我是老師》、《如果我長大了》等。,給學生想象空間,充分發揮想象力。寫作文前,我指導學生先開口,然後開始練習,讓學生有話可寫,提高寫作興趣。
五、修改能力的培養
學生自己批改作文就成功了壹半。修改作文被認為是老師的事,不利於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通過學生的自改和互改,取長補短,促進學生的相互理解和合作,從而提高寫作水平。每篇作文寫完後,鼓勵學生當“小老師”,先修改自己的作文,再批改學生的作文。學生可以前後互相批改,批改學生作文時很容易發現對方的錯誤,使作文更加流暢。
第六,評價學生的作文
評作文是對學生作文的再提高。根據不同程度進行評價,讓每個學生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悅。第壹,現場評價。投影學生的典型作品,或者比較成功的作品,供學生評價,學生發表各種意見,教師予以肯定。其次,是書面評價。作為老師,要認真分析每壹篇學生的作文,找出其中的閃光點和值得批改的地方,對基礎好的學生提出更高的要求。從不同的角度,按照不同的層次,按照進步的程度來評價學生的作文,讓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成功。再次,是口頭點評,對那些寫作能力差的同學進行個別輔導。讓這些學生感受到老師對他們的關心,讓他們更加自信地寫作,以更快的速度提高寫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