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根本上說,無論是風格還是精神,都應該回歸到人本身,從意義本源和精神歸屬這兩個最重要的維度進行歸納和演繹。從廣義上說,二者都沈澱在唐代的審美意識體系中,從而在壹個恰當的邏輯框架下映射出壹個相對系統而穩定的審美觀念、審美精神乃至審美理想。從表現形式上看,唐代的審美意識全部體現在相應的文學藝術的審美實踐、理論和相關作品中,也蘊含在傳統的哲學、倫理、政治和詩意人生中。從審美文化的誕生意義這壹重要維度來看,可以說它形象地對應了中國美學的本質內涵,在內容上註重生命價值關系的優良傳統,在形式上倡導壹種非簡單客觀的審美體驗模式。圍繞審美意識研究唐代審美文化或審美,正是基於中國文化的關系起源、人生價值本質等自然土壤,也是對如何研究中國傳統審美文化的壹種新思考。
第壹,詩意的時代
縱觀歷史,唐朝無疑是壹個充滿詩韻的時代,這在很大程度上甚至超過了以往任何壹個時代。這不僅是因為唐詩被列為中國詩歌史上不可企及的高峰,也是因為唐代的審美文化在當時特定的詩歌精神指引下,形成了承前啟後的繁榮格局。為什麽會產生這種詩意的精神?這充分體現在唐人對傳統文化的發展性繼承和藝術創造的廣度和深度上。他們不僅以儒、道、佛三家主流學派的思想為哲學(美學)基礎,開始創造性的闡釋,而且凝聚了各種系統的、卓越的美學理論。即使在相對衰落的晚唐,《二十四詩品》所概括的詩歌審美評價等典型概念也幾乎成為。從微觀上講,唐代的詩詞歌賦已經不能簡單地定義為壹種純粹的藝術形式或表現媒介,而是承載所謂詩性精神的絕佳場域;從宏觀上講,唐代的各種文藝活動及其相關理論,也演變成了壹種特別能凸顯本源意義的詩歌創作方法。這種以詩性創作指導文藝創作的美學思想,旨在呈現壹個充滿商業、像風箏壹樣飛翔的生活世界。這種詩性與唐代這壹特定歷史時期的人直接相關,表現出生命開始以來的鮮活存在。唐代審美文化之所以具有這種生命本源的價值,是因為僅僅通過縱向的時間概念是不能完全分析的,更重要的是要從人突破世界的意義上來考慮。存在主義哲學家雅斯貝爾斯對“起源”做了壹個陳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