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廣西壯族三月三主題隨筆

廣西壯族三月三主題隨筆

廣西壯族三月三主題散文五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每個人都寫過散文,各種各樣的散文妳壹定很熟悉。借助散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和信息。那麽問題來了,我應該如何寫出壹篇優秀的作文?以下是我整理的五篇廣西壯族三月三主題散文,僅供參考,希望對妳有所幫助。

廣西壯族三月三主題隨筆5 1三月三是她景寧人的傳統節日。今年三月三的主題是“浪漫奢香,詩畫靜寧”。有很多熱鬧的節目,包括壹個“詩畫佘山”圖片展。有廣場文藝表演、畬族服飾表演;有畬族婚禮表演;還有木偶戲等民間藝術表演。

雖然這幾天天氣壹直下著傾盆大雨,時不時還冷,但依然阻擋不了人們參與和觀看的熱情。

周六上午,我和爸爸去看了“詩畫佘山”圖片展。右手邊是畬族鄉景照片和畬族婚紗照。每張照片都是那麽的美麗和神奇。靜寧真是華東的香格裏拉。左手邊是移民搬遷照片和潭坑庫區風景照片。移民滿臉笑容,庫區風景優美。我想他們搬到壹個新的地方會很開心的,以後庫區的風景會更美。

今天中午,在靜寧賓館旁邊,我看到壹些穿著畬族服裝的阿姨用杉木樹枝擋住他們的路。壹打聽才知道,今天她的婚禮表演就在這條街上舉行。婚禮表演的內容是這樣的:新娘的公婆要求新郎唱民歌,唱不了就要罰款。過了壹會兒,就聽到建行方向傳來敲鑼打鼓的聲音。啊!婚禮隊伍真的來了。多麽壯觀的場面啊!隊伍前面是壹頭披著紅綢的大牛,後面是鑼鼓隊,最後是紅轎子。我數了壹下,有12對新郎新娘。爸爸問旅行社的經理,這些新娘新郎都是“貨真價實”的,不是裝出來表演的。除了壹對夫婦是本地的新郎新娘,其他人都是從杭州等地趕來參加這場難忘的婚禮。他們多幸福啊!

廣西壯族三月三主題小品5 2農歷三月初三,春風暖陽高照,古蒂鄉人潮湧動,聚集在獅子山白水寺上,遊覽春光明媚,瞻仰劉秀金像;在山野放松,在寺廟裏祈禱和平。

那壹天,四面八方的遊客如百川歸海,堤巷熙熙攘攘的街道更顯喜慶。滿大街都是迎風飄揚的橫幅,兩旁擺放著精美的商品;熱歌吸引遊客,熱舞促進展覽。街上交通繁忙,人來人往。行人摩肩接踵,遊客絡繹不絕;老人壹臉祥和,孩子們滿心歡喜,年輕人酷炫瀟灑,姑娘們衣著時尚。繁華燦爛,平日難得。

古蒂鄉吳店鎮物產豐富,人傑地靈,交通便利,民風淳樸。回眸往昔,蜻蜓點水孕育氤氳大氣,光武中興書寫輝煌篇章。放眼當下,漢石高速橫貫全境,明星鄉鎮開始露出美麗面孔;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如火如荼,小康和諧社會初具雛形。政通人和,人民幸福又顯歡樂。3月3日是壹個舒展、自由、快樂、和平的日子。

白水湖碧波蕩漾,獅子山處處綠。嫩綠的枝條和新葉在招手,古色古香的建築依舊。白水寺前九龍環山,劉秀殿後千樹競春。遠遠望去,山寺桃花盛開,洛陽牡丹花開。遊樂場不亞於迪士尼樂園,文化舞臺不亞於梨園。山上到處都是人群,路上充滿了歌聲和笑聲。鼓樂震撼著山野的鳥獸,人們在農舍裏歡聲笑語。白水碑廊像壹首悠長的古韻奏響了從古到今的詩詞真意,殷梨花園像壹朵從冬到春的淡淡花香。相機閃光留下難忘瞬間,數碼攝影鐫刻美好回憶。登亭俯瞰堤巷高樓,圍坐亭看今日白水新貌。劉秀金講述了壹個千年激蕩的故事,地鄉人民在這壹生中展開了繁榮旅遊的壹頁。感受迎接盛世的時光,唱出人生多添金。去山裏旅行是多麽無憂無慮啊!看人多舒服啊!呼喚四面八方的遊客,帶上親朋好友,明年三月三再相聚,古蒂鄉和白水寺張開雙臂歡迎妳!

三月三是三月的盛會,是皇帝故鄉的金泉,是百姓的節日,是人間天堂!

廣西壯族三月三主題小品5 3壯族傳統節日“三月三歌會”,又稱三月歌會。廣西素有“歌海”之稱,壯族每年都有定期的民歌聚會,尤其是農歷三月初三。

這壹天,家家戶戶都會做五顏六色的糯米飯,染紅雞蛋,慶祝節日,有些節日會持續兩三天。當地歌會有具體的會場。壹般是坡地。有些人用竹子和布料建造了壹個歌廳來接待來自其他村莊的歌手。參與者以未婚青年男女為主,老人小孩只是來玩玩的。歌圩周邊,商販雲集!數以千計的男女老少從方圓數十裏外趕來參加規模更大的歌會,人山人海,歌聲此起彼伏,熱鬧非凡。

著名的歌會有巴馬的潘陽河、都安的綿山、田陽的喬葉、田東的楊彥、宜山的夏劍和柳州的玉峰山。人們去歌會是為了比賽和欣賞歌曲;青年男女唱歌,如果彼此相愛,就會互贈信物作為愛情的信物。此外,還有拋繡球、摸雞蛋、表演壯劇等娛樂活動。拋繡球也可以很精致!繡球是圓形的,有花鳥,木棉、豆類、水稻等農作物裝在裏面。四角有彩色布帶,用於抱摔。男女分成人數相等的兩對。男女分開壹定距離,每邊壹人,即領隊,中間插壹根高桿,作為投球的高度標準。

拋球時,女團長先手持繡球,唱壹首民歌後,將球拋出。如果男方能接住,男方贏,否則女方贏。誰贏了就把對方踢出去,然後勝者發球。每次發球都要先唱民謠,以此類推,直到壹方“全軍覆沒”。

這時候贏的壹方追負的壹方,搶對方的頭巾和手帕,互相追逐取樂。如果壹個女生看上了壹個男青年,就故意扔繡球,男的拿走繡球。如果有愛,她會把它作為禮物。

歌會不僅是民族文化的盛會,也是民族經濟交流的盛會。為弘揚民族文化,自治區人民政府組織了1984“三月三”歌會。廣西各地的歌手雲集南寧,各兄弟民族、港澳同胞和全國各地的外國友人也慕名前來觀光。1985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將“三月三”定為文化藝術節。

廣西壯族三月三主題隨筆,5篇,4個充滿奇景異彩的壯族節日,大多以村落或家庭為中心。說到傳播最廣,規模跨州縣,能影響到所有人的節日,那就是三月三的歌市。

壯族人的歌舞能力舉世聞名。他們用歌來訴說事情,抒發感情,宣泄情緒。自古以來就有唱友、唱歌選才、唱歌抒情、唱歌選夫等習俗,並逐漸形成了以歌為主的節日活動“歌會”。

農歷三月初三,壯鄉到處都是歌聲的海洋。身著盛裝的人們湧向“宋市場”。他們拿著節前準備好的五色糯米飯和雞蛋,先去拜歌手劉三姐的偶像,求她給自己壹個才藝。在壯族人的心目中,劉三姐是美麗與愛情、智慧與才華的化身。據說“宋市場”是為了紀念劉三姐而設立的。

人們向劉姐致敬後,爭相與她合唱,歌聲此起彼伏。豪傑式的對仗最有意思。對付兩方,無論是壹對壹還是組對組,歌詞往往都是脫口而出,即興發揮,以求擊敗對方取勝。當然也有很多幽默的話讓觀眾爆笑。

節日期間,不僅有歡歌笑語,還有搶花炮、雜技、龍鳳舞、壯劇等各種娛樂活動。最後是碩果累累,卻造就了美好的婚姻。

事實上,壯族青年男女把3月3日視為他們的“情人節”。誰不想抓住這個壹年壹度的最佳交流機會,找到合適的人呢?這時,愛情與擇偶的二重奏在歌市的壹個角落裏展開了。通常先由小夥子唱壹首“巡歌”,觀察有特色的對手。遇到對的人,就唱見面歌,邀請歌。如果女方感興趣,就用壹首歌來回應,當她對對方有壹顆仰慕之心時,就唱壹首情歌。如果姑娘覺得小夥子的才華和才華令人滿意,她會悄悄把自己精心繡的繡球送給合適的人。

繡球是由12片花瓣組成的球,每片花瓣代表壹個月,是壯族人民親情的象征。在壹些采訪中,宋市場上會搭起彩色的棚子,讓青年男女互相拋繡球。場面既歡樂又深情,真是令人動容。盛大的歌會通常需要幾天時間來舉辦。近年來,宋莊藝術節發展成為“廣西國際民歌藝術節”,匯聚了全國乃至世界各地的民間專家。活動自然更加豐富多彩。

我的家鄉在廣西壯族自治區,壹個少數民族聚集的地方。這裏的習俗很多,我要介紹的是“三月三葛衛節”。在中國,“三月三”是漢族和許多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根據傳說,三月三日是皇帝的生日。中國自古就有“二月二,龍擡頭;三月三日,我出生在軒轅。魏晉以後,上巳節改為三月三日,為後世所沿襲,從而成為漢族人在水邊飲酒、郊外春遊的節日。但現在,每個國家的3月3日都以不同的形式出現。相傳,壯族三月三日是紀念壯族歌女劉三姐的節日,故又稱歌仙節。

眾所周知,民歌是壯族的特色。壯族每年都有幾次固定的民歌集會,如正月十五、三月三、四月八、八月十五,其中三月三最為盛大。這壹天,家家戶戶都會煮五顏六色的糯米飯,給彩蛋上色,慶祝節日。歌會壹般壹次持續兩三天,設在離村子不遠的壹塊空地上。竹子和布被用來建造壹個歌棚來接待來自其他村莊的歌手。二重唱主要由未婚青年男女組成,但老人和孩子都來觀看和娛樂。小的歌圩壹兩千人,大的上萬人。搭起歌棚,舉辦歌會,青年男女唱歌、摸蛋、拋繡球、談情說愛。壯族人掃墓多在三月三,壹般在三月三蒸五色糯米飯。

壯族山歌簡稱“壯歌”,又稱“壯族山歌”,泛指壯族人用壯語演唱的民歌。壯歌可以追溯到壯族原始社會狩獵的吶喊。《吶喊》雖然不是歌,但無疑孕育了壯族民歌的種子。壯歌的真正意義應該從壯族原始社會的生產勞動和祭祀活動開始,從現在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就可以看出來。廣西壯族的古歌趕集、繡球流傳至今。壯族以“好歌”著稱,壯鄉以“歌海”著稱。壯族人善於用民歌表達生活,表達思想感情。壯族民歌歷史悠久。壯族人從盤古開天辟地就開始唱歌了。幾乎每個人都能唱得很好,已經接近“用歌說話”的地步。

在歌圩節上拋繡球主要是為了娛樂,也是作為愛的信物。女生看上壹個小夥子,就把繡球扔給他。但壯族人玩繡球、拋繡球取樂,在過去的壹兩百年裏,並不是壹件事。南宋朱馥的《Xi滿叢小》描述了宋市拋繡球的活動:“當地連續幾天的民俗節上,野外男女分作兩友,各帶五顏六色的新豆和小米,並稱費倫。”周去非在《答嶺外之輩》中也說:“是三月初三,男女聚在壹起,各居壹列,用五色紮壹個球,隨歌拋之,謂之飛綸。男女成功,則女成婚,男成婚。”所謂會飛的尼龍,就是今天的繡球。

南宋周曲飛《答嶺外之輩》中,壯族人“和唱,滿含悲涼...都是壹時沖動寫了自己的故事,拒絕攻擊,中間還有人。”宋代《太平宇宙》中也有記載:“壯士熟於谷,擇日祭神,男女會作歌於盛會。”這說明當時的歌圩是相當繁榮的。據1934整理的《廣西郡縣調查》,當時廣西的郡縣多達26個,幾乎遍布廣西各地。

如今在我們家,雖然不會以唱山歌的形式來慶祝節日,但還是會煮五色糯米飯,染彩蛋等等。這樣壹個具有民族特色的活動,會是壹個永恒的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