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古詩音韻美賞析

古詩音韻美賞析

事實上,有許多人正在理性地對“音韻之美”進行系統的研究。他們通常被稱為“格律派”,最關心格律的宋詞作家和學者都是盛世。女詞人李清照在《論詞》中說:“蓋詩分平方,而詞分五音、五音、六律、清濁。”南宋末年,張炎在其專著《詞源》中記載了壹個相關的故事:他的父親是壹位音樂家,有壹次他根據瑞和仙的曲調填詞時,發現《粉蝶》中的“撲”字“稍不協調”,改為“守”字,唱得舒服和諧。張炎總結道:“蓋五陰有唇、齒、喉、鼻,故分輕濁和重濁。”

在唐宋時期的人們看來,詩歌的“音韻美”其實來源於音樂之美,而漢字的四聲和句子的抑揚頓挫只是配合了歌曲的旋律。南宋大詩人、大音樂家姜夔曾經對《滿江紅》的詞牌進行了改革,用平仄代替了正韻,更加和諧。對他來說,詞的格律要求只是讓唱腔更加流暢,與“美”的判斷無關。“美”屬於音樂。比如姜夔在《荒涼冒犯者》裏說用啞栗子彈這首歌“聲韻極美”,在《暗香瘦影》裏說新歌“音節和諧”,完全沒有提到“上入”等任何字面因素。

都說中國詩歌格律意識的起源與古代音樂密不可分。從南朝的庾信、沈約開始,初唐的沈全祺、宋高舉“格律詩”的大旗,針對的是樂府詩不講究韻律的缺陷:既然文人寫的文稿往往讓樂師無所適從,不如直接指定韻腳。聲譜失傳後,古詩詞失去了原本的音樂意義,格律幾乎變得貧乏精致。早在宋詞興起的時候,人們就已經把狹義的“詩”和有旋律的歌詞區分開來。

然而,千百年來,詩人和學者從未放棄從“音韻之美”的角度探索古典詩歌的意義。他們反而把格律發展成了壹門重要的知識,形成了獨立的存在價值。例如,中山大學的邱教授曾經評論過《吊鬼樓》中的壹個故事:柳永《醉蓬萊》壹句中的“迷”字,讓看起來很不高興,皇帝覺得改成“成”更合適。但從格律的角度來說,如果把中古漢語中這句話的每個字的發音部位都列出來,就會發現“範”比“成”更和諧。

格律學者的解讀很精彩,但遺憾的是,找到了古典詩歌創作的音韻規律,並不意味著感受到了美。古代作品中能以音樂美解釋格律必要性的,只剩下《白石道人歌》中的幾首調性歌曲、鋼琴曲和頌歌。退壹步說,即使只考慮背誦的需要,當代漢語的發音也未必能再現古詩的原聲特征。在學生背誦古詩的聲音中,我聽到了把“音韻美”從壹個學術概念變成藝術體驗的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