趵突泉公園位於濟南市中心,趵突泉南路與濼源街中間,南臨千佛山,東臨泉城廣場,北臨大明湖,面積158畝。趵突泉公園是以泉水為主要特色的特色園林。
趵突泉位列濟南“七十二名泉”之首,號稱“天下第壹泉”。趵突泉公園位於濟南羅源堂前,趵突泉是古代文獻中濟南第壹名泉。據最近專家考證,趵突泉有文字記載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中國的商代,距今已有3543年之久。趵突泉是古代水的源頭,古稱“趵突泉”,宋代曾鞏將其命名為“趵突泉”。還有“門檻泉”、“鄂營水”、“溫泉”、“瀑布流水”、“三江之水”等名稱。所謂“趵突泉”,意為跳躍、奔湧,體現了趵突泉第三洞generate的特點,噴湧不息。北李瑋道源《水經註》記趵突泉,曰“泉轟轟烈烈,水如車輪奔湧。”。《黎城縣誌>:書中對突泉的描寫最為詳細:“平泉沸騰,三窟突起,雪浪數尺,聲如雷鳴,冬夏同。”趵突泉水從地下石灰巖洞湧出,最大湧水量達24萬方/天。三洞並發,浪花四濺,聲如雷鳴,露出的海拔可達26.49米。“趵突飛”是明清時期濟南八景之首。泉水常年恒溫18攝氏度。對,嚴冬的時候,水汽裊裊,像壹層薄薄的煙。壹邊是泉池幽深,波光粼粼,壹邊是亭臺樓閣,畫工雕琢,構成了壹個奇妙的人間仙境。趵突泉水質清澈透明,味道甘甜,是理想的飲用水。相傳乾隆皇帝下江南,離京時取了北京玉泉水。他在濟南品嘗了趵突泉水後,立即將其改為趵突泉水,並將趵突泉命名為“天下第壹泉”。泉在方池,北對羅源堂,西臨觀瀾閣,東臨仙鶴橋,南有長廊,景色極佳。泉池中養著金魚,最大的壹條有三尺多長。泉的東側,鶴橋對面有望和亭茶樓,為遊客提供用趵突泉水沖泡的香茗。
趵突泉周邊名勝古跡數不勝數,特別是羅源堂、鵝瀛寺、望和亭、觀瀾亭、尚誌堂、李清照紀念館、滄源、白雪樓、萬竹園、李苦禪紀念館、王雪濤紀念館等。歷代文化名人,如、蘇軾、元好問、趙孟頫、張、、王士禛、蒲松齡、何、郭沫若等,都為趵突泉及其周圍的名勝古跡題詩,加深了趵突泉的文化底蘊,使之成為中國著名的旅遊勝地。
周圍的路虎攬勝
觀瀾閣
趵突泉西側。原為北宋熙寧年間歷史學家劉釗(官至程思)院內建築,名為“檻泉閣”。順五年(1641)明天,魏、吳兩位欽差大臣前來助陣,在泉邊建起壹座亭子(又稱巡撫胡茂宗樓),取名“觀瀾”,取“有本事看水,就要看其波瀾”之意。亭子原為四面長亭,半封閉式,造型典雅,為歷代文人所稱道。蘇轍,宋代大文學家,曾在西寧任張秘書六年(1073),吟詠過濟南許多名勝古跡,其中《檻亭記》壹詩至今仍有名氣。
全健館與孔吳忠雲教授
[宋]蘇轍
連山帶郭離平川,伏澗暗流發泉。秋高氣爽,月光明媚。
誰家鵝鴨過浪,牛羊黃昏飲。因為自己的齷齪而無法清凈,但每次到了還是很孤獨。
(欒城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