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Namura的主要經歷

Namura的主要經歷

納穆拉

中文名:納穆拉

國籍:中國。

民族:鄂溫克族。

出生地:內蒙古

職業:大提琴手

畢業院校:中央音樂學院

代表作:心上的柔板。

簡歷

中央音樂學院大提琴副教授、研究生導師。

中央音樂學院附中大提琴教研室主任。

加拿大皇家山音樂學院大提琴藝術家客座教授。

北京輔仁音樂學院特聘大提琴教授,並設有大提琴專家工作室。

中國音樂家協會大提琴學會常務理事兼秘書長。那木拉是鄂溫克族,出生在內蒙古壹個音樂世家。父親是內蒙古著名的大提琴演奏家、馬頭琴演奏家,也是內蒙古交響樂團成立以來的元老級、國家級演員。他為電影《草原英雄的小姐妹》錄制了馬頭琴的獨唱。我媽媽是內蒙古藝術學院的舞蹈老師。佟福叔是內蒙古最具代表性、最著名的作曲家。他寫過《敖包相會》、《草原晨歌》等膾炙人口的作品。受到良好家庭環境的影響,她從小就表現出音樂天賦。九歲考入中央音樂學院附中學習大提琴,師從我國著名大提琴教育家、大提琴教授宋濤。1988年免試考上大學,第壹屆全國各級大提琴比賽少年組第二名。同年,他參加了大提琴百人團和馬友友先生的《對花》演出,並在大學四年期間擔任中國青年交響樂團大提琴首席。

1992畢業後留校任教,同年獲“高等學校優秀畢業生”稱號。他作為當年中央音樂學院唯壹的學生代表受到了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並錄制了同年中國少年兒童藝術出版社發行的《大提琴與鋼琴卡帶》。

1993參加日本大阪舉辦的首屆國際弦樂四重奏比賽。

65438-0994年考入“亞洲青年交響樂團”任首席大提琴,並赴日本、臺灣省、香港等地巡回演出。

65438-0995年獲首屆全國室內樂弦樂四重奏比賽壹等獎,中國作品優秀演奏獎。同年任中央音樂學院附中大提琴教研室主任,受中國音樂家協會組織。隨中國藝術家代表團赴菲律賓舉辦中菲建交20周年專場音樂會,並參加在法國裏昂舉行的Musicad國際音樂節演出。

1996受美國MidAmercian弦樂音樂節邀請,作為壹名來自中國的藝術家在美國舉辦講座和專場音樂會。

還錄制了文化部主辦的春節文藝晚會節目《弦樂四重奏》,並於同年在北京音樂廳舉辦了《心弦上的柔板》個人演唱會。

1997起,應加拿大皇家山音樂學院邀請,以客座教授身份赴加拿大講學、演出。曾在加拿大卡爾加裏皇家山地音樂學院舉辦過四場獨奏音樂會,其中壹場是與中國著名鋼琴教育家、演奏家周廣仁先生和加拿大溫尼伯交響樂團首席小提琴手關霍比格女士合作演出的。

65438-0999年通過全國研究生入學考試,開始在中央音樂學院攻讀大提琴專業碩士學位,獲得碩士學位和碩士學位。

2003年後,應著名小提琴家呂思清的邀請,以首席大提琴家的身份參加了“世界名琴音樂會”,共同演奏了維瓦爾第的作品《四季》。

2005年,他去中南海為國家領導人表演。

2007年在北京中山音樂廳與世界著名大提琴家大衛會面。格林加斯和田伯年同臺表演了波普爾的《安魂曲》和《天鵝》。

2008年在北京國家大劇院、上海東方藝術中心、深圳大劇院再次與大提琴大師格林加斯先生合作。表演法國作品和中國作品。2008年,作為藝術總監,在中國組織並舉辦大提琴新作音樂會。他也表演過獨奏和合奏。同年應加拿大溫哥華音樂藝術學校邀請,舉辦個人公開課。

2009年,應美國第二屆國際大提琴藝術節邀請,作為中國大提琴家唯壹代表,成功舉辦個人公開課和講座,並接受中央電視臺音樂頻道音樂咨詢欄目采訪和播出。同年,在北京現代音樂節上組織舉辦了中國當代大提琴作品專場音樂會。自1992以來,在國內外各大城市舉辦和演出了近百場獨奏和合奏音樂會。

2004年擔任首屆“愛琴海杯”大提琴大賽組委會副秘書長兼評委。

2005年擔任第五屆全國青少年大提琴比賽評委。

2006年擔任第二屆全國“愛琴海杯”大提琴比賽執行委員和評委。2006年擔任加拿大音樂之橋國際青少年協奏曲比賽評委。

2007年擔任大連舉辦的國際弦樂夏令營協奏曲比賽評委、特邀嘉賓、專家。

2008年擔任第六屆全國VC杯職業青年大提琴大賽評委。

2009年,他擔任第六屆CarolsPreto國際大提琴比賽的評委。

Namura的學生在國內外重大比賽中多次獲獎:

1997年,學生張南獲得第三屆全國少年大提琴比賽少年組第二名,學生國盈獲得少年組第三名(國盈現為德累斯頓歌劇院大提琴手)。

1999年,學生田柏年獲得中央音樂學院少年大提琴比賽第二名。

2001,學生郭聲誌獲第四屆全國青年大提琴比賽青年組第二名(郭聲誌現任德國波恩交響樂團大提琴副指揮,2002年出國留學)。

2002年,學生田伯年在第四屆柴可夫斯基國際青年大提琴比賽中獲得第壹枚金牌(該獎項填補了中國大提琴家在該國際比賽中獲得金牌的空白)。

2003年,學生獲第五屆全國青年大提琴比賽青年組第三名(現任中國愛樂樂團副總大提琴手),學生獲青年組第五名,學生李獲青年組第三名。

2003年,學生畢曉逸獲得加拿大音樂橋國際青少年室內樂比賽壹等獎。

2004年,學生劉蔓獲第十二屆勃拉姆斯弦樂大賽大提琴專業組第四名(劉漫現為中國音樂學院大提琴教師)。同年,學生邢薩依獲首屆全國“愛琴海杯”青少年大提琴比賽A組壹等獎,學生羅獲B組壹等獎,學生獲成人組壹等獎。

2006年,學生田柏年在第四屆達維多夫國際大提琴比賽中獲得金獎第壹名和特別藝術成就獎(本次比賽第二名空缺)。

2008年,在第六屆全國VC杯職業青年賽中,學生梁肖獲得青年組壹等獎和中國作品優秀表演獎,王崇武獲得第二名。趙獲得第五名,獲得合奏組第三名,付英娟獲得少年組第六名。* * *十壹名學生獲得十二個獎項。學生在這次比賽中獲獎最多的十位老師。

成就

她的簡介曾在《音樂周刊》、《北京青年報》、《光明日報》、《北京晚報》、《小小演奏家》、《北京青年周刊》、《ChinaDaliy》、《中外婦女文摘》、《內蒙古婦女文摘》、《樂器》等報刊雜誌發表。CCTV-2節目外國英語頻道對她進行了專訪,並制作了音樂專題片,北京“婦女撐起半邊天”欄目播出了對她的專訪。她還與著名表演藝術家孫道林、喬震、丁建華合作,在北京音樂廳的“世界詩歌朗誦會”上演奏了《致凱恩》等著名作品。受邀擔任中國教育電視臺《音樂欄目》節目特邀嘉賓,主持並講解音樂鑒賞節目。

應國際藝術園藝術沙龍的邀請,就大提琴的音準、學生的賽前準備、如何解決練琴中遇到的技術難點等問題進行了專題講座。他寫了壹篇關於亨德米特的大提琴協奏曲1940的論文。2003年作為編委,編著出版了《中央音樂學院校外大提琴考級教程》第壹、二冊。2008年,三首大提琴作品的總譜由人民音樂出版社編輯出版。2009年,應《小演奏家》雜誌邀請,擔任編委,開始每期發表大提琴教學系列教學文章。自2009年7月以來,他壹直是中央電視臺音樂頻道每周壹次的大提琴教學節目《大提琴教室》的主講嘉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