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及作品簡介
龔自珍(1792-1841),又名龔佐,生於Se,名定安,浙江仁和(今浙江杭州)人。他是中國近代傑出的啟蒙思想家、學者、文學家和愛國者。
中心思想和寫作特點
全詩表達了他辭官打官司離開北京時的復雜心情,表現了詩人不畏挫折、不甘沈淪,時刻想報效國家的堅強性格和獻身精神。全詩以物移情,形象貼切,構思巧妙,寓意深刻。
對比翻譯和註釋
日斜(xiá),鞭指天涯。
滿心的悲傷,對著天,我往西抽了鞭子往東抽,然後辭職去了天涯。【浩浩蕩蕩:無邊無際,這裏是無盡的悲傷。悲傷:離別的悲傷。日:太陽。鞭子:詩人的鞭子。]
[點評]用“天歪”和“世界末日”來襯托悲傷,可見詩人辭職的痛苦。
我辭職回家,就像從枝頭落下的花,但這不是壹件無情的事,化作春天的泥土,還能起到哺育下壹代的作用。
落花決非無情,化作春泥願培育更多新花。【落紅:落花。這些花大多是紅色的。所以落花也叫落紅。這兩句話是用來形容他雖然辭職了,但還是會關心國家的命運。]
這首詩的第三和第四句表達了詩人的願望或抱負,即使他辭去職務退休,也要投入他的全部生命精力甚至生命。這兩首詩蘊含著“落紅”看似無用,但從另壹個角度看,卻能化泥為花,仍有價值和作用的哲理。它包含著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有用”和“無用”不是絕對的,而是相對的。
[點評]生動貼切地表現了作者的報國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