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斷山寺後禪》中的兩句話為何被譽為千古名句對聯?

《斷山寺後禪》中的兩句話為何被譽為千古名句對聯?

1,好句子欣賞

“深”字形容禪房的優雅與寧靜。這不是壹個僻靜的地方嗎?抓住了禪房深沈典雅的特點,把自己的淡然情懷寫在了心裏。

“我的道路蜿蜒曲折,穿過壹個遮蔽的山谷,樹枝和鮮花,到壹個佛教靜修處”指出了標題中的“後殿”壹詞,描述了通往後殿的蜿蜒小路和後殿安靜迷人的風景。僧房深藏於花木之中,香氣濃郁。宋·歐陽修曾感慨地稱贊它:“我常常喜歡背誦常建的詩:‘竹徑通幽,枝繁葉茂,入禪’。”所以,長期模仿它的字是做不成對聯的,但懂得創意的人很難起作用。“這幅對聯的妙處不僅體現在對景物描寫的準確生動,還體現在深刻的思想內涵。佛教主張眼、耳、鼻、舌、身、心清凈,無欲無求,禁欲主義。而佛寺花木蔥郁,清香撲鼻,含蓄曲折地表現了僧人對美的熱烈向往和執著追求。“曲徑通幽”的美學思想在中國古典園林中應用廣泛。

2.原文

破山寺後的佛教靜修處

昌建

在純凈的早晨,在古老的寺廟附近,早期的陽光指向樹梢。壹個僻靜的地方,有竹徑,樹枝和鮮花,到壹個佛教靜修。

在這裏,鳥兒在山光中存活,人的心靈在池塘中感受寧靜。這裏壹切都是寂靜的,但時鐘的其余部分也是寂靜的。

3.翻譯

早上漫步到這座古寺,初升的太陽照在叢林上。

竹林中的曲徑通幽,僧人的房屋掩映在花木之中。

山光的明亮使鳥兒快樂,池水空清,沙灘被照亮,使人的俗念消失。

此時所有的天籟之音都沈寂了,只有鐘清的聲音在空中回蕩。

4.作者簡介

唐代詩人常建。開元(唐玄宗年號,公元713-742)是個秀才,與王昌齡並列。他曾經是徐壹偉。仕途失意,隱居鄂州(今湖北)武昌。他的詩多為五言,常以山川寺廟為題材。還有壹些邊塞詩。還有就是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