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割麥詩

割麥詩

被編入人教版九年級語文課本第壹冊的《關外》,是白居易在周至縣任縣令時寫的壹首詩。作品批判了造成人民貧困的重稅,他對自己吃飽喝足什麽都不做深感愧疚,表現了壹個有良知的封建官員的人道主義精神。縣尉負責郡內的抓賊和收稅。是因為白居易主管此事;因此,他最了解勞動人民在這方面所遭受的災難。割草:收割。

全詩分為四層,第壹層是四句話,說明時間及其環境氛圍。“農民當月閑的少,人五月忙壹倍”,人五月忙壹倍就會發生下面的事情。這兩句話總是牽壹發而動全身,開頭就流露出作者對勞動人民的同情;“夜裏南風起,麥子披黃。”壹派豐收景象,大圖賞心悅目。但誰能想到這豐收景象下農民的心酸?

第二層八句,通過壹個個具體的家庭來展現這種“忙碌”的麥收場景。婆婆和媳婦提著米筐,小孫子提著水壺。他們打算給在地裏幹活的人送飯。男人在黎明前去田野;女人起床後,先忙家務,再做飯;小孫子在奶奶媽媽送飯的時候,跟著奶奶媽媽去地裏了。晚飯後他們將和男人們壹起工作。妳覺得這家人忙嗎?“夏天腳蒸土氣,燒背天光。不知道有多熱,可惜夏天長。”這四句話正面描述了麥收。他們的臉朝著地球,背朝著藍天。底如籠蒸,頂如火烤。然而,他們用盡全力揮舞鐮刀,壹路向前砍去。看來他們已經完全忘記了炎熱,因為這是“虎口奪食”,時間必須抓緊!媳婦:媳婦和婆婆。在古代,媳婦叫婆婆阿姨,公公叫叔叔。蓮花:挑肩;食物裝在籃子裏,這裏指的是米籃。壺漿:壺裏裝的是水,這裏指的是水壺。田:在工作的人是送餐的。丁壯:成年男性勞動力。烘烤。珍惜:珍惜。舍不得浪費。天氣那麽熱,日子那麽長,但人們努力工作,又怕浪費壹點時間,可見人們是多麽珍惜即將到手的小麥。“可憐”這個詞在這裏用得很好,是壹種違背人性的寫法,以突出此時此地人們的情感強度。白居易的《炭人》中有這樣壹句話“窮身衣簡,心憂炭,願字用在這裏和惜字如金壹樣。

在三個故事和八句話中,鏡頭轉向壹個貧窮的女人,她被稅收毀了。目前她只能靠收麥穗維持生計,比全家忙著收割小麥的人低了壹個層次。看她的形象:左手抱著壹個孩子,懷裏掛著壹個破竹籃,右手拿著掉落的麥穗。多累啊,收獲又少啊!但是我們能做什麽呢?現在該收麥子了,還有麥穗要摘。如果妳想改變,妳必須沿街乞討。去年和前年,她家也是有地要種,有邁克爾要收的家庭。只是後來稅務走投無路,家庭財產和土地被變更,才導致了今天這個局面。我們可以想象,現在忙著收割的人,明年可能會像她壹樣,沒有土地可以種植,只能靠收麥穗為生。賓:給妳。田家:這是指壹個農民的財產。輸:付出。

第四層,六句,詩人對大豐收下如此慘烈的壹幕感到愧疚和慚愧。事情:從事。隋巖:年底的時候。

作品的標題是《看麥收》,但畫面上實際出現的是麥收機旁邊的壹個摘麥機,而作者的關註點恰恰更集中在後者。目前,他們有著不同程度的貧富苦樂,但命運息息相關。今天悲傷而貧窮的拾穗者是昨天辛勤而忙碌的收割者;我也知道,今天辛辛苦苦的麥收機,明天不會淪落為可憐巴巴、可憐巴巴的摘麥人。只要有重稅,勞動人民就永遠逃脫不了破產的命運。在這裏,作者尖銳地批判了當時害民的稅制,對勞動人民的苦難表示深切的同情。而且不是壹般的同情,而是進壹步把自己放進去,覺得自己和勞動人民差別太大,自己心虛。白居易此時的詩歌,真實地反映了勞動人民的思想和情感,呼出了勞動人民的心聲。

這首詩的基本特點是如實描寫現實生活場景,毫不誇張。他選擇了忙碌的家庭和蕭瑟的拾穗這兩個場景,使它們形成了強烈的對比。前者雖然苦,累,但暫時對他們來說還是有希望的。至於後者,完全是碎浮萍,岌岌可危。兩個鏡頭表現出來的場景、氛圍、形象、心理都很不錯。

詩末是壹段註釋,與白居易的許多諷刺詩數量相同。這首詩的討論並沒有直接指向社會病的根源,而是表現出自我的愧疚,這也是對整個官僚貴族社會的模糊批判。白居易是個三百石的小縣尉。那些大官僚、大貴族不應該更有負罪感嗎?皇帝掌管稅務,白居易不可能公開反對。他只能利用這個結局來達到諷刺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