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回族民間敘事詩的歷史和風格是怎樣的?

回族民間敘事詩的歷史和風格是怎樣的?

回族民間敘事詩的歷史相對較晚。從最早流傳的“馬哥嘎豆姐”流傳到形成文字記載,也不過百年。然而,回族民間敘事詩卻以鮮明的民族特色為各族人民所珍視,被視為中國少數民族敘事詩的優秀作品之壹,成為中國少數民族民間文學寶庫中的壹筆寶貴財富。

在回族民間敘事詩中,最多的是婚戀敘事詩。通過在愛情問題上的矛盾和鬥爭,表現了回族人民反抗封建禮教和婚姻制度的主題。除了著名的長詩《馬哥嘎豆姐》,還有《藥木樂》《紅杜鵑》等敘事詩。這類敘事詩幾乎都是這樣:悲劇色彩構成了這類敘事詩的基調,從而揭示了其深刻的社會背景,其意義遠遠超出了主題本身的範疇。這種敘事詩的成就還在於回族人民用集體智慧塑造了壹系列令人難忘的人物形象。如尕都妹、馬、、二旦、、谷九歌等。從中凝聚了回族勞動人民的精神面貌、道德情操、奮鬥意誌等,反映了回族人民的愛與恨、理想與追求。在過去相當長的歷史時期,書面文學創作中找不到回族勞動人民的形象。回族人民用口頭創作來反映本民族的生活,並發展成為敘事詩來塑造本民族的典型人物。

回族民間敘事詩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就大部分作品的基調而言,粗獷、率真、壓抑的有機結合表達了壹種悲壯的感覺。它塑造的人物形象,描繪的生活畫面,反映的風土人情,都具有強烈的民族和地方特色。

回族民間敘事詩的現實主義因素極強,除了穆沙、海蟄等個別講述人的故事的長詩外,其他詩歌無論是長詩還是短詩都表現出這壹特點。它的題材來源於當時的現實生活,人物也取自現實生活,產生比較晚。很少受宗教影響,所以真實感特別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