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離別總是壹種沈重的悲傷。詩人離開無限眷戀的劍橋,內心也是沈重而壓抑的。但這首詩對詩意的整體表達是含蓄內斂的,遣詞造句盡可能的清淡,只對景物進行著色和繪畫而不描寫聲音,以“輕”、“靜”、“寂”營造出壹種寂靜的環境,不僅如此,詩人還運用了“雲、金柳、夕陽、綠花、彩虹、星輝”等豐富多彩的語言,使這首詩在輕盈飄逸中充滿了詩人綿綿的情愫。詩人還通過壹系列動作強烈的詞語,把每壹幅靜態的畫面變成了動態的畫面,比如“波”、“漣漪”、“搖曳”、“碾壓”、“遊走回”、“波浪”,比如,揮手告別西邊的雲彩,何康河中搖曳的河水倒映的金柳,何康河底搖曳的水草,仿佛有話要對詩人說。
2.看到現實與現實結合的離婚之美:
這位詩人實際上是在離開劍橋時寫的這個場景。柳樹倒映在何康河中,綠色的水草在柔和的波浪中搖曳,覆蓋著榆樹的清泉反射著天空中的彩虹。何康河如此美麗,詩人怎能不無限幸福和依戀呢?為什麽不讓詩人“心中蕩漾”,放縱自己的想象?那麽《在何康河的柔波裏》和《我願做壹株水草》,我對康橋的眷戀是多麽的強烈和纏綿。“碎在浮藻間”的美夢,散發著淡淡的憂傷。詩人回憶起昔日美好的“理想”,夜行泛舟歸來,水波與星光交相輝映,詩人不禁“在星輝中歌唱”。但是,我們不能唱歌,因為彩虹般的夢想已經粉碎,絢爛的輝煌早已過去。如今,詩人不想打擾眼前的寧靜。他輕輕的來,悄悄的走,充滿了眷戀、無奈、惆悵的各種復雜感情。
3、在誇張中見美:
詩人筆下的劍橋是有生命的,有靈性的,有詩人溫柔飄逸的風度,與詩人的情懷融為壹體。
詩人把對母校的深情融化在對劍橋晚景的意象描寫中:離開母校時的萬千離別之憂化作波浪間的“西天浮雲”;倒映在何康河中的柳樹有新娘的魅力。綠草似乎在向詩人招手;離別的傷感如笛聲,連“夏蟲為我無聲”,詩人都用隱喻來擬人化他對康橋的深情。“雲”不可能被帶走,但詩人說“不要帶走壹朵雲”。誇張手法的運用表明詩人不願意打擾他心愛的劍橋。
這樣,全詩描繪了壹幅流動的畫卷,處處構成美妙的意境,詳細地表現了詩人對康橋的熱愛、對過去生活的向往和對眼前無奈的悲傷,真摯、豐富、意味深長。在情與景交融的意境中,詩人的離別之情更深沈、更美好、更蒼勁、更瀟灑。
本文轉自【語言123資源網】:/article/200808/344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