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在盛唐時期被列為田園詩人。雖然把盛唐詩人分為邊塞詩人和田園詩人不利於我們全面地看待壹個詩人,但王維在詩壇的成功確實得益於他的田園詩歌。
因為懂畫,王維的詩裏也滲透著畫技。他的詩被蘇東坡非常準確地概括為“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在他的詩歌中,王維用畫家的眼睛觀察自然的變化,用詩人的感情捕捉事物的趣味。試試看:
可見詩中的景物並非壹成不變:春天看似溫柔卻也撞石有聲,松樹看似被太陽曬冷;光與色的交織,冷暖色調的對比:日本的色彩是暖色調的,但松樹林密集的陽光造成的大片綠色區域的冷色調也讓人感到寒冷。
還有類似的詩句如:
美是美,但似乎很平淡。那麽,問題來了,為什麽王維的詩比李白的更受歡迎?
首先,推動王維詩歌傳播的壹個很重要的力量是王維的粉絲中有皇帝。王維死後,其弟王錦受唐代宗李煜之命,整理並呈獻王維文集。王錦《入王右丞集表》後,在《答王錦書王維集表》中說:“清之秀才,世之文宗,史上第壹朝,高希朝之名...
王維是政治上比較圓滑的詩人。歷任右拾遺、監禦史、左補缺、司庫大夫、官大夫、給商、太子、中書舍人、尚書右丞等職。他經歷了玄宗、肅宗、代宗三個朝代。其中,戴總是他的忠實粉絲。代宗生於開元十四年(726)。此時王維25歲,剛剛步入上流社會,名氣越來越大。
可以說,王維和他的哥哥王錦都是相當適合在官場生存的,但我們也要記住,王維在安史之亂的時候,因為接受了壹個假職位,而被無數人詬病。在這個問題上,安史之亂時,唐肅宗宣布在唐玄宗退位前開始稱帝。因此,唐肅宗用人的標準不是他是否在安史之亂中當過官,而是他是否站在自己壹邊,王錦是否始終與唐肅宗站在統壹戰線上。當然,王維寫出“家家悲野,百官何時重上青天”這樣的句子,確實增加了他在蘇宗心中的好感。
我想說的是,在王維是否忠於唐朝的問題上批評他有點苛求,更何況明末入清之時還有很多“遺民詩人”,像同時忠於武侯的狄等。偏偏在這壹點上,王是最濫的,他真是壹個悲催的詩人。不過,王維在蘇宗任職期間的仕途還是相當順利的。他是否忠誠,我認為皇帝比我們更有發言權。
繼蘇宗之後,戴宗上任之初就開始“肆無忌憚”地拜會王錦,幫他整理偶像王維的詩集。正如孫明君在《天下文派,高希壹代——唐代宗期待場中的王維詩歌》中所說:“戴宗對王維的評價,不是壹個普通讀者對壹個普通詩人的看法,而是反映了當時最高統治者的政治態度和審美趣味。從帝王政治的角度來看,典雅平和的王維詩歌在代宗眼中是新經典,從日常生活的角度來看,王維的詩歌反映了盛唐貴族階層的審美。可以說,盛唐詩人中,只有王最符合諷刺帝王及其政權對文學的政治要求和審美期待。”
我們需要知道的是,李白在當時的主流文化圈之外,杜甫在主流文化圈的背後。王維詩中的從容,顯然比李白詩中頻頻控訴政府要通俗得多。(關於李白愛的吐槽,可以參考我的文章:唱衰盛世:盛唐那些“不和諧”的詩)
其次,王維處於盛唐主流文化的中心。如前所述,王維的詩更符合主流審美。那麽,什麽是主流審美呢?
主流審美的出現恐怕和王維有關系。王維是盛唐文學的積極倡導者。元稹在《賞王維》中說:“文筆變當代體,亦薦智。”盛唐時期,對後世影響較大的有兩個流派:田園詩派和邊塞詩派。王維是山水田園詩派的核心人物。山水田園詩派的主要詩人如孟浩然、褚光熙、常健、祖勇、裴迪等都與他有著密切的交往。他在輞川的事業是他和其他詩人活動的中心。(當然,王維也寫了很多氣魄很大的詩,比如《少年之旅》:“誰知不吃邊庭之苦,死也要看俠骨”以及更為知名的《送二使邊疆》、《送二使安西》)
我們現在看到的唐詩選本,大多是唐代以後的文人所編。當時也有很多唐詩選本。《何玥淩影集》是唐詩的代表。編者尹坤把握時代的命脈,推薦了“神來,氣來,情來”的詩風。在《文集》的序言中,他說,“兩廣是魏和王昌齡。他不僅簡單地說明了《文選》名稱的由來,還把王維列為“何令”的“第壹代表”。
這個時候,李白和杜甫在唐朝選的唐詩集中還沒有那麽受歡迎。早在宋代,姚寬的《西溪於聰》就指出:“《伊尹》是何越的英雄合集,不含杜甫的詩。高忠武寫了戚跡的《中星間》而不是李白的詩。《古陶》是唐代詩人袁、白、劉、劉、杜牧、李賀、、趙薇的詩集。姚合作《極玄收藏》,不收杜甫李白。”當然,這些集子不收李白、杜甫的詩有很多復雜的原因,但我覺得從他們身上可以看出這些作家的認知水平和審美標準。
當然,不僅僅是詩歌,王維在音樂、繪畫、書法方面也頗有造詣。像王維這樣的人才組合,可能只有盛唐才有。從這個角度來說,王維似乎比李白更能體現盛唐的氣息。在盛唐,不僅詩歌,其他藝術類型也有了豐富的土壤。
三是“暈輪效應”引起的心理暗示。暈輪效應是這樣影響人的判斷的:壹個人的某種品質或者壹篇文章的某種特點給人的印象非常好。在這種印象的影響下,人們也會對這個人的其他品質或者這個物品的其他特點給出更好的評價。(此段引用自百度百科)
和家裏研究三腳貓的專家聊起“為什麽當時人們更喜歡王維的詩而不是李白”,我問是不是王維的官位更大,“專家”指出是“光環效應”。
的確,其實王維是壹個接近完美的人——出身宗親(雖然有些沒落了),才華橫溢,仕途壹帆風順,據說長得還不錯。人們看他總覺得他哪裏都好,他的詩自然也好。
此時的李白,始終無法擠進主流文化圈。說白了,李白的詩寫得再好,也只能算是草根。李白壹生為實現自己的遠大誌向而努力,不斷拜訪名人尋求推薦(“商人子弟不得科舉”,因為出身李白,所以只能到處抱大腿求推薦),但他總給人壹種桀驁不馴的感覺。正如“大鵬壹日隨風起,沖天萬裏。如果風力減弱,它仍能揚走洶湧的水流。當世人看到我不變的語氣,對我所有的大話嗤之以鼻。傅玄仍然可以害怕來世,她的丈夫不可能年輕。“這首《李尚詠》的寫作背景是李白和李詠互不相讓。(李詠,當時官員選擇的主要大腿之壹)
另外,唐代的社會風尚與王維的詩歌是相融的。唐代是佛教傳入中國的關鍵時期。王維壹生對佛教和禪宗有濃厚的興趣,與高僧有交往。他的詩中有許多禪意。對於唐人來說,它是趣味的體現,是高雅的代表。
例如:
在讀這類詩的時候,似乎能感受到壹種甘於寂寞的淡然,壹種完全從塵世的疲憊中解脫出來的寧靜,就像自給自足的芙蓉花壹樣美麗。禪已經完全融入了詩意的境界,壹草壹木,壹山壹水都有禪。
此外,還有音樂等壹些因素使王維的詩歌得以廣泛流傳。正如胡振亨在《唐音歸錢》中所指出的:“初唐、盛唐,以王維為最盛,中晚唐,以李益、白居易為最盛。”王維、李益、白居易的作品都曾受到音樂家和藝妓的追捧。音樂家和藝妓的歌唱擴大了詩歌的受眾,增加了詩歌的傳播。
但也必須客觀地說,從大歷至興元詩歌的影響來看,李白不如王維,杜甫不如李白。到了貞元、元和時期,杜麗的詩歌在當時得到了廣泛的傳播和影響,這也是中唐以後《文選》收錄王維詩歌數量減少的原因之壹。
今天,我們構建了壹系列現代理論體系,對唐詩做出了各種評判,與唐人的評價體系並不壹致。客觀地說,由於政治環境、社會思潮、文學水平的變化,古今評價有差距是正常的,但不能否定當時唐人的評價標準,說他們的評價以我們的標準來看是不科學的。這對他們公平嗎?
事實上,當我們說“審美是壹種高度主觀的東西”時,每個人的審美並不完全是“主觀的”,我們審美的形成是在不知不覺中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正如文學閱讀過程中會產生“期待視野”。所謂“期待視野”,是指讀者在閱讀壹部文學作品時,由先前的經歷、興趣、修養和理想所形成的對文學作品的壹種欣賞水平和要求,在具體閱讀中表現為壹種潛在的審美尺度。
明白了這壹點,或許就能明白,王維才是盛唐詩壇真正的當紅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