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個語文老師,應該是最能體現所有老師作用和責任的人。並不是我要給自己貼標簽,要承擔責任。這應該是我們的意識和覺悟。說到老師,我們首先想到的是孔子,我們最神聖的老師。孔子的《論語》大多闡釋了人生哲學和社會倫理,但對教育也有精辟的論述。當然,孔子的尊重遠不止於此。他自己也成立了壹個教授,有幾千名學生。那麽我們就想到唐代的韓愈,他在《師說》中說:壹個老師,傳道授業解惑也。此後的壹千多年裏,這幾乎成了對教師的意義和責任最權威的解釋。然後是宋代朱程理學的興盛,太傅的地位與“天地關系”並列,所以太傅的地位達到了最高。我曾經默默想了很久。在中國幾千年的古代史中,所謂的老師,要想在今天找到相應的老師職位,應該是我們的語文老師。雖然在現代工業的進步,社會文明的進步,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的分工越來越細化的今天,語文教師在知識傳授、文化傳承、血脈延續方面的歷史責任還在,所以很多時候語文教師應該是教師的中堅力量,是文化的象征。
語文老師應該是快樂安靜的老師。這個要求不僅來自於我們對自己的自信,也來自於我們對中國文化和中國學科的自信。我們為自己能夠作為壹種文化符號而存在而高興,更為自己的語言能夠影響壹個又壹個靈魂,影響壹代又壹代人而高興。也許我們現在看不到了。壹千年後我們再來看這段歷史,可能就很清楚了。我們可以說,無論歷史如何變遷,只要中華民族還存在,我們中華文化的傳承就不會改變,語文教學也不會改變,改變的只是方法和形式。清末取消學校,實行分科教學後,語文從多科融合中分離出來,單獨設立壹科。從1904到1949,課程名稱中使用了中國文字、中國文學、講座與經典閱讀、漢語和普通話,直到1949新中國成立後,才正式使用漢語的名稱。所以我們的語文教學只有100多年的歷史。作為壹名語文老師,我們不應該被現在的教育現狀所迷惑,也不應該為今天語文被忽視而過於悲傷。現在教育體制和高考制度面臨新壹輪改革。表面上漢語被重視,英語地位下降。這當然是壹個好現象,但我們不應該過於樂觀。但是,在我看來,這些都不會影響我們的教學,這需要我們內心的平和與冷靜。古代知識分子是社會上最受尊重和羨慕的群體,他們最大的特點就是寧靜。文人或者學者也有酸酸的壹面,但中國歷代文學作品中的文人大多還是美好的形象。他們大多追求農村,熱愛山川,這是他們熱愛自然、寧靜的天性的壹種表現。仍然有壹些人即使面對困難和挫折也是樂觀豁達的。顯示了他們內心的優雅。魯茲面對著壹個兇猛的敵人,知道自己在劫難逃,但他沒有忘記穿著得體。蘇軾遭遇烏臺詩案,但仍寫出了《紅墻賦》、《念奴嬌赤壁懷古》等名篇。蘇軾在《論候》中的名言“突然面對不要驚訝,但不要無緣無故生氣”更是我最喜歡的壹句話。雖然我說的這些都不是在教育教學中發生的,但是他們的精神還是值得我們學習和繼承的。所以,在語文教學中,語文教師要有這種寧靜與和諧。
語文教師應該是教學研究的示範者。
國光校長聯系我時,讓我談談我們六中的語文學習情況和我對語文教學的理解。其實真正的專家是他,我們的戴先生戴太太,還有在座的各位同事。
我對教研最大的感受就是不強迫自己去做。我是有意識的,發自內心地行動。所以我過去很享受,以後也會繼續做下去。
我是1999參加工作的,但是真正形成研究的意識,感受到教學研究的樂趣是在2005年以後。那壹年,我參加了由中國教育學會語文教學專業委員會和《語文教學通訊》雜誌社聯合主辦的第四屆“宇通杯”教改之星評選,有幸被評為高中組“教改之星”。當時我的心情很復雜,有喜悅,有喜悅,也有鼓勵。我知道這是我應得的,我知道我必須更加努力。從2006年開始,我對國學越來越感興趣,嘗試以課題的形式研究專題。然後寫壹篇關於研究和教學中的壹些困惑或思考的論文。在此期間,我有幸結識了張國光、曹、唐亮、黃鵬博、朱等老師。他們的無私和愛,理解和寬容,讓我迅速成長。他們都比我大,資歷更老,能力更強,但我們在壹起學習的時候給予了最大的支持和最多的榮譽。這是我永遠不會忘記的事情。在此期間,我主持了國家語文協會的壹個項目“中學課外閱讀與農村家庭文化建設研究”和湖南省教育科研規劃的壹個項目“高中課外閱讀與農村家庭文化建設研究”。雖然兩個課題聯系緊密,成果也不豐富,但正是這種延伸和普及的持續研究,給了我很大的鍛煉。同時,我也開始在各級報刊上發表關於中文的文章。近三年發表論文100余篇,包括《中國德育》、《中文月刊》等多份核心雜誌。正是基於這種對漢語的根深蒂固的思考,我對漢語更有熱情。
我根深蒂固的想法是,中國教師應該成為教學和研究的榜樣。我經常按照這個標準來主觀評價壹個語文老師。語文教師是傳統文化的傳承者和傳播者。讀書的時候,老師講到XXX是封建社會的“守護者”,總是義憤填膺,充滿不屑。今天,以不同的思維,不同的內涵,我認為語文教師應該是傳統文化,尤其是傳統精神的守護者。在很多傳統精神中,作為壹個古代文化人的研究精神是值得每壹個語文老師學習和繼承的,這可能也是我如此執著的原因。當然,語文學科專業特點的深刻性和語文教師本身的博學多才、口才出眾,也是我認為語文教師應該成為教研楷模的原因。
在我看來,中國教師成為教學和研究的榜樣不僅是必要的,而且是幸福的。它能讓我們在工作中感到快樂。教書育人是偉大的,但具體的教育過程充滿了樂趣和艱辛。正因為如此,許多教師過早地經歷了職業倦怠。在自己的教育生涯中加入教學和科研的元素,無疑會讓人在揮汗如雨之後感到輕松愉快。閑暇時,幾個老師坐在壹起,聊教學,隨意發表意見。這是多麽令人愉快的事情。很多時候,作為語文老師,我們很羨慕王羲之《蘭亭序》中描寫的文人雅士四處遊蕩,暢飲長談的場景。我也對陶淵明的田園生活充滿期待。但時代變了,這種生活經驗很難復制,需要我們用詩意的心去體味來自現代文明的趣味。當然,我們也可以壹個人坐在燈下,泡壹杯茶,思考,寫作。這種獨處和小心翼翼的味道也是幸福生活不可或缺的。幸福是壹種感覺。我們需要體驗繁重的教學任務背後,教學研究帶來的快樂。
教學和研究也能給我們帶來強烈的成功感。每個人都需要被贊美和歸屬。當我們把散落的思維火花匯聚成壹把火炬,當心中的疑惑豁然開朗,當自己的觀點得到同事的認可,當我們的做法成為可以推廣的方法,當我們的經驗在報刊上發表...簡而言之,當我們被認可時,我們的內心會有壹種強烈的成功感。
語文教師應該是教學改革的先鋒。
我想先和他們分享壹個真實的故事。我從2002年到今年年初在瀏陽六中當教學部主任,基本在教學壹線11年。有壹次,壹個班幹部來找我,手裏拿著壹份幾乎全班簽名的請求,要求學校更換語文老師。這個語文老師壹看就是學校裏的骨幹老師,我也很佩服他。於是,我從多方面入手,做班幹部,也為了這件事去上課和學生交流。當然,語文老師最後並沒有改變,但這件事引起了我的深刻反思。作為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我自然知道人們有壹個思維誤區,就是總把自己想象得比別人好,所以我們容易盲目自大,犯自以為是的錯誤。但是,壹個大家心目中的骨幹老師,也會遇到學生因為教學水平的問題而要求換老師的那壹天。那以後自己會怎麽樣?
2012年恰逢湖南省教育科學研究院最後壹批教育科研基地申報。我和黃鵬博商量後,立即開始收集資料,進行申報,最終確立為全省100教育科研基地之壹。我們基地的名字叫:湖南省高中語文教改基地。於是我開始思考教學改革。
我認為要成為教改先鋒,首先要學習。向書本學習,向生活學習,向老前輩學習,就不說了。我想談談向學生學習。學生是來跟我們學的,但是他們有我們沒有的東西。我們應該學習他們不同的思維,學生現在在想什麽,在讀什麽。我們來看看剛剛發布的富豪作家榜。前十名中有四位玄幻作家和壹些網絡作家。說明我們的純文學現在危機了。如果我們不理解這壹點,妳就不能調整妳的教學。
我覺得做教改先鋒需要創新。有壹段時間,我想進行壹次語言改革。參考趙千祥老師的綠色語言和王崧舟老師的詩意語言,我也想提出壹個新的說法。我思考了很久,請教了我的導師周清源教授和張教授,也和長沙的劉冰老師和,瀏陽的胡子才老師,我們的國光校長,戴主任,我們六中的語文老師進行了討論。有很多火花,但是由於缺乏創新性和實用性,最後都被否決了。也想請我們這裏的老師給我壹些好的意見和建議。所以最後我還是把我們基地的建設放在我們之前學的課外閱讀上,繼續把這個做的更好。
語文教師應該是詩意的播種者。
我的教育格言是:教育應該是壹種詩意的生命活動,教師要善於在學生心中播下詩意的種子。這可能和我自己寫詩有關。很多朋友都知道我是個文學愛好者,主要寫散文詩,舊體詩,新體詩。但我覺得壹個語文老師應該是壹個詩意的播種者,和這個沒關系。這是語文本身的魅力和本體要求。正如我在我的壹篇文章《語文給妳三個快樂的理由》中所寫的:語文能給妳壹顆詩意的心。由此,妳的思維是自由的,空靈的,而不是市儈的,平淡的。因為詩歌,妳在壹個有車輛的現代都市,妳依然會記得心中有牛糞味的鄉村;妳面對勾心鬥角、庸俗骯臟的名利場,耳邊依然能聽到古人清新悅耳的歌聲;因為詩意的心,妳會為嬉戲的魚鳥歡呼,妳會為春花的雕零,秋葉的飄落而悲傷;因為有了詩意的心靈,我們才會詩意地生活在這個藍色的星球上,美麗而幸福。
首先,我們自己要做壹個有詩意的人。根植於生活,每個人都可以成為詩人,每個人都應該有詩意的情懷,這才會讓我們的生活和事業幸福。這種感覺來自於我們對中國幾千年文化的理解。也來源於我們對喧囂世界的理解。為什麽國外更民主,平等,註重契約精神。其實最簡單的就是他的人真的懂生活,懂人的內涵。很多時候我們覺得那些文人很傻,其實是因為他們太真實,社會太復雜。我們常常把自己和世俗社會的逢迎和性交,當做聰明。其實那才是最大的愚蠢。道士和尚看透了,所以跳出紅塵,這是壹種智慧。詩人在了解社會的同時,堅持自己的詩意和純真,是壹種勇氣。人生只有壹生,我們都沒有下輩子。所以,我們要過坦誠、真實、豁達、詩意的生活。當然,不需要壹段時間就能想明白這壹點,但作為壹名語文老師,我們或多或少總會比其他老師有壹些詩意的感受。
然後我們會播下詩意的種子。在我們的教學中,讓學生感受真實,接受美的熏陶。語文教學可分為基礎知識教學、閱讀教學、作文教學、口語交際和社會實踐活動。我們應該有意識地滲透到語文教學的每壹個環節。今年中秋節,我們班舉行了中秋詩歌會。在年級部和班主任的同意下,我帶著學生到了月底,效果比前幾次好多了。我在復習學生周記的時候,又壹次被我們的中秋詩會感動了。我發現班上的同學都寫了中秋節前舉行的這次詩會。這簡直讓我震驚。我從教十五年,從來沒有哪個班級在沒有統壹內容的周記裏同時寫壹件事。
每個人內心深處都有壹種原始的追求詩意和快樂的欲望。我們的教育本身不應該是生硬的,而應該是詩意的。只有這種生動而富有詩意的教育過程,才能讓我們的學生熱愛學習,樂於學習。詩歌也可以傳播。只有老師用這種詩意的方式教學,學生才能以詩意的態度學習,慢慢有詩意的感受。有了詩意的情懷,無論身處何種境遇,都能感受到內心的富足和幸福。教學,尤其是語文教學,要有意識地承擔起培養學生詩性情感的任務。創新活動借助優美的文本,在學生心中播下詩意的種子,讓這些種子在學生心中生根發芽,終身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