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是要開車去的。朋友說難得聚壹聚,中午肯定要喝幾杯,壹掃愉悅。妳在省道附近,搭車方便。坐到馬頭山下車,我開車送妳去。
早上早起,坐公交車出發。朋友說我要去爬山,我就走了,背上背著水壺。公交車到馬頭山才8點40,還早。我給朋友打了個電話,沿著省道S218漫不經心地向北走。
新街是壹個古老的地名。以前是鄉鎮組織。20年前機構精簡,新街鄉撤並,壹分為二。東部劃歸板橋店鎮,西部並入南營辦事處,十裏大山,張將軍殉難之地,著實為新建的南營辦事處增光不少。
省道兩旁建築眾多,因年久失修,無人居住,顯得荒涼荒涼。走了壹個小時,在壹個陡坡上,壹輛越野車停在我身邊。我回頭壹看,是蔡主席的車。幾分鐘後,我到達了目的地。
楚是壹個中年男子,人如其綽號般優雅。他成立了專業合作社,從事紅薯種植和加工。作為壹名教師,妳可以從他略顯禿頂的頭發看出他的聰明和智慧。雖然我第壹次見到他,但我感受到了他的真誠和熱情。
楚帶著我們壹行八人去爬那座有點像頭的山。早春二月,天氣依舊寒冷。山上的樹木稀疏,幹枯的雜草仍在冬眠。偶爾看到雜灌,也是光禿禿的樹枝。朋友只是想感受爬山的樂趣,並不在意山上的風景。其實風景就是心境。壹個人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同樣的風景,卻有著不同的感受。
爬到山頂,向東望去,何英河第二水庫碧波蕩漾,遠處的天空霧氣蒙蒙,山下的省道像壹條玉帶,蜿蜒曲折,飄向視野的盡頭。環顧四周,我們的聚會
八個人,半山腰四個人因故返回,四個人爬到山頂。登高望遠,讓人敬畏天地。這使我突然想起唐代詩人陳子昂的詩《幽州城樓》:
在我之前,那些逝去的時代在哪裏?,
在我身後,下壹代在哪裏?。
我想到天地,沒有限制,沒有盡頭,
我獨自壹人,眼淚掉了下來。
在山頂僅有的兩棵冬青樹下,我們四個同伴合影留念。看看時間,已經中午十壹點多了,就匆匆下山了。
回到楚鄉專業合作社總部,妻子在家做了兩桌菜。原來他同學來他家聚會,我們七個不速之客坐了兩桌,做了他老婆炒菜,火鍋涼拌菜,烤紅薯。這就像滿漢全席。最後,他拿出壹壇自己釀的高粱,據說有三年了,壇香四溢。楚墨香大方,酒杯都是四兩。喝白酒的人坐在壹起,每人倒壹滿杯。
作協蔡師傅因為要開車,不得不和美女們壹起喝酸奶。飛哥看著師傅身邊的三個美少女,心中充滿了說不出的羨慕和恨意!
席間,文友們感慨萬千!有壹種說法是,現在的文人都在沒落。拿出壹本書。要花4萬元。誰買得起?現在他有錢出書,卻寫不出書;寫這本書的人沒錢出版它。回來的時候朋友說看不到我在路邊等車的樣子,就用他的車送我回去,走著走著就感動了。
作者簡介
姚啟龍是壹名農民,家住湖北宜城市劉水鎮馬集村。黨員,大專學歷,當了三十壹年村官。愛好文學,包括散見於報紙、雜誌、微刊等媒體的詩歌、散文、短篇小說、紀實文學作品,現為襄陽市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