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幼兒園大班“捉迷藏”教案

幼兒園大班“捉迷藏”教案

活動目標

1.在遊戲活動中感受塗色的快樂。

2.在玩色彩的過程中,可以大膽使用顏料。

3.學會平攤棉簽。

4.提升參與環境布局的興趣和能力,體驗成功的快樂。

5.可以根據需要自由選擇繪畫材料進行繪畫,體驗快樂的情緒。

教學重點和難點

要點:通過遊戲引出藝術的主題,激發繪畫和玩色彩的樂趣。

難點:用棉簽練習畫畫。

要準備的活動

1,知識和經驗:對各種顏料和繪畫設備都有所了解。

2、材料準備:用白色蠟筆畫各種小動物的紙,各種水粉顏料,棉簽,紅色水彩筆。

3、環境準備:活動室用捉迷藏的墻飾裝飾。

活動過程

用遊戲引導活動-讓孩子猜猜誰想和我們壹起做遊戲-老師演示畫太陽-孫爺爺讓我們幫他找小動物-演示用棉簽畫太陽-讓孩子說他們找到了哪些小動物。

1,導入活動引起興趣。

(1),老師和小朋友玩“老貓睡不醒”遊戲。

(2)壹個老人看我們玩得開心,想和我們壹起玩。猜猜是誰?請帶孩子們出來曬太陽。(老師畫太陽,孩子說:“孫爺爺,快出來。”

(3)孫爺爺出來了,還是不開心。他告訴我,他今天和很多小動物玩捉迷藏,但是找了很久都找不到。猜猜有什麽小動物?

2.解釋演示。

(1),請寶寶棉簽幫他穿上漂亮的衣服(顏料)。

(2)、老師演示用棉簽平塗。

3,孩子練習。

(1)請出來(用紅色馬克筆畫太陽)

(2)幫助孫爺爺找出小動物,鼓勵小朋友畫畫,說:“看,看!”

找朋友,小動物,快出來。"

(3)引導孩子平鋪,從壹邊向另壹邊,向壹個方向鋪。

4.活動結束了。

(1)請告訴小朋友們他們幫孫爺爺找到了什麽小動物。

(2)用音樂模仿各種小動物。

(3)用孫爺爺邀請我們去外面打遊戲的語氣結束活動。

延伸:繼續引導孩子觀察各種小動物,在藝術區提供筆和紙,讓孩子練習用曲線來表達自己喜歡的小動物的不同動態。

教學反思

在這次活動中,我註意了活動前的材料準備,也註意了活動中拿材料浪費時間的問題。活動之前我就想,孩子還小,材料很多。他們怎樣才能有條不紊的獲取材料?壹個接壹個,會浪費很多孩子的活動時間。如果讓他們去指定的地方取放資料,孩子會顯得很淩亂。於是,我以為大綱中提到的孩子才是活動的主人。為什麽不讓他們參與準備材料呢?還有,我讓他們分組準備好所有的東西,這樣即使上課,他們也不會因為看到各種顏色而好奇的轉移目標,大大減少了在活動中準備取放材料浪費的時間,培養了他們良好的衛生習慣。

當然,在這次活動中,我也反思了自己的不足,發現整個活動只關註了所有的孩子,沒有關註他們的個體差異。如;畫畫,能力強的孩子,很快就完成了也沒事幹。他們東張西望,對活動失去興趣,對他們來說無非是浪費時間。但轉念壹想,每個孩子的水平都不壹樣,發展水平和能力都有差異。因此,在今後的活動中,每個孩子都應該盡力發揮自己的能力,並始終保持對活動的熱情。在活動中,他(她)既要面向整體,又要關註個體差異,同時也減少了能力強的孩子在活動中的時間浪費。

百科:捉迷藏是壹種遊戲,也叫摸盲。也就是蒙住眼睛找躲藏的人的遊戲。本來只是小孩子的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