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題思路和復習建議1。命題的指導思想和試卷的總體設計
1.小學六年級教學質量評價是對六年來新課程實施的總結,是對新課程實施成果的檢驗。本次評價將以新課標精神為準繩,以人教版第六冊教材為主要內容,重點考察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和語文知識的綜合運用。通過質量評價,了解我市小學畢業生的語文素養,分析教師的教學行為,指導教師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果,促進我市小學語文教學的改革創新。
2.這壹主張將努力體現以下精神:
(1)註重基礎。
夯實基礎是全面發展的前提。必須高度重視夯實學生的語文基礎,重視對語文基礎知識、基本能力、基本習慣的考查,突出語文作為基礎學科的課程地位。
(2)體現融合。
語文是壹門綜合性很強的基礎課。語文素養的內涵是全面的,包括語文知識、語文能力、語文積累、學習方法、學習習慣、審美情趣、情感態度等。語文課程的目標是全面的,包括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漢語學習的資源是全面的。包括課內外,校內外,學科之間等等。本次命題在尊重語文課程的基本特征——語文的基礎上,還將註重融會貫通,盡量避免單壹孤立的題目,讓學生在對知識的綜合運用中展現自己的語文綜合素養。
(3)強調開放性。
①生活。“語文學習的外延等於生活”,命題也會趨向學生生活的實際,重視在生活實踐中學習語文。
②靈活性。命題將著重考查學生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盡量減少對價值不大的記憶內容的考查。
③實用性。命題將重視對學生語言實踐能力的檢測,特別是對學生在特定語境中的理解和感知能力以及根據情境的需要進行對話和表達的能力。
3.問題類型和數量
沒有驚喜,沒有跑題。評估卷分為兩部分,基礎題100分,拓展題20分。基礎題分為基礎知識的積累與運用、閱讀理解和作文三個板塊,分值分別約為30%、40%和30%。基礎知識側重於語文知識的實踐和運用;閱讀主要考察學生對文本語言的理解、感受、評價和鑒賞能力;作文是語文綜合素質的體現,更註重學生按要求用具體的內容、通順的文章、分句表達感情的能力。拓展題壹般是閱讀題,考察學生閱讀理解的深度和廣度,以及良好的語言組織和表達能力,不考純記憶題。建議有余力學習的同學挑戰自己,去做。
4.時間和難度。
完成試卷的時間是90分鐘。難度系數在0.85左右。
二、評價目標
1,讀寫
1.獨立素養強。積累了3000個常用漢字的知識,其中2500個左右會寫字。
這本書對識字沒有安排,但要求80個字。(其中“讀、寫、寫”的詞要求能讀會寫,“讀、記”的詞只要求能讀。)
2.硬筆書寫楷書,線條工整,有壹定的速度。(寫作分數的比重會適當提高。)
3.可以用毛筆寫楷書,培養學生對書寫和書法的興趣。(平時考核)
2.閱讀
1.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動情地朗讀課文。(所有文本)
2.默讀有壹定的速度,壹般書籍的默讀不低於每分鐘300字。
3.借助詞典閱讀(掌握查詞典、查字典的方法),理解詞語在語言環境中的恰當含義(可以在語境中為詞語選擇恰當的解釋),辨別詞語的情感色彩。
4.聯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積累,推斷文中相關詞語和表達的內涵(體會思想、感受、寓意),體會其表達效果。
5.在閱讀中,努力揣摩(強調學生自己的經歷、感悟和思考)文章的表達順序(事物的先後順序、時間的先後順序、空間的變換順序或從上到下、從遠到近等。),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理解文章的基本表達方法。在交流和討論中,敢於提出自己的觀點,做出自己的判斷。
(1)註意每組課文的“引言”,它既指明了學習題目,激發了學習興趣,又提示了學習重點,明確了閱讀和寫作的要點;
⑵重視精讀課文背後的思維練習,這是落實單元目標的基本出發點;
(3)略讀課文前要註意引言,它既承上啟下,又明確了略讀課文要達到的基本要求。
(4)各組閱讀要點:
第壹組:抓住重點句子,聯系生活實際,理解文章蘊含的道理;在掌握主要內容的基礎上,理解作者表達感情的不同方式,並在練習中嘗試運用。
第二組:了解文中所表現的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民俗,了解作者是如何寫出民俗的特點的。開展調查活動,了解身邊的民俗。
第三組:緬懷革命先輩,繼承光榮傳統;抓住主要內容,理解作者表達的真實感受,理解課文的敘述順序,並在練習中運用。
第四組:把握主要內容,了解作品中人物的思想感情,關心人物命運。讀外國名著。
第五組:掌握主要內容,理解科學精神的含義,學會如何用具體事實說明道理。閱讀科學家傳記或科普作品。
第六組:感受作者對小學生活的懷念,對母校、老師、同學的感情。可以寫告別詞,可以寫簡單的提案、建議和演講稿(可選)。
6.閱讀說明性文章可以抓住要點,理解文章的基本解釋方法(如舉例、圖形、比喻等。).
7.閱讀記敘文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簡述印象最深的場景、人物、細節,說出自己的喜歡、不喜歡、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讀詩,從總體上把握詩歌,想象詩歌所描述的情境,體會詩人的感受。受到優秀作品的影響和啟發,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8.學會瀏覽,擴展自己的知識面,根據需要收集信息。(掌握壹些收集信息的方法)
9.在理解課文的過程中,體會停頓和逗號、分號、句號的不同用法。(我基本會用壹些常用的標點符號,比如:,,。:;?!""...”“等等。)
10.閱讀優秀的詩歌,註意通過詩歌的語氣和節奏來欣賞作品的內容和情感。背誦60首優秀詩歌(段落)。(有壹定數量的優秀詩詞積累。)
11.嘗試利用圖書館、網絡等信息渠道開展探究性閱讀。擴大自己的閱讀範圍,課外閱讀總量不少於654.38+0萬字。(小學課外閱讀量約為654.38+0.45萬字。)
3.家庭作業
1.會寫字是為了自我表達和交流。
2.養成觀察身邊事物的習慣,有意識地豐富自己的知識,珍惜自己獨特的感受,積累練習素材。
3.能夠寫簡單的紀實作文和想象作文,內容具體,感情真實。根據練習內容表達的需要,可以分段表達。
第二冊練習內容及要求:
⑴難忘的第壹次:把第壹次的經歷和第壹次後得到的啟示寫清楚。或者選擇身邊壹件普通的事,把事情的特點和從中得到的感受寫清楚;或者看漫畫,寫下想法和思路。
⑵整理調查中了解到的民俗,寫壹篇練習題。
(3)以我的理想為題,寫清楚妳的理想是什麽,為什麽會有這樣的理想,如何實現。寫作時註意使用其他學科的材料。
(4)寫壹些自己經歷過或學到的自我保護的事情,或者寫壹篇《魯濱遜漂流記》的評論。
5]自由選題,自由表達,要求內容具體,語句通順,感情真實。
【6】能寫告別詞,能寫簡單的提案、建議和演講稿(可選)。
4.學會寫讀書筆記和常用應用文。(信件、通知、告示等。)
5.能夠根據表達需要使用常用標點符號。(如:,,。:;?!""...”“等等。)
6.修改自己的習題,並積極與他人交流修改,做到語句通順正確,書寫規範工整。
7.課內練習每學年約16次。妳可以在40分鐘內完成不少於400個單詞。
4.口頭交流
1.與人交流可以互相尊重,互相理解。
2.願意參與討論,敢於發表自己的意見。
3.認真耐心的聽別人講,能夠抓住要點並簡要匯報。
4.表達要有條理,語氣語調要恰當。
5.能夠根據交流的對象和場合做壹點準備,做壹個簡單的發言。
6.在交際中註重語言美,抵制不文明語言。
第二冊口語交際的內容和要求(略)
5.綜合學習
1.為了解決與學習、生活相關的問題,利用圖書館、網絡等信息渠道獲取信息,嘗試寫壹篇簡單的研究報告。
2.策劃簡單的校園活動和社交活動,對策劃的話題進行討論分析,學會寫活動計劃和活動總結。
3.針對大家關註的身邊的問題,或者電視電影中的故事、影像,組織討論、講座,學會明辨是非、善惡。
4.了解搜索和使用信息的基本方法。
第六冊綜合學習的內容和要求(略)
三,幾個問題
1,關於單位話題。每個題目從單元介紹到課後思考問題,從口語交流?從作業到復習?展開,每壹部分都力求突出本單元的學習重點:前面有安排,中間有鋪墊,後面有總結、展開、交流,整套教材乃至整本書教材成為壹個相互聯系的整體。註重整體單元教學。
2.關於“背古詩”和“綜合復習”。“背古詩詞”的要求是看後面(能默寫),有個大概;“綜合復習”單元是幫助學生運用小學積累和習得的各種方法進行整合和綜合運用。是“語文綜合練習”,不是考試內容。
3.關於略讀課文。略讀課文的要求基本是“有個大概”,以學生自學為主,教師指導為輔。不宜講得太細太透,要達到介紹的目的。
4.關於“日積月累”。要求能背(寫),知道大概意思。
5.關於課外閱讀。要重視學生的課外閱讀,會適當考察學生的課外閱讀質量,但壹般不會單獨指向某壹章。
6.關於“綜合學習”。根據本教材的綜合學習內容,適當考察壹些基本的綜合學習過程、方法和成果。
四,提高復習課效率的建議
1,明確目標,努力學習。這次復習是根據課標中提出的第三期的目標,要高度重視語文的基礎和應用。教師要認真學習課程標準中提出的總目標和第三期的目標,第六冊的教學參考筆記,教材(單元介紹,課後練習,略讀課介紹,口語交際?作業,復習?擴張等。).如果目標明確,復習就可以眾所周知。五六年級不需要大面積復習;課外閱讀的內容不需要死記硬背;沒必要挖得太深,讓知識碎片化;沒必要把國外的論文當成寶貝,亂給學生;沒有必要好好教和學,這讓老師和學生都很緊張。
2、點面結合,重點突出。要根據學生的知識和能力,有針對性地制定復習計劃。不要在復習課上面面俱到,以至於流於表面,效率低下。壹般壹節課決定壹個復習重點。重點可以根據單元目標或教材的知識點來確定。
3.認真備課,多方面互動。學生的語文素養只有在語文實踐中才能得到提高。教師要認真備課,讓學生在課堂上參與語文實踐活動。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通過多向互動提高復習效率。不要搞題海戰術,大量抄襲,否則容易束縛學生思維,引起逆反情緒,反而徒勞無功。
4.體現集成,註重應用。學習漢語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學生的漢語素養,在生活中更好地運用漢語。不要只講知識和學習能力,人為的割裂開來,要註重融合。應該引導學生在特定的語境中靈活運用漢語。
5.加強溝通,提高效率。平行班之間要交流如何提高復習效率的經驗,註意避免復習時增加學生負擔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