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涅槃,是指鳳凰浴火燃燒,向死而生,在火中燃燒後重生重現,並得到永生。比喻壹種不屈不撓的頑強精神,和壹種勇敢奮鬥的堅強意誌。出自於郭沫若先生的同名作品《鳳凰涅槃》,並非民間流傳的中國古代神話。其所描述的鳳凰其實是指西方傳說中的不死鳥菲尼克斯。
同時,人們對鳳凰涅槃的含義還有另壹種延伸和解讀,常用來比喻壹個人經歷了漫長的時間和人世的磨難洗禮後,獲得了重生般的改變,變得更加人格堅強,精神獨立,活法漂亮。
涅槃定義
涅槃詞語又作泥洹、泥曰、涅槃那、涅隸盤那、抳縛南、匿縛喃。意譯作滅、寂滅、滅度、寂、無生。與擇滅、離系、解脫等詞同義。或作般涅槃(般,為梵語pari 之音譯,完全之義,意譯作圓寂)、大般涅槃(大,即殊勝之意。又作大圓寂)。
梵語nirva^n!a,巴利語nibba^na。原來指吹滅,或表吹滅之狀態;其後轉指燃燒煩惱之火滅盡,完成悟智(即菩提)之境地。此乃超越生死(迷界)之悟界,亦為佛教終極之實踐目的,故表佛教之特征而列為法印之壹,稱‘涅槃寂靜’。佛教以外之教派雖亦有涅槃之說,然與佛教者迥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