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英語詞典 - 作為藝術愛好者,如何看待“名畫的風格都難以模仿”這樣的觀點?

作為藝術愛好者,如何看待“名畫的風格都難以模仿”這樣的觀點?

看藝術大家的藝術實踐不僅建築藝術和公***藝術界,繪畫領域此類模仿者亦不乏大家,如張大千、黃永玉。

有媒體直接就用“張大千:模仿最成功的畫家”為題敘述他的模仿生涯,張大千的畫技被徐悲鴻稱為五百年來第壹人,他的模仿也到了以假亂真的地步。研究壹下他的履歷就會發現,四十歲之前漫長的歲月裏,張大千細心地描摹石濤、徐渭,以至宋元各家的傳世之作,甚至在兵荒馬亂的歲月裏,在了無人煙的敦煌,模仿壁畫,時間長達近三年,最後,他出師了。

有評論稱,張大千的模仿往往融合兩家或更多名家的風格意境,從不依樣畫葫蘆,從不拘泥筆法的皴染勾勒。就如他的《仿王蒙青卞隱居圖》,沒有壹筆壹樹地去模仿,而是在構圖的章法安排、筆墨的疏密濃淡、光影之明暗對比、布局之走向,設色之濃淡上,細心致力,創造出的是壹種別樣的風韻,所謂神似。

亨利·豪裏達的《但丁與貝特麗絲邂逅》描寫的是但丁與貝特麗絲相遇並壹見鐘情的情景,畫面陽光而浪漫,但畫家黃永玉用相同的圖式把三位美麗的女子改畫成傾談嬉戲的三位肥女,把站在橋頭的但丁改成僅穿壹條褲衩、叼著煙鬥的自己,以此戲說自己當年的感情境況。兩圖相比,情景令人忍俊不禁。論者說“先生移用壹些名句或名畫再創作去表達壹種認同或另作趣解的作品並不少見。”

黃永玉借別人的圖說自己的事,此又是模仿的另壹途,藝術在此別開另壹洞天。藝術理論中有“模仿說”模仿,《現代漢語詞典》中的解釋是:“照某種現成的樣子學著做。”模仿是人的天性,是人學習能力的體現。

模仿是藝術實踐活動的重要內容之壹。產生於古希臘時期的“模仿說”在歐洲文學史上歷經千年而不衰,亞裏斯多德說“藝術創造是每個人類個體都具有的能力,因此‘人人都是藝術家’”;“模仿是人產生快感的源泉”,他還指出,“藝術模仿不只是對實在世界進行復制和抄錄,而是在自然事物基礎上的自由創造。”“模仿說”成為歐洲文學史上千年不衰的創作原則。

當今社會,模仿可謂是隨處可見,最有名的當然就是“模仿秀”了。其實,藝術理論領域的“模仿”與現實中大家同聲討伐的“模仿”是有本質區別的。現實生活中遭人譴責的模仿,其實叫“抄襲”。歷數馬德裏、張大千乃至“模仿秀”,這些案例都在說“模仿是創造之母,抄襲是創造之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