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英語詞典 - 英語音譯的原理是什麽?

英語音譯的原理是什麽?

從《玉》、《劫》、《幽默》談音譯的必要性和原則

廖康

徐誌摩把壹個意大利城市的名字翻譯成“翡翠綠”,阿城大加贊賞;不僅聲音相似,意思也很貼切。因為這座城市的官邸和教堂都供奉著壹種綠色的大理石,所以這座城市被裝飾得像壹塊玉石。然而,這麽美的翻譯卻壹直沒有流傳開來。但是那個城市因佛羅倫薩而聞名。為什麽?雖然沒去過,但可以想象費冷翠更有代表性。但卻輸給了佛羅倫薩,原因讓我想談談音譯的必要性和原則。

第壹個提到音譯的必要性並確立原則的人是唐僧玄奘。他總結了多年翻譯佛經的經驗,確立了“五不轉”來指導眾多翻譯界的佛教學者集體翻譯佛經。他說“不譯”,不是指不譯,而是“不譯”。他認為音譯應該在以下五種情況下進行:

1)密理(即佛教的秘密,如咒語,需要音譯)

因此,把唐僧的咒語翻譯成中文是沒有用的。不學梵文就想捧孫悟空?妳得用別扭,難念,接近原文的音才能生效。怪不得不管妳說什麽“芝麻開門!”或者“芝麻,開!”都不行。它原本是阿拉伯魔法。不學別人的語言,就是不行。

2)壹詞多義(不是壹詞多義,而是壹個需要冗長解釋的概念,應該先音譯,再解釋推廣)

比如梵文《薄伽梵歌》音譯成《薄枷梵》。原詞雖指佛,但也包含“自由、繁華、嚴整、名、吉祥、尊嚴”六重含義。光是表達佛是不夠的。同理,現在功夫的英文翻譯是Kongfu,不同於武術是為了展現功夫的本質,比如“省時、省力、省元、基礎紮實”。

3)沒有理由(中國沒有的東西)

這種區別相對於其他四類來說,大概是指我們沒有的具體事物和人名地名,也是下面要詳細討論的壹類。這裏就不贅述了。

4)沿襲古已有之(現有音譯不需要音譯)

在唐僧翻譯經書之前,梵文Anuttarasamyaksambodhi已經音譯為Ayumdoro的三德三菩提,意思是壹個人可以覺察到佛教的壹切真理,真實地知道壹切,從而獲得無所不知的智慧。但是這個詞太長了。雖然是唐僧用的,後來簡化為菩提阿姨。現代的典型例子是莫斯科,按照英語發音翻譯。雖然俄語發音是莫斯科瓦,但中國人習慣了莫斯科,現在還和古代和諧。

5)效果好(如果只能看懂,必須翻譯)

梵語般若的意思類似智慧,但佛教徒認為它不同於壹般智慧,是直接了解萬物本質的特殊智慧。我在等那些不信佛的人,所以我大概是不理解,不能認同。無論如何,譯者既然覺得不壹樣,就翻譯成般若,讓僧尼居士專心揣摩這種難以捉摸的能力。“推拿”現在音譯為Tuina,可能算是這種音譯的現代範例吧。之前把按摩翻譯成按摩,不僅貶低了這種療法,還容易把它和性產業混為壹談。難怪保險公司拒絕承保。捏脊療法(脊椎按摩療法)有另壹套理論。雖然有類似的手法,但也有不協調的地方。兩者的區別,遠遠大於智慧和般若對普通人的區別。

唐僧制定的這五條規則,指導了幾千年的音譯。很多中國原來沒有的概念,都是從音譯開始的,通過解釋逐漸流行起來,最後翻譯成中文。很長壹段時間,我們甚至不知道它們是外來詞。比如這個成語中的“劫”字就是從“劫”字縮寫而來,劫是梵文kalpa的音譯,是壹個極長的時間單位。古印度人認為,眾生之父、婆羅門教主神梵天是劫,壹天等於地球上的43.2億年(另壹說等於432萬年)。“天上壹日,地上壹年”和“洞中幾日,人間幾千年”都出自佛教的觀念,只是比例小得多。在古代,其他民族並沒有這麽大的數量和“劫”的概念,這和印度人喜歡想事情,喜歡想很遠的事情的性質有關。佛教也認為劫有“成”、“住”、“壞”、“空”四期。說到“惡劫”,會有水、風、火三災,會把壹切都燒光,然後把壹切都重創。所以“劫”引申為巨大的災難,於是就有了大災大難等詞語。中國人還創造性地使用了“搶劫”的概念,並得到了成語“搶劫的後果”。我上中學的時候,老師在解釋這個成語的時候騙我們,說搶劫也是在水上做的,比如把龍將和李俊混在壹起的活動,過了很多年我才知道這個“搶劫”和搶劫沒有關系。

現代的例子包括幽默的概念。上個世紀才進入漢語,現在還在融合過程中。不知道有沒有人考證過是誰先從什麽語言音譯過來的?由於法語humeur的發音比英語幽默更接近“幽默”的發音,所以我猜是從法語翻譯過來的。西文原意是“津液”。在現代西醫發展之前,歐洲人認為人有四種體液:血、痰、黃膽汁、黑膽汁。血太多會活潑;痰多了會慢;黃膽汁過多會使妳煩躁;黑膽汁太多會讓妳抑郁。如果四種體液的量適中,人的性情就會平和,脾氣就會好,說話就會幽默。魯迅和林語堂曾經就這個音譯問題爭論過,代表了兩種主要意見。壹方認為幽默會誤導讀者,讓人聯想到楚辭?九章?懷沙的“孔敬的幽默”被認為是描繪沈默,所以最好將其翻譯為“幽默”。另壹方面,認為“幽默”不足以表達這個與人性相關的概念。為了“產生好的效果”,應該音譯,推廣。為此,林語堂親自寫了很多文章,做了很多演講,宣揚幽默。雖然在國家有難的時候不及時,但對文化交流的發展貢獻很大;這個概念已經普及了。“讓他閉嘴”的開發和使用現在很普遍。再過幾百年,也許某個誤導別人的君子會把幽默解讀為“默默了解,默默享受”的簡略表達。

其實更多的音譯不是外來概念,而是地名。雖然很多外國名字都有意思相同的中國名字,但翻譯人員壹致認為音譯好,便於交流。比如我們熟悉的大英雄佐羅,他的原名在西班牙語中是佐羅,意思是狐貍。雖然英國狐貍和中國狐貍都是姓,但沒有人這樣翻譯他們的名字。不僅福克斯和福克斯很難傳達佐羅這個名字的英雄印象,而且如果壹個名字在不同的語言中有如此不同的發音,它也很難傳播它的名聲。更不用說很多名字在其他語言中不壹定有相同的意思。有時,雖然它們可以被翻譯,但它們作為名字的意義在另壹種文化中可能是有趣的。比如意大利著名作曲家威爾第,原意是綠色。英語中確實有姓格林的,但是如果有人說他喜歡格林或者格林先生寫的歌劇《茶花女》,那肯定會把人搞糊塗。美國民權運動烈士馬丁?盧瑟?如果把馬丁·路德·金翻譯成王先生,連國籍都搞錯了。撒切爾夫人,著名的撒切爾夫人,將不僅滑稽可笑,而且完全名譽掃地。

音譯顯然是必要的和重要的,但從西方到中國的姓名和地點音譯的三個原則並不廣為人知,甚至壹些專業譯者也不清楚。這三個原則是:名字從屬於主人,名字沒有意義,名字簡潔。與大多數語言不同,漢語不是音標;在音譯中,往往不如歐洲語言間的音譯那樣方便準確,但也不盡然。雖然歐洲語言可以移動名字中對應的字母,但是在各自語言中發音時,發音可能會有很大的不同。中文要按照原文翻譯,也就是主人自己的發音,有時候可能更準確。比如古羅馬的凱撒,中文翻譯的凱撒,保持了拉丁語發音的雄壯,而英語嘴唇讀出來的聲音接近西撒哈拉,遠沒有原著響亮。俄羅斯前總統的名字翻譯成葉利欽和捷爾欽。Jelchin是按照英語葉利欽翻譯的,但是俄語的L聽起來像元音I,葉利欽的翻譯更接近俄語發音。再比如墨西哥的X,西班牙語發音如H,中文音譯,至少中間音節比英語發音準確。這是由於從所有者的名稱翻譯。

第二個原則旨在避免誤解。因為中文沒有大小寫區別,也沒有符合提示的印刷,人名地名完全由讀者自己判斷。在上個世紀的前50年,當人們還不熟悉西方名字的時候,壹些出版社會在譯名下面放壹個橫杠,以幫助讀者識別。這種做法早就消失了,它要求譯者不要把人名和地名翻譯成含義,這樣讀者會因為第壹次看沒有意義而認為壹個新的名字是人名或地名。比如中美洲的哥斯達黎加,如果翻譯成富裕海岸,人們肯定不會認為它是壹個國家;如果翻譯成Goldstar Ricard,恐怕也會比較混亂。處罰?本·邢星?又壞又渴?學校?拔鞘切劍的時候會頭暈嗎?很抱歉在家裏按了按鈕?勺子裏都是酰基,裝備裏都是歡樂。發生了什麽事?有什麽問題?善良?廣東?哎?褪色和水蛭?幸運嗎?哎?哎?孟船暈了?靜靜的抱著鈴鐺?穆?敖!痘痘?奈惱了?費煜?黃色?妹子停?哎?嫘φ穆墨濤?祝妳壹切順利。《花生村》,馬裏蘭翻譯的《麥力勞》,俄亥俄州翻譯的《饑餓》都很有意思,這也說明名字的音譯應該沒有什麽意義。

翻譯要簡潔似乎是不言而喻的,但還有壹個道理常常被譯者忽略。有些英文名比較長,但是元音不多。在漢語中,每個單詞都有壹個元音,按照漢語拼音,就是元音。如果壹個英文名的每個音都用漢字來表示,可能就是用元音來表示輔音,往往吃力不討好。比如反抗羅馬統治起義的英雄斯巴達克斯,已經被翻譯成斯巴達克斯和斯巴達克斯。原文末尾的s是輕輔音,看來還是不翻譯的好。再比如麥當勞不如麥當勞,近幾年被麥當勞取代。Mc好像沒有元音,因為是Mac的簡稱。聽起來像元音,唐納德***有三個音節。壹開始對麥當勞的音譯並不以為然。習慣了之後,覺得這個名字的翻譯簡潔,接近原音,朗朗上口。難怪店主采納,被大眾接受。維克多維克多和維多利亞維多利亞同名:壹男壹女。“維多利亞”不翻譯是為了避免誤解為“只有更多”,“維多利亞”不翻譯是為了簡潔。我曾經從字典上把壹個飛兆總裁的名字翻譯成飛兆,校對建議改成飛兆成為我的單詞老師。如果發壹個順口溜的句子,和原來的發音差不多。只要不產生誤解,就盡量簡潔。就像菩提阿姨的原音譯,譯者雖忠,讀者也會省略。而不是浪費無數的筆...(此處有亂碼)

順便說壹下,Mc在蘇格蘭語中是“之子”的意思。有人曾將麥當勞的音義翻譯成“唐諾子”,未能流傳開來。壹是和中國名字太像,二是不能推廣。否則,“約翰遜”聽起來就像先秦哲學家;“McQuire”更差,禁用;“騾子”(MacLure)更慘,不是人;“O'Toole或O'Hare”是罵人的意思(O '在愛爾蘭名字中是“的兒子”的意思;第壹次坐飛機去芝加哥,我忍不住笑了。

有時候音譯必須和音譯結合,比如mango,是從英文mango翻譯過來的,起源於馬來文mango。聲音相似,意思明確,壹看就是某壹種水果。翻翻字典,這樣優秀的翻譯數不勝數:菠菜,壹種從尼泊爾帕林加語翻譯過來的菠菜;翻譯自女真語xeko,西瓜起源於戈爾丁seko太妃糖翻譯自美式英語taffy(太妃糖英語);帕格譯自蒙古語xaba保齡球和撲克);從英語翻譯過來;還有壹種臺風是從英文typhoon翻譯過來的,其實來源於“gale”的粵語發音。它走遍了西部,打著氣象術語的幌子回了娘家。明眼人都能看出來,這些字是具體事物的名稱,不同於人名、地名,需要最後壹個字來幫助表明“身份”。只是為了區別於這類普通名詞,從外來詞翻譯過來的專有名詞不應該包含意義,以免產生誤解。

任何原則或規則都有例外。語言是有生命的,例外尤其常見,比如商品或廠商的名稱:奔馳,星鹿Starbuck,可口可樂可可可樂,等等。但這種翻譯不同於壹般的音譯,更像是用中文命名人名。要找幾個好聽的詞搭配在壹起,聲音大壹點。如果客戶是明智的,他們會給譯者更多的自由和時間,積極創作,精心挑選,甚至開會討論決定。這遠遠超出了壹般翻譯的範疇,自然也不受上述原則的約束。在商務翻譯中,譯者要明確自己的角色,是為了幫助交流嗎?還是在幫忙推銷?溝通需要精準,促銷需要美觀。文學翻譯中也存在準確與美觀的矛盾,有時“信不美,美不信”,讓人感嘆:翻譯如女人,美則不忠,忠則不美(淑女板舉)!這是意譯的題目,但是和音譯有關系。寫詩,把意大利城市費倫澤翻譯成翠綠色,真的很美。但壹般交流中不容易誤解無意義的佛羅倫薩,即使是英文Florence的音譯。如果按照現代人名地名音譯三原則翻譯成“佛羅倫薩”,但佛羅倫薩已經過去了,那就只好沿襲古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