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英語詞典 - ui是什麽?

ui是什麽?

UI的全稱是User Interface,中文翻譯是用戶界面,界面在詞典中的定義是:物體與物體之間的接觸面。

所以UI設計又總分為實體UI和虛擬UI,以車子來舉例,方向盤、儀表盤、中控都屬於用戶界面屬於實體UI;而我們互聯網中常說的UI設計就屬於虛擬UI。UI從字面上看只包括了用戶和界面,但是其中還包含了他們之間的交互關系,所以UI設計可以分成三個方向:用戶研究、交互設計、界面設計。

在了解了UI設計是什麽以及他的三個工作方向之後,我們就可以思考如何去完成UI設計者壹份工作的內容,首先我們先來說我們看得到的界面設計,界面設計是UI工作中最直觀的部分了,用戶只需要看就能感受到妳設計的界面給人帶來的感覺,優秀的視覺設計師,可以在方寸之間的屏幕上給人傳遞出不同的感覺,就好比妳看拼多多的界面就和看天貓的界面能感受到不同的感覺,即使他們都是電商的APP,以及賣出的貨物大體上都是壹致的。而交互設計則沒有這麽的明顯了,用戶點擊壹個按鈕,這就可以稱為交互,至於我們希望用戶點擊哪壹個按鈕,點擊之後出現什麽樣的提示動畫來讓用戶明白我進行了什麽樣的操作,以及為了完成用戶目的的流程是怎麽樣的這就屬於交互設計師或者是產品經理的任務了。當然不同的人群,會有不同的操作習慣,比如老人就不喜歡看小字體,年輕人覺得字體太大,要劃好幾次屏幕才能把內容看全太累了。

這個時候我們就需要在設計的前期進行用戶調研,我們要做壹個產品可以是APP或者是實物,我們首先就要解決用戶的需求,進而研究用戶是什麽樣的人群,他們的特點是什麽,他們因為什麽而產生了這些需求,他們需要我們提供哪些服務。所以在可行性研究通過之後,用戶研究就是我們UI設計工作的開始。

隨著大數據時代的來臨,大數據的收集能幫助到我們采集用戶的習慣,比如采集壹個人壹周使用什麽類型的軟件時長最長,在使用這個軟件的時間,地點和觀看的信息類目,從而收集到是什麽樣的年齡層和職業人群分部。進而對用戶人群進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在工作中,如果去到的公司是剛開始籌備研發壹個APP或者是功能模塊,就有可能涉及到用戶的研究,但是壹般來說剛畢業的學生以及剛轉行的人員是沒有辦法直接接手用戶調研的工作的,因為剛進入這個行業的人,缺乏產品思維,也沒有體驗和研究過壹定數量的產品,所以交互設計師也沒辦法勝任,最常見的就是成為視覺設計師。視覺設計師在現在審美缺失的情況下面臨著壹個情況,就是即使妳很用心的去打磨壹個頁面,不在行業內的人,甚至是同為入行的新手,都很難看出妳頁面的精細和用心之處,所以壹直以來視覺設計師都也會被戲稱為美工,而且在二三線城市,由於視覺設計並沒有那麽多理論的支持,所以是壹個替代性很高的崗位,由於看不出效果的好壞,所以老板們會覺得誰來做都差不多,但是不要因為我這麽說就看不起美工,實際上,美工這份工作不是只要妳會PS和AI就能勝任的,優秀的美工能以最高的效率完成各種設計工作的需要。

很多同學在做頁面的時候,用的還是平面設計的思維,比如做壹個頁面的時候,最終出來的效果不是很理想,但是由於缺乏理論知識不知道如何去細化於是死磕壹個頁面,不是說在做壹個頁面的時候不應該使用平面設計的思維,平面設計中的很多知識也適用於UI設計,對於排版和圖形的設計理論當然也會在做頁面的布局和圖標設計的時候使用到,但是有不同的是,UI設計的壹個界面並不等同於平面設計最後產出的壹個完整的作品,妳負責的頁面,也許只是整個項目中的壹環,就好比壹個空白頁,妳沒必要用達芬奇畫蒙娜麗莎的那種決心去設計對吧,死磕個三年最後設計出來的界面可能更新手畫出來的也差不太多。

我們再做界面設計的時候要明白壹個中心思想,我們做這頁面,是為了首先完成我們的商業需求,比如妳做壹個購買的頁面,在付款前的壹個頁面裏面,由於設計得太五彩繽紛,抓人眼球,用戶壹下就點到別的地方去了,導致最後賣不出去東西,那妳的這個界面設計就不能稱之為好的設計,在滿足了我們的商業需求之後,我們就需要滿足用戶的訴求,如果壹款APP只是為了賺錢,而沒滿足用戶的需要,用戶有什麽理由壹直使用妳的APP呢,比如微博壹直收錢,但是不給用戶發微博,妳還要繼續用嗎?想捐錢的話其實可以直接去做慈善。

最後就是優化用戶的體驗,使交互動畫更舒適,顏色跟順眼,這就是做頁面時候的壹整個完整的邏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