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英語詞典 - 《奇跡男孩》 ——Wonder

《奇跡男孩》 ——Wonder

《奇跡男孩》改編自暢銷小說《奇跡》,講述的是壹個因病面部畸形(註: 學名叫 mandibulofacial dystosis? ,中譯為 “ 崔契爾柯林斯癥候群 ” ) 的小男孩成長的故事。

根據柯林斯英漢大詞典的註釋,“Wonder”有著“驚奇,奇妙,奇跡”的意思,所以相對於這部電影的片名,我想說,奇跡的又何止是我們的小主人公,成長本身難道不也是壹個奇妙的過程嗎?

在影片開始,我們的小男孩奧吉(Auggie)在床上蹦上蹦下,從外形上看他或許只是壹個普通的小孩子,硬要說什麽不同的話大概只是那個有些略大的宇航頭盔了吧。而此時,奧吉的獨白也不緩不急的響了起來,開始為妳講述關於他的這壹段故事。乍壹看,本片的風格和《阿甘正傳》這樣主題的電影差不多,都是自身的殘障帶來了壹些麻煩,都是在講述自己的故事,都是在緩緩道來,但又有些不壹樣——我們在說壹部電影中的角色塑造是否成功的時候總會談論“(該角色)塑造的是否立體”,而《奇跡男孩》的導演斯蒂芬卓博斯基就機智的把劇情拆成了平行的四段故事。分別從男主角奧吉(Auggie),姐姐薇婭(Via),奧吉的小基友傑克(Jack)和薇婭的閨蜜米蘭達(Miranda)四個方面進行敘述,每壹個人都在努力的訴說著自己,卻又無意中豐滿了身邊的人設,於是本來看似平淡的故事突然就承擔起了使命般的色彩——每壹個角色都被塑造成了鮮明的個體,每壹個個體都緊緊相連,因而每壹段故事都在經歷壹個過程:成長。

那麽什麽是成長呢?

成長其實就是壹份看似很平淡無奇的奇跡。

不信?那我們來回顧壹下他們的經歷:奧吉壹出生就患有疾病,導致需要27次手術才能勉強擁有正常人的生活;他臉部畸形,在上五年級之前壹直都是媽媽教導他課程;在入學前,按米蘭達所說,奧吉近乎沒有體驗過外面的世界,而奧吉也只有他的爸爸媽媽姐姐米蘭達和壹條名為黛西的狗;即便上學後受到欺負,遭到傑克的壹次無意的“背叛”,他也從來沒有對他的爸爸媽媽說想要放棄。

再說薇婭,薇婭看似幸福美滿,可自她弟弟出生起她就被奪去了所有的關愛,和弟弟奧吉不壹樣,薇婭很少能得到父母的關愛,她擁有的只有她過世的奶奶;除此之外,她的好友米蘭達也因為壹些事情和她漸行漸遠,在同樣的第壹天入學中,她只能自己緩解煩憂,可她卻從來沒有恨過奧吉,或許也曾羨慕,或許有過嫉妒,然而當奧吉去上學的時候,薇婭只是輕輕的俯在奧吉的耳邊說道:“他們要看就讓他們看吧,妳無法融入他們,因為妳天生就與眾不同。”

至於因為愛慕虛榮而差點走偏了的米蘭達和我們怕被班上男孩們孤立而撒了謊的小暖男傑克,他們無論是從家庭出身還是人物形象都很平凡。

就像《千與千尋》裏的千尋,成長其實就是把眼淚擦幹了然後去她最害怕的湯屋找湯婆婆。

而除了上述的四個主要角色之外,最讓我感到溫馨的應該是奧吉的父母普爾曼夫婦,學校裏總教他們箴言的老師,以及塔什曼先生。這裏先說普爾曼夫婦:都說父母是人生的第壹任老師,這話其實不假。奧吉的媽媽是壹名堅強又善良的女人,她可以為了奧吉放棄自己的壹切,也會因為意識到自己多年來忽視了對女兒的關愛而潸然淚下。

奧吉的爸爸則是整個家庭的調節劑,他既要負責在外賺錢,又要負責回家活躍氣氛,還要負責把聖誕節的聖誕樹搬出去。雖然普爾曼夫婦的教育理念不壹樣:母親希望奧吉寬容,善良,父親希望他不能怯弱,被欺負了就要懟回去。但這並無傷大雅,某種程度上更是起到了互補的作用。比如電影中的媽媽就不能理解男孩子們為什麽會打電動那麽入迷,又為什麽對激光劍愛不釋手。因為在電影《星球大戰》中,容貌醜陋的楚巴卡也有壹顆正直善良的心,喬治盧卡斯所創造的這個星戰世界對男孩子們而言是有著積極的導向意義的,畢竟在那個世界裏奇形怪狀的人壹堆,但人們卻不以貌取人。

奧吉的老師也說,“在正確和善良之間,會選擇善良。”的確,我們常說“願世界溫柔以待”,但在說這句話之前我們是否想過我們“溫柔以待世界“了嗎?還有讓人大為點贊的塔什曼先生,雖然他的臺詞並不多,出場也屈指可數,但不得不說每壹次出現都很驚艷。在我的觀點裏,塔什曼先生代表的是更上壹級的充滿良知的教育層面,尤其是他和朱利安的母親奧爾本斯太太在辦公室唇槍舌戰那壹個情節,塔什曼先生就是善良和正直的代名詞,他維護了壹所學校最本質的東西:良知。做人的良知,做學問的良知,也是教書育人的良知。我不才,曾有幸在這樣壹個老師門下受過幾年教誨,因此深知這對成長會帶來怎樣的積極作用。

當我們已經漸漸習慣眼見為實的認識世界,我們是否還能留存壹點點善良提醒自己:認識世界除了眼睛,還要用心。偏見固然無法消除,但奇跡也無處不在。

成長,善良,然後溫柔以待這個世界。這本身就是最大的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