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英語詞典 - 古義今詞有哪些

古義今詞有哪些

下面舉的這些例子對中國古詞意義的變遷作了很小壹部分的探究,對於浩如煙海的古今皆用的優美詞匯,這種粗析顯然是九牛壹毛。

1、“言必行、行必果”。意思是:說話壹定要守信用,做事壹定要有結果。

出自《論語*子路第十三》,原文為:子曰:“言必行,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為次矣。”

翻譯成白話文就是:孔子說:“說話壹定守信用,做事壹定有結果,這是淺薄固執的小人啊!或許也可以算是再次壹等的士吧。”

二者對照,意思截然相勃。原來我們提倡的美德在孔夫子眼裏不過是小人行徑!在尊孔的年代裏這樣斷章取義是很難讓人接受的。所幸我們生在新社會,對歷史采取的是批判繼承的態度,因此,原文不會對我們使用這個詞時的心理造成“不良”影響。在對孔子所在的社會與當今社會比較之後,我們甚至會由衷地贊嘆:這樣斷章取義斷的好,取得妙。

2、“父母在,不遠遊”。意思是:父母在世的時候,不要離家遠行。

出自《論語*裏仁第四》,原文為:子曰:“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

翻譯成白話文就是:孔子說:“父母在世的時候,不要離家遠行,如果非遠行不可,也要有壹定的方向。”

上下比較,就可以看出,原文中孔子提倡的守家盡孝並非不能變通,出去也行,把的目的地告訴家人,便於家裏有事的時候去找妳回來。而斷章取義後的意思便斬金截鐵毫無回旋的余地了。

現在的交通工具、通訊手段的發展使得人們很少再引用這句話了。但在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裏,“父母在,不遠遊”這句話是很有市場的,往往成為文人騷客拒絕入仕或膽小畏難不敢闖天下的人的托詞和借口。

3、“三思而後行”。意思是:做事前要多次考慮權衡。

出自《論語*公冶長第五》。原文:季文子三思而後行。子聞之,曰:“再,斯可矣。”

翻譯成白話文是說:季文子遇事總是考慮多次才行動。孔子聽說後說:“考慮兩次也就可以了。”

從效率上講,孔子無疑是正確的,特別是在商場和戰場上,機會往往稍縱即逝,等妳多次考慮權衡以後再決定去做,機會恐怕早無蹤影了。所以要加強日常積累,減少臨事時的思考次數才是上策。從這個角度來看,這個斷章取義就顯得壹般了。

現在引用“三思而後行”這句話往往成了人們勸阻他人對某事不可為時的結束語。這是孔子絕不會想到的事。

1、“犯上作亂”。意思是:冒犯上司,制造混亂。

出自《論語*學而第壹》。原文為: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

翻譯成白話文意思是說:孝順父母,尊敬兄長卻喜歡冒犯上司的人,很少;不喜歡冒犯上司卻喜歡造反的人,更是從來沒有過。

照此推論,作亂者必然喜歡冒犯上司,冒犯上司也必然不孝父母,不尊兄長。這樣的觀點恐怕有些牽強。“孝”固然是人類的美德,但人類的美德都多種,全部具有的人畢竟很少,有的人可能孝順父母,但為人自私;有的人急公好義,卻容易輕信;有的人原則性強,容易鉆牛角尖。凡此種種,不壹而足。歷朝歷代的開國者不做亂豈能有新國誕生?如果此觀點正確,他們就壹定是不孝父母之人?這樣講,豈不荒唐!

現在“犯上作亂”這個詞的意義已經比原文縮水了很多,僅僅指壹種行為或者是教訓人時的壹句“斥語”而已。

2、“舉壹反三”。意思是:從壹件事情類推而知道其它許多事情。

出自《論語*述而第七》。原文是: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壹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翻譯成白話文是說:不到他想弄懂而又弄不懂的時候不去啟發他;不到他想說什麽而又說不出的時候不去引導他;四方的東西,告訴他壹個角,他不能類推出另外三個角,也就沒必要再重復告訴他了。

原文很有哲理,樸素的論證了外因與內因的關系,內因沒有堆積到壹定的程度(臨界點),外因是很難起作用的。否則,對牛彈琴,浪費感情。

3、“流連忘返”。意思是:玩樂時留戀不願離開,或忘記了回去。

出自《孟子*梁惠王下》。原文:從流下而忘返為之流,從流上而忘返謂之連,從獸無厭謂之荒,樂酒無厭謂之亡。

翻譯成白話文就是說:從上遊向下遊的遊玩中樂而忘返叫做流,從下遊向上遊的遊玩中樂而忘返叫做連,打獵不知厭倦叫做荒,喝酒不加節制叫做亡。

這是孟子勸齊宣王不可以荒廢國事,沈溺於巡狩這種擾民傷財的事情上時所說的話。頗有聞者足戒的味道。現在更多恐怕是指旅遊者對環境的贊嘆。意思變化的面目全非,甚至可以說是褒貶相對。

4、“出爾反爾”。意思是:說出口的是妳,不算數的也是妳,指反復無常,言行前後矛盾。

出自《孟子*梁惠王下》。原文:曾子曰:“戒之戒之!出乎爾者,反乎爾者也。”

翻譯成白話文是說:小心啊!小心啊!妳怎樣對待別人,別人也會怎樣對待妳。

這是孟子勸鄒穆公應當親善待民時引用曾子的話。表達出壹種民主的朦朧意識,與魏征的民水君舟理論異曲同工。現在“出爾反爾”的意思也比原意窄了許多,僅指無信義之人或組織。

1、“愚不可及”。意思是:愚蠢的別人都比不了。

出自《論語*公冶長第五》。原文:子曰:“寧武子,邦有道則知,邦無道則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翻譯成白話文就是:孔子說:“寧武子這個人,當國家政治清明的時候便發揮他的聰明才智,當國家政治黑暗的時候便做出壹副愚笨的樣子。他的這種聰明是人們可以趕得上的,他的那種愚笨卻是沒有人能趕得上的。”

毫無疑問,寧武子是個聰明人,他是懂得人和環境之間的關系的,當無法改變環境時就改變自己。但是,通過原文,我們無法確定孔子對他的做法抱壹種什麽樣的態度,假如孔子很誠懇地說出這句話,無疑就是佩服寧武子,有些自嘆不如;如果孔子說這句話時壹臉不屑,或者眼睛虛瞇,嘴角微翹,那恐怕就是譏諷了。比如現實生活當中,當有人對妳說:“妳可真行!”這句話時,我們壹下子就能判斷出是誇獎妳還是貶損妳,看他說話時的表情即可。孔子當時說這句話時的表情今天我們無從得知,即便是有機會問孔子,他恐怕也僅會給妳來壹句:孺子可教也!然後閉目養神去了。

常規來分析,前壹種可能很大,《現代漢語詞典》中的解釋也是如此。但以孔子壹貫提倡的殺身成仁的言論來分析,後壹種可能也不能排除。不過這都不重要了,“愚不可及”這個詞現在僅僅(也應當)用來文縐縐地罵人,非要按原文的意思引用來贊美人,得到的恐怕是壹頓拳腳。

2、“是可忍,孰不可忍”。意思是:決不能容忍。

出自《論語*八佾第三》。原文:孔子謂季氏,“八佾舞於庭,是可忍,孰不可人也?”

翻譯成白話文就是:孔子在談到季氏時說:“他用只有天子才能使用的八列的隊伍在庭院裏舉行舞會,這種事他都忍心做得出來,還有什麽事他做不出來呢?”

在封建社會,禮是大節,違了禮,會遭到全社會的譴責,甚至召到處罰和刑罰。三省六部中,禮部排名在前,是很能說明這壹點的。壹部《禮記》讓人看的頭昏腦脹而不知其義,沒個三年五載的工夫休想學全。其間大多糟粕,現在讀來都讓人捧腹。比如《禮記*曲禮下》中有這麽壹段:“凡拿著君主的器物時,即使很輕也要像重的拿不動壹樣。君主的器物如果是幣帛、圭璧就要左手在上。走路時不要擡腳,要像車輪壹樣腳跟拖地”。看前面的也許還能讓人接受,最後這壹句也太過於做作,恐怕除了修鞋的喜歡,別人是不會喜歡的。

古時的禮節是嚴格按照天子、諸侯、大夫、士、庶人的等級來劃分的,暨越即是違禮。所以,季氏的行為是嚴重的失禮,因此孔子是很為氣憤的。我們可以想象他在說這句話時的表情,肯定是滿臉的不屑和鄙夷。不過,孔子所處的時代中國還沒有真正進入封建社會,離秦始皇統壹中國還有壹段時間,各諸侯國對孔子的學說也剛處於認同階段。從秦始皇開始,封建政權為了便於其統治,於是極力推崇孔子學說,尊孔盛行,禮節也越來越繁瑣。假如季氏的行為往後推個幾百年,他壹定會在“不敬”罪的論處下身首異處,甚至禍及家人。

現在,我們當然已經沒有這種顧慮了,有經濟實力又喜歡享受的人盡可以大擺其譜,最多落個鋪張浪費的名聲,斷不至於生命受到什麽威脅。

“是可忍,孰不可忍”這個詞如今在使用中已經從願義的“說人”完全轉換到了“說己”,往往形容自身的容忍到了極限,已經無法再忍只能反擊了。

3、“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意思是:不在那個位置上,就不要考慮那個職位上的政事。

出自《論語*泰伯第八》。原文:子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論語*憲問第十四》中也有論述。原文:子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

采用陳訴句直觀地表明了孔子和曾子對做事所提倡的態度。從人性的角度來分析無疑是正確的,壹個沒有從事與己工作相同的人對妳的工作突感興趣或指手畫腳,誰都會反感的。這種行為久之便會被冠以不務正業。所以從決定政治生命的角度來分析,“不在其位,不謀其政”無疑是明哲保身的良方。成為了聰明者做人的基本準則之壹。

但現實生活當中,卻很難做到這壹點,就如同我們明明知道背後說人不好,但能做到背後不說人的卻寥寥無幾。也正因為如此,孔子才在《論語》中兩個章節都提到這句話。

這句話在實際的使用中味道似乎有些變了,成了某種特定場合下的專用詞匯。小說或電視劇中經常出現這樣的情節:某位官員離任後,因某種原因與原來自己提攜的幾個下屬又重聚了,談起原單位現領導的某些做法,眾人頗有微詞,在壹幫原下屬期盼探尋的目光下,這位官員往往是往椅背上壹靠,右手從腦門上向後徐徐掠過,然後顯出壹幅人走茶涼的無奈笑容說:“我現在是不在其位,不謀其政,諸位好之為之。”這種表情看似不在意,其實很上心。

其實,“不在其位,不謀其政”這句話也應該辯證地來看。對於具體的專業性事務,插手或摻言確實不好,容易幹涉和影響別人的決斷,幹好本職工作就是最大的貢獻。但對於涉及公眾利益的事務,該謀其政還得某,否則便失卻了自己的社會責任感,讓人覺得孤僻自私,反而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