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古人寫字與我們不同,而是當時寫的是繁體字,繁體的垂中間是“+ +”,是九畫
“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真正意義上不是壹首詩,而是就各自構成壹幅畫,這九個字有個特點,每個字九畫,它的名字《九九消寒圖》,畫九九消寒圖,始於清代道光初年,據說道光皇帝有個全貴妃是個才女,俗稱"蘇州格格",她在娘家創造了壹種"九九消寒圖",即用"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這九個九劃字(過去是繁體字)制成壹幅圖,自冬至開始,每天寫壹筆,九個字寫完了,冬天也過完了,就到了春暖花開時節。道光皇帝覺著這個圖很有意思,讓妃子們都玩這個遊戲。
當時隨著滿漢文化日益融合,填寫《九九消寒圖》這種歲時風俗,在宮廷中逐漸盛行,並從宮中流傳出來。內直翰林諸臣,每年冬季也學著填寫這種"九九消寒圖"。看大家玩的高興,道光皇帝就親書“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每個字都是九畫,繁體字)九個雙鉤空心字,讓大臣們逐日描紅填寫,消寒渡冬待春風。
據清吳振棫所著《養吉齋叢錄》記載:“道光初年,禦制‘九九消寒圖’,用‘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九字,字皆九筆也。懋勤殿雙鉤成幅,題曰‘管城春滿’(據韓愈《毛穎傳》解釋:筆受封於管,號“管城子”。“管城子”乃筆之別稱,寓“筆成春滿庭”之意)。”內值翰林諸臣,每年冬季都要填寫這種“九九消寒圖”。先由宮中懋勤殿制成待填描的消寒圖,該圖四周采用木框插榫而成,並裱以紙綾。
其“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九字,寓迎春之意。每年冬至節前掛在室內,屆時由室主人從頭九第壹天開始填起,逐日填廓,每字九筆,每天壹筆,每填寫完壹字便過壹九,句成而九九八十壹天盡。
九九消寒的方法傳至民間後,有寫“春前庭柏風送香盈室”也有寫“雁南飛柳芽茂便是春”的,還有寫作“柔柳輕盈香茗賀春臨”和“院庭春染幽巷草垂盈”的。但這些圖中的筆底都含“春”,因為“春”是希望,是寂寥嚴冬的期盼,讓感到內心溫暖。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