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妳有能力當面說清楚或擺平有爭議或可以商量的事情,妳敢進屋來和我當面爭論。
擴展數據:
壽州城西門是現代化的水泥磚石建築,已經失去了它的典雅。據記載,固始郡的西面曾是犀首湖。在壹望無際的水面上,沙鷗聚精會神地返航,西門也是甕門,內門朝西,外門朝北。兩塊藍色石雕鑲嵌在內門兩側的墻上,分別刻著鼓和鑼。
這就是壽陽八景之壹的“面鼓面鑼”,這兩塊看似不起眼的石板,卻銘記著壹個身無分文,住在錢的理財人的高尚品格。
據說萬歷年間,由於壽州屢遭水患,西門墻和泊位被毀,於是縣令籌錢籌糧,籌集人力,重修了西門和泊位。籌得的錢、糧、物,都由壹位德高望重的老人顏掌管。雖然他的官職很小,但他對工作非常認真,人們都尊稱他為龔燕。
他及時向孩子匯報了項目中的每壹筆支出。縣官覺得很繁瑣,說:“以後的支出不用跟我說,花就行了。”龔燕更嚴肅:“錢和食物都不能馬虎。為人做事要當面敲鑼,免得事後被人說閑話。”縣長知道龔燕的脾氣,但他不能。建設是大事,當時有幾個士紳想接手工程,從中獲利。
無奈,縣官同情民眾的力量,始終堅持自己動手。工程進度快,質量好,錢少。眼看城墻工程即將完工,士紳們見賺錢無望,便當著州官的面狀告縣官,說他貪汙民夫錢財,貪圖公利,謀取私利。
州政府很快派人去檢查,龔燕被法庭傳訊。龔燕把施工過程的賬目全部搬了出來,每壹筆費用的來龍去脈都交代得清清楚楚,錢糧有據,壹點也不差。
州官很高興,說:“燕公,妳住在壹個重要的錢糧之地,卻不貪壹分錢。妳的賬目很清楚。妳真是個好人才。妳不僅做好了本職工作,還記錄了縣官的業績。”州官處罰了誣告者,同時表揚了縣官和龔燕。
縣令很欣賞龔燕的直言不諱和認真負責,讓工匠們在新建的翁城墻上雕刻了壹面鼓和壹面鑼作為紀念。後來,“鑼鼓喧天”成為壽春“內八景”之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