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者的區別:
1,不同顏色
黑烏頭的外皮是深褐色的,內節是暗黃色的。制白附子外皮為淺棕色,切面為黃色,而制白附子無外皮,為黃白色。
2、外觀和形狀不同
黑色烏頭半透明,具縱向導管束。制得的白附子厚橢圓形,半透明,厚度約0.3厘米
3、口味不同
黑附子片硬而脆,橫切面呈角質,氣微,味淡;白附子味淡,舌微麻。
4.不同的出席功能
黑烏頭片用於暈厥,陽虛,斷脈。
白附子主要用於祛風化痰、鎮驚解毒、散結止痛。用於中風有痰、口、目?斜,澀言,驚風癲癇,破傷風,痰厥頭痛,偏身頭痛,瘰癧帶痰,蛇咬。
知柏復片用於腎陽虛、四肢冰冷、風寒濕痹等。
擴展數據:
壹、白附子及白附子片
白附子(何首烏。,天南星科)和附子是兩種不同的藥,不要混用!它們的名字相似,經常混淆,但功能卻大相徑庭。
1,不同處理
白附子的制備方法是將益母草去皮,切片,用清水漂白至水呈乳白色,取出,蒸熟,曬幹,或用硫磺熏蒸。烏頭是烏頭的根。附子是壹種劇毒中藥。它是將附子浸泡在水中,用水煮制而成。
2、效果不同
前者即白附子,具有燥濕化痰、祛風解痙、解毒散結的作用,臨床用於風痰過多、口眼歪斜、瘰癧痰核;後者白附片,具有回陽、瀉火助陽、祛風、散寒、散濕之功效,臨床用於陽虛、陽虛、痹證。
二、黑白片
白附子片和黑附子片統稱為附子片,附子片(黑附子片和白附子片)直接入藥。處理方式不同,但效果是壹樣的。
1,不同處理
選取大小均勻的泥附子,洗凈,用食用膽的水溶液浸泡數日,用浸液煮至透心,取出,剝去外皮,切成厚約0.3cm的片,用水浸泡,取出,蒸透,曬幹,即俗稱的“白附子片”。
白附子無皮,黃白相間,半透明,厚約0.3cm。
黑色電影(黑色電影)
將泥附子按大小分別洗凈,放入食用膽的水溶液中浸泡數日,與浸液壹起煮至透心,取出,取出水漂,切成厚約0.5cm的片,然後用水漂白,將附片用調色液染成深棕色,取出,蒸至顯得油潤有光澤, 然後曬幹至半幹,再曬幹或繼續曬幹,俗稱“黑順片”。
黑膜為縱切片,寬1.7 ~ 5厘米,寬0.9 ~ 3厘米,厚0.2 ~ 0.5厘米。外皮黑褐色,切面暗黃色,油光發亮,半透明,有縱向導管束。硬而脆,有角質橫切面。輕微的呼吸,淡淡的味道。
百度百科-百服片
百度百科-黑夫子
百度百科-白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