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英語詞典 - 三國演義裏的主要人物及情節

三國演義裏的主要人物及情節

諸葛亮(181-234),三國時傑出政治家、軍事家、戰略家、散文家、外交家。字孔明,號臥龍。諸葛亮於漢靈帝光和四年(181)出生於瑯邪郡陽都縣(今山東沂南縣)的壹個官吏之家。諸葛氏是瑯邪的望族,先祖諸葛豐曾在西漢元帝時做過司隸校尉(衛戍京師的長官)。諸葛亮父親諸葛圭,字君貢,東漢末年做過泰山郡丞。諸葛亮3歲母親張氏病逝,諸葛亮8歲喪父,與弟弟諸葛均壹起跟隨由袁術任命為豫章太守的叔父諸葛玄到豫章赴任。東漢朝廷派朱皓取代了諸葛玄職務,諸葛玄就去投奔老朋友荊州牧劉表。

建安二年(197),諸葛玄病逝。諸葛亮和弟妹失去了生活依靠,便移居南陽(壹說河南南陽臥龍崗;壹說湖北襄陽(現湖北襄樊)之西二十裏隆中)隱居鄉間耕種,維持生計。建安四年(199),19歲的諸葛亮與友人徐庶等從師於水鏡先生司馬徽。

姓名: 曹操

陵墓: 高陵

政權: 曹魏

在世: 155年2月24日-220年1月15日

外貌描述:身長七尺,細眼長髯

生平

曹操,壹名吉利,字孟德,小名阿瞞,沛國譙郡(今安徽省亳州市)人。

漢昭烈帝 劉備 (161-223)

官職:皇帝 皇叔 左將軍 宜城亭侯.

字玄德,河北涿縣人,漢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為三國蜀漢開國君王。

張飛(167?—221),字益德(《三國演義》中字翼德),涿郡涿縣人(今河北涿州)。三國時期蜀漢的重要將領,是三國演義中桃園結義的老三。166年出生,221年被部將範疆、張達刺殺。

關羽(162?-220),生於東漢桓帝延熹年間,字雲長,本字長生,河東解良人(今山西運城市)。三國時期蜀漢著名將領。死後受民間推崇,又經歷代朝廷褒封,被人奉為關聖帝君,佛教稱為伽藍菩薩。三國時期蜀國名將。被後來的統治者崇為“武聖”,與號為“文聖”的孔子齊名。

周瑜(175—210)三國時期吳國將領。字公瑾,廬江舒縣(今安徽廬江西南)人。美姿容,精音律,多謀善斷,人稱周郎。公元208年赤壁之戰中大敗曹軍,奠定三分天下基礎。後圖進中原,不幸早逝。(商務印書館《新華詞典》1288頁。)

孫權(182-252),字仲謀。吳大帝,三國時吳國的建立者。吳郡富春縣(今浙江富陽)人。

孫堅 字文臺,公元155年-192年,37歲,揚州吳郡富春 今浙江富陽]

董卓(?-192年),[涼州]隴西臨洮 [今甘肅臨洮] 人。官至太師、郿侯。

王允(137——192年),字子師,東漢太原祁(今山西祁縣)人。

呂布籍貫:並州五原郡九原[今內蒙古包頭] 官職:左將軍,溫侯

陶謙,丹陽人。少年時以不羈聞、敖戲無度,後好學,為諸生,仕州郡,舉茂才,拜尚書郎,先後出任舒縣令、盧縣令。

荀彧 (yù),(163—212),字文若,穎川穎陽(今河南許昌)人,傑出的軍事家、戰略家。官至太尉,謚曰敬 。

程昱 ( cheng yu ) (140—220年),字仲德,東郡東阿(今山東陽谷縣)人,三國時期魏國謀士,曹操部將,原名程立,為曹操軍中少有的智將,身高八尺三吋。長有壹把又長又美的胡子,黃巾作亂時,曾設計使東阿城得以保存。 曹操為兗州牧時辟程昱為壽張令。

夏侯敦字:元讓 時間:157——220(壽64) 容貌:左眼中箭失明 籍貫:豫州 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 綽號:盲夏侯、向後蹲 官職:大將軍 謚號:忠侯

張 邈(?~195) 東漢官員。字孟卓。東平壽張(今陽谷)人。

趙雲(168?-229),字子龍,三國時期蜀漢名將。常山真定(今河北真定)人,官至鎮東將軍、永昌亭侯,謚曰順平侯。

馬超(176—222年),字孟起,因穿白袍銀甲,騎白馬,人稱"錦馬超",扶風茂陵(今陜西興平東北)人,名門望族,三國時期蜀國大將。

黃忠(? — 220年),字漢升,荊州南陽(今河南省南陽市)人。三國時期蜀漢著名將領。

張 遼(公元169-222年) 字文遠,三國時魏國雁門馬邑(今朔城區大夫莊)人,著名的軍事將領,官至前軍、晉陽侯

樂進,字文謙,籍貫[豫州]陽平衛國[今河南清豐]人,三國時曹魏名將。

許褚譙國譙人。高八尺,腰大十圍,容貌雄毅,葛陂賊戰箭矢末擲石攻敵, 倒牽牛反向百余步, 賊眾聞褚之名皆畏憚。褚官渡誅反賊。

張郃 俊乂(三國誌) 雋乂(三國演義)籍貫 [冀州]河間鄚縣 [今河北任丘北]

徐晃(?—227年),字公明,東漢時河東楊縣(今山西洪洞縣東南)人,中國三國時期曹操麾下的將領,曹操部下“五子良將”之壹。 原為軍閥楊奉的部下任騎都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