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英語詞典 - 人格隱喻運用的機理是什麽

人格隱喻運用的機理是什麽

隱喻是壹種比喻,用壹種事物暗喻另壹種事物。

暗喻是本體和喻體同時出現,它們之間在形式上是相合的關系,說甲(本體)是(喻詞)乙(喻體)。喻詞常由:是、就是、成了、成為、變成等表判斷的詞語來充當。暗喻又叫隱喻。

據《韋伯斯特詞典》,隱喻(Metaphor)是辭格的壹種,通常通過壹個詞或詞組以壹事物替代另壹事物,並以此來暗示兩者之間存在壹種相似性或類推性;是壹種凝練的明喻,以明喻揭示壹種隱含的比較。《大英百科全書》則進壹步強調,隱喻是兩個不同事物之間的對比,與明喻之間存在質的差別,涉及“壹系列”概念,是詩歌的基本特征。擬人、換喻、提喻、寓言和 象征均屬於隱喻。

在英語中,隱喻(Metaphor)是和明喻不同,不用like或as表示出來,而是進行“隱藏的比較”的這樣壹種修辭手段。

隱喻是在彼類事物的暗示之下感知、體驗、想象、理解、談論此類事物的心理行為、語言行為和文化行為。

二、隱喻的心理機制

隱喻就是在兩個現實現象之間的某種相似。這種相似,首先是外形感官上的相似,更重要的是內心感受層面上的相似。比如,人們生活中經常會說“男人是山,女人是水”,“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黛玉葬花,“壹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

隱喻通過人類的認知和推理將壹個概念域系統地、對應地映合到另壹個概念域。通過隱喻,人們可以理解自身和外部世界。

在人的潛意識裏,當兩個不同的事物帶給人們相同的感受時,那麽,其中壹個事物可以代表另外壹個事物。比如,“黨”是壹個事物,“媽媽”是另外壹個事物;這兩個事物,帶給了人們同樣的感受,因此我們就可以說“黨啊,親愛的媽媽”。(隱喻)

隱喻,所對應的心理機制,其實就是精神分析理論所說的潛意識“初級思維過程”中的類比和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