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文解字》全書***分540個部首,收字9353個,另有?重文?(即異體字)1163個,***10516字。它是中國第壹部系統地分析漢字字形和考究字源的字書,也是世界上很早的字典之壹,編著時首次對?六書?做出了具體的解釋。
《說文解字》,簡稱《說文》。作者為許慎。是中國第壹部系統地分析漢字字形和考究字源的字書,也是世界上很早的字典之壹。編著時首次對?六書?做出了具體的解釋。
《說文解字》是首部按部首編排的漢語字典。原書作於漢和帝永元十二年(100年)到安帝建光元年(121年),後因年代久遠而失傳。宋太宗雍熙三年,宋太宗命徐鉉、句中正、葛湍、王惟恭等同校《說文解字》,分成上下***三十卷,奉敕雕版流布,後代研究《說文》多以此版為藍本,如:清代的段玉裁註釋本即用此版《說文》為底稿而加以註釋。
《說文解字》原文以小篆書寫,逐字解釋字體來源。全書***分540個部首,收字9353個,另有?重文?(即異體字)1163個,***10516字。《說文解字》是科學文字學和文獻語言學的奠基之作,在中國語言學史上有極其重要的地位。
《說文解字》之名包括兩層意思:壹是?說文?,壹是?解字?,?文?與?字?不是同壹概念,?字?是後起的,秦代以前,文字只稱?文?或?書?,不叫?字?,?文?和?字"反映了漢字發展的兩個階段,即圖畫符號階段和概念符號階段,古文字學家稱獨體的字為?文?,稱合體的字為?字?,獨體的?文?因為不能再分解,故說明之,即?說文?之義;合體的?字?由兩三個不同的?文?構成,故剖解之,即?解字?之義,上述兩層意思合在壹起,可作《說文解字》之名的含義。
歷代對於《說文解字》都有許多學者研究,清朝時研究最為興盛。段玉裁的《說文解字註》、朱駿聲的《說文通訓定聲》、桂馥的《說文解字義證》;王筠的《說文釋例》、《說文句讀》尤備推崇,四人也獲尊稱為?說文四大家?。
《說文解字》是中國第壹部字書,也是世界上最早出現的辭書。《說文解字》對後人的影響深遠:
第壹,《說文解字》從上萬個漢字中區別其偏旁和部首,分類歸納成五百四十個部類,開啟了漢字按部首編排的漢字字典編排方法。直至當今使用的漢語字典、詞典,仍然使用部首檢字法編排。
第二,《說文解字》在說解內容中首次闡發了?六書?的內容,貫穿了六書的原則,許慎對六書分別下了定義,舉了例字,後世講六書都沿用許慎的名稱和定義。
第三,《說文解字》收錄了漢字形體的多種寫法,處當時漢朝的篆體外,還有籀文、古文等異體寫法。這些字體大都為象形體。這就為研究漢字提供了寶貴的古文字資料,也為推究上古文字的本意給予極大的方便。後世發現的甲骨文、金文、陶文、簡帛文字這些漢朝以前的文字,都是依據《說文解字》所收錄的這些古文字字形作依據,才得以考證和認讀。所以《說文解字》是語言文字學的寶庫,在文字、訓詁和音韻等方面都顯示出極大的價值。直至現代,《說文解字》學仍然是壹門重要的學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