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英語詞典 - 《觀潮》語文說課稿

《觀潮》語文說課稿

 作為壹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說課稿,說課稿有助於提高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那麽說課稿應該怎麽寫才合適呢?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觀潮》語文說課稿,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觀潮》語文說課稿1

 壹、教材及學情

 《觀潮》是人教版小學語文第七冊第六單元的壹篇講讀課文。課文通過作者的所見、所聞、所感,向我們介紹了自古以來被稱為“天下奇觀”的錢塘江大潮。編者將這篇課文選編在這裏,壹方面是繼續培養學生抓住主要內容的能力,另壹方面是學習作者有順序、抓特點的觀察方法。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要想上好壹堂課必須了解學生。

 四年級的學生思維活躍,求知欲強,富於想象,對新鮮事物充滿好奇心,但學生生活閱歷有限,對文中描繪的雄偉景象缺乏直觀感受,需要老師提供直觀的圖像幫助。

 二、教學目標

 依據大綱要求、教材特點及學生現有的認知水平,我特擬定了第二課時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識記生字詞,抓重點詞句進行品味,註重語言積累。

 2、技能目標:學習作者有順序、抓特點的觀察方法,培養學生留心觀察事物的習慣。

 3、情感目標:讓學生通過了解錢塘江大潮的壯麗與雄奇,使學生受到壯闊美和力量美的感染,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大好河山的感情。

 三、教學重難點:

 我根據本課的教學目標和學生的實際能力,確定出本課的重難點。

 重點:學習課文3、4自然段,體會大潮的磅礴氣勢。

 難點:學習作者有順序、抓特點的觀察方法。

 四、教法

 “教有多法,但無定法。”在本課中主要采用情景教學法、多媒體輔助法和朗讀法進行教學。通過展示課件讓學生身臨其境,情寓其中,從而感受大自然的偉大力量,並讓學生在讀中感悟、品味,更好地理解課文。

 五、學法

 根據教材特點和學生認知規律,讓學生在教師指導下,自覺主動地學習,遵循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訓練為主線的三為主原則,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學習。

 六、教程

 1、激趣導入,引人入勝

 常言道:“良好的開端等於成功的壹半。”教學也是如此,壹堂課的導入十分重要。為了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我用潮水聲作襯托,同時用優美的語言聲情並茂地渲染課堂氣氛,勾起學生想去觀潮的強烈欲望。

 2、觀看畫面,啟發想象,學習第2自然段。

 ①我利用課件向學生展示潮來前人山人海的情景。啟發學生展開想象:假如自己身在其中此刻的心情怎樣?我的意圖是“壹石激起千層浪”學生通過邊看邊想,設身處地地理解人們期盼潮水早點來的焦急心情。

 ②課堂教學不僅在於老師的導,還在於學生的學。對於第二自然段的內容我將讓學生自由朗讀,然後提出問題:江潮還沒有來,作者看到了什麽?學生通過讀書,能夠自己解決問題。

 讀中感悟,理解課文3、4自然段。

 潮來時這部分是課文的重點,我讓學生采用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的方式來學習,運用情境教學,抓住重點詞句品味、悟情,學生采用看、讀、思、背等學習方式進行學習。

 a、首先運用多媒體學生展示潮來時的情景,學生的情感壹下子沈浸在大潮滾滾而來,奔騰咆哮的壯麗圖景中。同時,我巧設疑問,妳看到了什麽?聽到了什麽?想到了什麽?這裏采用情景教學法將視覺手段與聽覺手段緊密結合起來,有助於培養學生觀察力、想象力、思維能力。

 b、如此壯觀的景象,作者又是如何進行描繪的呢?我因勢利導、自然過渡,引導學生學習課文內容。

 1、《小學語文課標》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因此,我準備讓學生通過多種形式來朗讀課文,比如:自由讀,合作讀,指名讀,讀自己喜歡的詞語、語句等,讓學生在讀中自學,讀中感悟,讀中自得。然後出示自學提示(1)作者觀潮的順序是怎樣的?(2)作者抓住了潮水的哪些特點來描寫?我讓學生組建學習小組,***同探討、合作解決問題,存在困難的地方,我適當點撥,引導學生抓住潮水聲音變化的詞語。如:悶雷滾動—響聲越來越大—山崩地裂和潮水形態變化的詞語,如:壹條白線———拉長、變粗———白色城墻————白色戰馬來理解大潮的雄偉氣勢。

 2、愛因斯坦說過:“提出問題往往比解決問題更重要。”在教學中。我將鼓勵學生積極思考,大膽質疑,在本課中學生也許會提出那條白線很快地向我們移來,逐漸拉長,變粗、橫貫江面,潮水為什麽會拉長呢?我組織學生議論交流,然後我結合錢塘江的地理位置及形狀及時點撥,這樣,學生的疑問就得到了解決。

 3、為了使學生提高品味詞句的能力,又再壹次為大潮的雄壯所折服,我將引導學生背誦3、4自然段,讓學生把生動形象的語言描寫內化為自己的真切感受,受到大自然美的熏陶。

 回歸整體,理解全文

 在理解了前面兩個重點段落以後,我讓學生回過頭來,整體瀏覽全文,感受觀潮的整個過程,從而整體把握全文。

 總結延伸,感情升華

 錢塘江大潮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真不愧為天下奇觀。此處我將引導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情感,為了進壹步升華主題,我向學生展示祖國大好河山的圖片,有意識地把這種感情升華到對大自然,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

《觀潮》語文說課稿2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們:

 大家好!

 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人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第壹組第壹課《觀潮》。以下我將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方法、教學過程四個方面對本課的設計進行說明。

 壹、教材分析

 本課是四年級上冊第壹組的第壹篇講讀課文,本單元圍繞“自然奇觀”這壹專題展開。單元的訓練重點是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和神奇。錢塘江以其奇特壯觀的大潮,不知傾倒了多少遊人看客。《觀潮》是壹篇以寫景為主的文章,句子變化錯落有致,特別是“潮來時”壹段,把錢塘江潮描繪得有聲有色,讀來令人如臨其境,如聞其聲,如見其景。文中有許多優美的詞句,可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學習作者的表達方法。

 2、教學目標:

 基於以上認識,我把本文教學目標設定為:

 1、認識7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寬闊、籠罩、薄霧”等詞語。通過對課文重點詞語的理解,提高學生品味詞句的能力,練習背誦第3、4自然段。

 2、通過有感情的多種形式的朗讀,體會錢塘江大潮的壯麗與雄奇。

 3、在體會錢塘江大潮的壯麗與雄奇的基礎上,激發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3、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課文結構清晰、層次分明,在課文的重點段中,按空間、時間的順序進行了形象的描寫,而這些學生通過自己讀書很難體會出來,就需要教師的引導,所以我把理解有關“潮來之時”的記敘,學習作者的觀察方法,並有序練習背誦定為本課的重點。

 教學難點:學生生活在內陸城市,許多孩子沒有到過海邊,更無從目睹這樣雄偉壯觀的大潮景觀。對於沒有見過的事物,又沒有類似經歷可以借鑒,不僅給理解課文帶來障礙,也給展開想象造成困難。課文文質兼美,意在通過課文的學習,讓學生想象奇觀,深入品讀重點的詞句,並能熟練運用,因此,我把感悟領略錢塘江大潮的雄偉壯觀,提高學生品味詞句的能力定為本課難點。

 二、學情分析:

 四年級的學生已經具有了壹定的閱讀能力,基本掌握了借助字典、詞典和生活積累,理解生詞的意義,所以可以從理解文章入手,在引領學生進行基本技能的訓練,讓學生在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規律。

 三、教學方法:

 依據教材的特點和學生的已有的知識經驗,我確定本課的教學思路是:緊扣壹個“讀”字,抓住課文重點詞句,調動學生參與解讀文本,增添了學生的興趣。力求通過多種形式的讀,使學生走進文本,讀出自己的理解,體會文本的情感,

 四、教學程序:

 在課堂教學中,我構想通過:識字學詞,品讀感悟,回歸整體這三個環節來組織教學。

 (壹)識字學詞,整體感知

 此環節重點掌握多音字“悶、薄、漲、顫、號”的字音“橫貫”的“貫”字的書寫筆順及“觀潮”“奇觀”中“觀”字的不同意思,做到紮實有效的學詞。同時讓學生整體感知課文,理清文路,課文是按照潮來時、潮來中、潮來後的時間順序描寫的,教師相機板書

 板書:潮來時 潮來中 潮來後

 (二)品讀感悟、體會奇觀

 課文三、四兩個自然段是全文的精髓,是學生了解大潮雄偉、壯觀並學習作者按觀潮順序記敘景物寫法的重點段落,是整節課教學的重點,我設計以下幾個教學環節,凸現對重點的處理。

 1、讀中積累,指導背誦

 這節課的教學設計,我比較註重課文語言的積累,通過各種形式的大量的朗讀,讓學生熟讀成誦,從而使學生在讀懂理解的基礎上,比較輕松地達到積累課文語言的目的。課文的三、四兩個自然段要求背誦,在背誦之前,我從學生的學情出發,先讓學生自己說壹說背誦這兩個自然段,有什麽好的方法?通過上面的大量讀中感知,學生會找到可以按照時間、大潮的由遠及近(空間)、前後聯系等來記憶。

 此時,教師再出示插圖及表示時間順序和空間變化的詞語,輔助學生背誦,以達到積累的目的。

 2、理清順序,領悟寫法

 其實,在學生交流背誦方法的時候,也就明確了三、四自然段的寫作順序,那就是——由遠及近。

 對於描寫觀潮人表現得句子,在課上不作重點處理,只是讓學生找壹找段中描寫觀潮人的語句,看看放在這裏有什麽作用?

 通過對重點詞語“人聲鼎沸”的體會,感受到加入了對觀潮人的描寫,更能襯托出真是天下奇觀,所以,才引得成千上萬的人來觀看。也與第二自然段的人們的表現相照應。

 三、回歸整體,感悟寫法

 學完全文後,我再次讓學生自由讀自己最喜歡的地方,並給予時間讓學生展示,這樣既鞏固了學生的感受,又進壹步激發了學生讀書的興趣。

 作業設計:

 讓學生把自己觀賞到的錢塘江大潮的景象及感受講給家長聽,既鍛煉學生運用詞匯的能力,又培養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效果:這節課通過充分讀,學生實現了在讀中自學,讀中自悟,讀中自得,讀中展示;通過自己領悟,激發了學生的思維和情感體驗;通過自由評,使學生的參與意識,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得淋漓盡致。“讀中感悟,議中深入”學生不僅讀懂得了課文,而且體會到祖國河山的壯麗,感受到祖國語言文字之美。

《觀潮》語文說課稿3

 壹、教材分析

 1、地位與內容

 《觀潮》是語文出版社四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第二節的教學內容,本課是在學生具有了壹定的字詞積累和言語理解能力的基礎上來進行學習的。本單元的課文以寫景為主,本課通過作者的所見、所聞、所感,以生動的語言向讀者展現了自古以來被稱為"天下奇觀"的錢塘江大潮。

 2、教學目標分析

 依據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新課改對教學目標的要求,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為如下三個維度:

 (1)知識與技能目標:

 能正確書寫"鼎、罩"等7個生字,養成主動識字的習慣;

 正確讀寫"寬闊、籠罩、若隱若現、昂首東望等詞語;

 能用"逐漸"、"恢復"等詞造句,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內容。

 (2)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以讀促悟、多種閱讀形式相結合的方式,激發學生讀書的熱情,提高學生品味詞句的能力;學習作者有順序、抓特點的觀察方法,培養學生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讓學生在學習本科的過程中,感受大自然的壯觀,受到自然美的熏陶,從而激發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3、教學重點、難點分析

 教學重點:根據教學目標和教材內容,"潮來之時"是文章的重點部分,所以我將學習作者有順序、抓特點的觀察、描寫方法確定為本課的教學重點。

 教學難點:依據學生的身心發展和認知結構,我將本課的教學難點確定為抓住重點詞句,按課文的表達順序理解課文內容。

 我對教學重難點的分析是基於對教學目標和學生情況的分析,那麽接下來我來說壹說學情。

 二、學情分析

 對於四年級的學生來說,他們對字詞有了壹定的積累,但對於正確書寫漢字還有待加強,學生理解壹些語句深層涵義的能力還有待提高。四年級的學生思維活躍,求知欲強,樂於表達,但他們的生活經驗畢竟有限,對文中描繪的錢塘江大潮的雄偉景象,僅憑想象難以深刻感受,需教師提供直觀的圖像幫助理解,這些都將成為我教學過程中的考慮因素。

 三、教法分析

 基於以上對教學內容、學情的分析和新課改的要求,因為本課是篇寫景記敘文,篇幅不長,但"天下奇觀"的景象極為少見,因此,我將借助多媒體,采用"創設情境法"、"圖文結合法"等方法進行教學,讓學生入境界,進角色,動真心,吐真情來體會錢塘江潮來時宏偉的氣勢,感受到大自然的偉大力量,從而達到培養能力的目的。

 四、學法分析

 學生將采用"情景探究法"、"討論法"及"朗讀體會法",通過對圖片影像的觀看,感受和學習課文中錢塘江大潮的壯觀景象。

 五、說教學過程

 作為教師要做的是幫助學生架設生活與教材的橋梁,激發學生的情感體驗,並參與其中,推動學生深入地感受,因此我的教學過程設計如下:

 第壹環節:激趣導入

 首先我采用設問的形式問學生們,在我國,有許多奇特的自然景觀,錢塘江大潮就是其中壹處,有誰聽說過或者見過錢塘江大潮嗎?

 然後,放錄像讓學生們直接感受錢塘江大潮的雄偉、壯觀。

 之後,請幾個學生分別談談觀看錢塘江大潮後的感受。

 (設計意圖:因為很多同學都沒有親身感受過這壹奇觀,在這裏我運用多媒體教學,學生可以直接感受到錢塘江大潮的雄壯的氣勢,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利於學生理解重點詞句和課文。)

 第二環節:新授環節

 1、初讀課文,學習生字詞,整體感知

 先請同學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在讀的過程中,找出不理解的字詞,采用查字典等自學方式解決。

 然後我找同學來大聲朗讀課文,並采用同桌對讀的、抽讀生字卡的方式檢查學生字詞掌握情況。

 (設計意圖:能借助字典和生活積累,理解字詞的意思,培養學生養成主動識字的習慣。新課標極力強調培養學生的自主性,為尊重學生的個性,我特別提醒學生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

 2、帶著問題默讀課文,理清課文的順序

 我讓學生帶著課文是按照怎樣的順序來描寫錢塘江大潮這壹"天下奇觀"的?這壹問題來默讀課文,提醒學生註意默讀的時候要提高默讀的速度,不要用手或筆指著讀。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養成默讀的習慣,指導學生默讀的方法。課文脈絡清楚,學生在初讀基礎上能很快理清脈絡,按潮來前、潮來時、潮退後的'順序組織教學。)

 3、創設情境,體會觀潮人的感受

 為了讓學生設身處地的體會到觀潮人的急切、激動的心情。我設計這麽幾個問題:如果妳就是觀察人中的壹員,想到就要見到大潮了,妳心情如何?妳會怎麽做?觀潮的人群又是怎麽做的呢?並讓學生們帶著這些問題再觀看壹遍錄像。這種情境的創設,使學生們體會到身臨其境的感覺,體會到觀潮人的感受。

 4、細讀,品味感悟

 文章的三、四自然段是重點部分,為了讓學生更好的理解這部分,我設計了如下三個問題來幫助學生理解。

 1、潮來前,江面的景色什麽樣?(江面平靜)

 2、潮來時,江面的景色什麽樣?在講潮來時這部分時,讓他們用筆畫出描寫潮來時的景象和聲音的詞語和句子,聯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去理解。

 (設計意圖:不動筆墨不讀書,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

 3、大潮過後,江面的景象是什麽樣的?這些都說明了什麽?把自己的理解在小組內進行討論。

 (設計意圖:學生在讀書時聯系生活經歷,體會感悟,深入理解,培養學生的小組合作意識。)

 我之所以設計如上三個問題,是按照潮來前、潮來時、潮退後的時間順序幫助學生理解課文。

 第三環節:鞏固練習

 學完全文後,我再次讓學生自由讀自己最喜歡的地方,並給予時間讓學生展示,這樣既鞏固了學生的感受,又進壹步激發了學生讀書的興趣。

 第四環節:作業設計

 讓學生把自己觀賞到的錢塘江大潮的景象及感受講給家長聽,既鍛煉學生運用詞匯的能力,又培養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觀潮》語文說課稿4

 說課是授課教師在獨立備課基礎上系統地談自己教學設想及理論依據,達到相互交流、***同提高的壹種教研形式,以下是我整理的語文觀潮說課稿,歡迎閱讀參考,希望您喜歡。

 說教材

 《觀潮》是人教版語文四年級上冊的壹篇課文要求:多誦讀,讀出感情,讀中進入情境,在讀中浮現畫面,根據課文特點,繼續練習了解敘述順序,抓住主要內容,對於課文中的的重點詞句,多讀多想,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思想感情。

 這篇課文是第六單元的略讀課文,描寫了大自然的奇觀錢塘江大潮,作者通過手中的生花妙筆,描寫了錢塘江大潮洶湧澎湃的氣勢,不需要親眼所見,讀著這些清新激昂的文字。壹股豪邁之情油然而生,讓人不禁贊嘆:祖國山河的雄偉壯麗,祖國語言文字的獨特表現力。

 作者先用壹句話總起:錢塘江大潮,自古以來被稱為天下奇觀。接著寫了潮來之前在江邊的等待,通過對江邊、江上景色的描述,表現了觀潮人盼潮來時的望眼欲穿和翹首期盼。接著用細膩的筆法表現了潮來時雄偉壯觀的景色。通過看潮勢,聽潮聲,眼觀其排山倒海的巨浪,耳聽其震耳欲聾的呼聲,胸中激情回蕩,最後是潮頭過後的余波,盡管潮頭已去,但仍感力不減。

 經歷過與錢塘江大潮的親密接觸,我們驚呼:好壹個天下奇觀,好壹篇寫景美文。

 說教法

 閱讀教學,讀占鰲頭。以讀為生線,是我在這節課中準備采用策略。如果講授這篇課文,我會采用五讀法,這是我經過實踐和提煉得出的壹種閱讀教學方法。

 五讀法操作規程及其解讀:

 1、默讀,了解大意。齊讀課題之後,妳能圍繞課題提出哪些疑問。帶頭這些疑問來默讀課文,激發學生主動探索的熱情,培養生動學習的能力。

 2、尋讀,發掘內涵。學生對哪些內容印象深刻,最喜歡哪些段落或句子。找出來讀壹讀,實現與文本的對話,提倡有個性化的讀書新體驗。

 3、朗讀,讀出特色,分層推進指導朗讀,先指導學生把字音讀準,再練習讀熟練,讀出感情,加上自己獨特的情感體驗。課文中不同的內容采取適當的形式,讀的形式可以多種多樣:指各讀,分組讀,賽讀,配樂讀,男女生交替讀,全班齊到等形式都可以嘗試。

 4、誦讀,當堂積累。語文教學應重視語言的積累,尢其是小學生在現有認知能力有限的情況下,多讀多背優秀課文,背誦重要段落,培養語感,在抑揚頓挫,形式多樣的誦讀訓練中培養他對語言文字的熱愛。

 5、默讀,回歸整體。與課文激情對話後,靜下心來梳理壹下文章的脈絡,留給他們品味的時間和空間,做到動靜相宜,張弛有度。

 說教學過程

 課前談話:老師很喜歡旅遊,也很喜歡聽妳們說旅途中的所見所聞,妳能把自己到過哪些地方,給妳留下深刻印象的景點跟老師說說嗎?學生各抒己見,點燃他們的激情。

 壹、揭題導入。

 齊讀課題(指導讀出雄壯的氣勢),面對課題,妳想了解些什麽?

 二、初步感知,大潮之奇。

 1、頭疑問默讀。

 2、說說妳讀懂了什麽?還有什麽地方不懂。

 三、深入須司,大潮之奇。

 1、課文哪些段落給妳留下的印象最深刻?找出來讀壹讀(估計絕大數同學選擇要求背誦的第二、三、四自然段)。

 2、有針對性,分層推進指導朗讀。

 多種形式相結合,讀準字音,讀出感情。

 3、當堂背誦積累。

 提高語文學習的效率,充分利用課堂時間,感受書聲朗朗,接受人文熏陶。

 四、心潮澎湃,傾情對話。

 默讀課文壹遍後靜下心來思考:妳想對錢塘江大潮說些什麽?形式可以多種多樣,寫詩贊美,當堂朗誦,誇壹誇我們的錢塘江大潮,快板,順口溜等,或者用壹個詞語表達心裏的感受。在經歷過祖國語言文字的洗禮後,想必他們是有話可說,情真意切。

 五、語言積累,妙詞佳句。

 摘錄優美詞語和句子,打下紮實的語文功底。

 六、課外拓展:壹波未平壹波又起。

 1、把妳心中最想說的話寫下來,工整地抄寫在《心語錄》

 2、用上妳學過的妙詞佳句,用上妳掌握的寫景妙法,把自己印象最深刻的壹處景點寫下來,壹定要表現出特點。

《觀潮》語文說課稿5

 [說教材]

 《觀潮》壹課是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的壹篇課文,課文通過作者的所見、所聞、所感,向讀者介紹了自古以來被稱為“天下奇觀”的錢塘江大潮。文章思路清晰,語言生動,給人以身臨其境的感覺,是壹篇進行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教育,培養留心周圍事物習慣的好教材。

 [說學生]

 四年級的學生思維活躍,求知欲強,樂於表達,樂於與人交流,但他們的生活經驗畢竟有限,對文中描繪的錢塘江大潮的雄偉景象,僅憑想象難以深刻感受,需教師提供直觀的圖象幫助理解。

 [說目標]

 依據大綱的要求,教材特點及學生實際,制定以下的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1、體會錢塘江大潮的壯觀與雄奇,激發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強烈的情感。

 2、激發學生讀書的熱情,提高學生品味詞句的能力。

 3、學習作者有順序、抓特點的觀察方法,培養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

 教學重點是理解“潮來之時”的記敘。

 教學難點是體會錢塘江大潮的雄壯的磅礴的氣勢。

 [說教學]

 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教學應以學生自讀自悟、自學探究為基礎,讓學生在讀、悟、議這種寬松民主中的氛圍中學習。作為教師,要做的是幫助學生架設生活與教材的橋梁,激發學生的情感體驗,並參與其中,推動學生去深入地感受。因此,我的教學設計如下:

 壹、運用電教媒體,直觀感受,激發情感和興趣。

 1、導入:在我國,有許多奇特的自然景觀,錢塘江大潮就是其中壹處,有誰知道錢塘江大潮?見過嗎?

 2、放錄像,直接感受錢塘江大潮的雄偉和壯觀。

 3、請學生談觀看錢塘江大潮後的感受。

 運用電教媒體,讓學生直接感受到錢塘江大潮的磅礴雄壯的氣勢,學生的激情馬上被調動起來,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利於學生理解詞句。

 二、初讀課文,理清課文的順序

 課文脈絡非常清楚,學生在初讀課文的基礎上能很快理清文章的順序,在此基礎上按潮來前、潮來時、潮退後的順序組織教學。

 三、創設情境,體會觀潮人的感受

 通過創設情境,讓學生設身處地的體會到觀潮人的急切、激動的心情。因此,我設計這麽幾個問題:如果妳就是觀察人中的壹員,想到就要見到大潮了,妳心情如何?妳會怎麽做?觀潮的人群又是怎麽做的呢?

 四、通過“讀、悟、議、賞、再讀”,重點體會潮來時壯觀景象。

 潮來時雄偉壯觀的景象這壹部分是課文的重點。抓住重點詞句品味是難點。學習這壹部分時,我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充分讀,體會,並發動學生相互評議、補充,讓每個學生都能在自身的基礎上得到提高。因此,我設計如下環節:

 1、讀。學生自由讀潮來時這壹部分,找出自己最喜歡的地方讀,在閱讀教學中以讀為本,把時間和主動權還給學生,讓學生在讀中自學,讀中自悟,讀中自得。

 2、悟。讀中感悟,說說自己的體會,學生在讀書時聯系已有生活經歷,體會感悟,能更深入地理解課文。

 3、議。即教師給學生足夠多的時間討論交流,讓學生能夠充分發展自己的見解,允許有不同意見,並鼓勵創新,圍繞“哪些景象最吸引妳,說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