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英語詞典 - 蜱簡介

蜱簡介

目錄1拼音2英文參考3概述4臭蟲形態學5臭蟲生活史和習性6臭蟲與醫學的關系7臭蟲防治原則8參考1拼音bì shī

2英文參考打勾[21世紀科技雙語詞典]

《湘雅醫學詞典》

蟎蟲[湘雅醫學詞典]

3概述蜱蟲是臭蟲的俗稱。臭蟲是昆蟲綱半翅目的壹種[1]。臭蟲,俗稱扁虱,屬於半翅目,臭蟲。蟲體寬扁橢圓形,紅褐色,無翅,但有明顯的翅基。在人們的房間和床上生長繁殖並吸食人血的臭蟲有兩種,即溫帶臭蟲(Cimex lectularius)和熱帶臭蟲(Cimex halfteterus)。兩者的外形和生活史都很相似。前者分布廣泛,後者僅分布於熱帶和亞熱帶。

4.臭蟲形成蟲扁平,卵圓形,紅褐色,大小4 ~ 5× 3 mm,全身短毛(圖1)。頭部兩側有1對突出的復眼,每對復眼由30只左右的小眼睛組成。天線1對,分為4段,可以彎曲,最後2段細長。喙厚,分為三部分,從頭的前端和下端發出,包含壹個吮吸口器。不吸血時,在頭、胸腹面的縱溝中向後彎曲,吸血時與身體成直角向前延伸。胸部最突出的是前胸,其背板中部凸起,前緣有不同程度的凹陷,即頭部嵌入凹陷,側緣彎曲,後緣略向內凹。中胸較小,其背板呈倒三角形,背部附有1對較大的橢圓形翼基。後胸背部大部分被翼基覆蓋。足3對,中、後足基節間有月牙形臭腺孔。每只腳的飛節分為3段,末端有1對爪。腹部寬大,因為1段消失,10段縮小,所以外表只能看到8段。雌蟲腹部後端鈍圓,有角質生殖孔,第五腹面後緣右側有壹三角形凹陷,稱為貝氏器,為* * * *入口。雄蟲腹部後端窄而尖,末端有鐮刀形的雄莖,向左彎曲,貯於尾槽內(圖2)。

圖1成年臭蟲(顯示背部和腹部表面)

圖2雄性臭蟲的外生殖器

兩種臭蟲的主要區別是溫帶臭蟲的前緣深深凹陷,兩邊緣向外延伸成薄翅;熱帶臭蟲前胸凹陷較淺,兩側不延伸(圖3)。

圖3兩只臭蟲的頭部和胸部。

5臭蟲的生活史和習性生活在人們臥室和床上的各種縫隙中。它們白天躲起來,晚上吸血。它們很敏捷,很難被抓住。其發育為逐漸變態,生活史包括卵、若蟲、成蟲三個階段(圖4)。若蟲和成蟲都對人血上癮。雌蟲滿血後產卵,壹次幾個,壹生能產75 ~ 200個卵,最多可達540個。卵白色,長圓形,大小為0.8 ~ 1.3× 0.4 ~ 0.6毫米,壹端蓋略偏,卵殼上有網狀花紋,常附著於床板、蚊帳、家具、墻壁、地板、天花板等成蟲活動和躲藏的縫隙,通過18 ~ 25℃。若蟲與成蟲外形相似,但體小,色白,生殖器官不成熟,翅基缺失。若蟲分5齡,最後壹次蛻皮後,翅基出現,成為成蟲。整個生命周期大約需要6 ~ 8周。如果環境不舒服,也可以延長到330天。在溫暖地區適宜的條件下,臭蟲壹年可繁殖六七代,成蟲壽命可達9 ~ 18個月。

圖4臭蟲的生活史

臭蟲是群居的,很多臭蟲經常聚集在隱蔽的地方。吸血時壹般停留在緊貼人體皮膚的衣服或家具上,成年人每次吸滿血需要10 ~ 15分鐘。若蟲需要6-9分鐘。成年人的耐饑力很強,壹般可持續6、7個月,甚至長達1年。若蟲不像成蟲那樣饑餓。臭蟲在饑餓的時候,也可以在白天吸血,或者吸老鼠、蝙蝠或者牲畜的血。所以臭蟲在長期無人居住的房子裏還是可以存活的。

兩種臭蟲對溫度的適應性不同,分布區域也不同。溫帶臭蟲的最適溫度為28 ~ 29℃,36℃時不能繁殖。但它抗寒能力很強,能冬眠度過嚴冬。故分布於我國東北、西北至南至福建廈門、廣西桂林、雲南蒙自的廣大溫帶地區。熱帶臭蟲的最適溫度為32 ~ 33℃,36℃即可產卵孵化,但抗寒性差,僅分布於從南方省份到湖南衡陽、貴州遵義、四川成都的熱帶亞熱帶地區。

6臭蟲和藥的關系臭蟲晚上吸血,騷擾人,使人無法入睡。因為刺痛時唾液註入人體,可使皮膚敏感性高的局部出現紅腫,難以忍受。在非洲,有大量吸血臭蟲導致貧血、心臟病和感冒的報道。臭蟲壹直被懷疑傳播疾病。雖然通過實驗方法,臭蟲可以感染多種病原體,但並沒有證明臭蟲在自然條件下可以傳播疾病。

臭蟲控制的7個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