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英語詞典 - 艾條灸簡介

艾條灸簡介

目錄1拼音2英文參考3概述4艾條灸5分類5.1懸灸5.2按壓灸6參考附件:古籍1艾條灸1拼音à I ti á o Ji化身。

2英文參考艾條灸[21世紀科技雙語詞典]

艾條灸[中醫術語考試委員會。中醫術語(2004)]

3總結艾條灸,又稱艾條灸【1】。它是壹種艾灸[2]。它是在施灸部位或病變部位用艾條灸的方法[3]。即采用特制的艾條在穴位或患病部位進行熏蒸灸或燒灼[2]。此法由古代太乙神針和雷霍灸[1]簡化而來。簡單有效,目前臨床常用[1]。

4艾條也叫艾條[1]。它是用棉紙包裹艾絨制成的圓柱形長卷[3]。壹般長20厘米,直徑1.5厘米,重約10g[1]。

根據有無藥物,艾條分為純艾條和藥用艾條[2]。

純艾條是取24克艾草,鋪在長26厘米、寬20厘米的柔軟、疏松、堅韌的桑皮紙上,卷成直徑約1.5厘米的圓柱形,用膠水或漿糊密封而成[2]。

若將藥物混入艾絨中(加入粉末6-8g,與艾絨混合均勻),稱為藥艾條[2]。

艾條(圖片來自中國針灸詞典)

5艾條灸的分類按其操作方法,艾條灸可分為懸灸和實灸[1]。

5.1懸灸是灸法之壹[4][5]。是在穴位上方懸掛艾條的壹種艾灸方法[3]。掛灸與壓灸相對。方法是將艾條懸掛在距離穴位壹定高度進行熏蒸,以免艾條的點燃端直接接觸皮膚[4]。壹般每次灸至皮膚溫熱發紅為度[5]。葉桂的操作方法附於清代陳修園醫書《太乙神針》:“將針(指艾條)掛於距布半寸處,藥氣可透布...而且見效慢。”手術過程中可以集中在壹個地方,也可以做大範圍的旋灸,也可以壹起做壹個鳥啄灸[4]。

懸灸可分為溫和灸、鳥啄灸、旋灸[5]。詳見掛灸條。

5.2壓灸紙或布隔灸是艾條灸的壹種[6]。是指施灸時,先在施灸部位鋪上幾層布或紙,然後將藥艾條的壹端點燃,趁熱壓在手術部位,使熱量滲入深層艾條灸[3]。古代太乙神灸和雷霍灸都屬於這壹類[7]。《手諭神方》卷三:“以紙卷艾,以紙隔之,點於紙上,用力按之,待感腹熱汗出,即差。”即點燃艾條(壹般為藥用艾條)後,在穴位上緊壓幾層布或紙巾進行艾灸,使熱氣滲入肉裏;等火涼了再點壓灸[6][7]。常用於風濕痹證[7]。古代太乙神灸和雷霍灸都屬於這壹類[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