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藝術塑造的人物動態形象,人體的姿勢、造型、步法等動作,借助音樂、舞臺美術、化妝、服裝等藝術因素,具有欣賞價值的視覺效果。它具有可視性和流動性的審美特征,是舞蹈欣賞過程中被感知和認知的主要對象,是體現舞蹈藝術審美價值的主體。
2、表情
根據人們的心理活動和現實生活中表達表情的習慣性特點,經過提煉和藝術加工,概括為不同的舞蹈形式,表現出喜怒哀樂等內心情感變化。除了與動作協調的面部表情,有節奏的動作、姿勢、手勢、形體也能產生藝術的舞蹈表情。
3、塑形
把孩子培養成三長壹小(三長:手長、腿長、脖子長;小:小臉)可以最大程度的塑造和改變孩子的身材,幫助孩子拉長腿姿,通過長期的訓練讓孩子擁有優美的體態。
4、行動
舞蹈藝術的基本表現手段起源於對人類情感動作和自然界各種動態事物的模仿。
5、plie?(鉗子)?
意思是:蹲下。半蹲和全蹲。主要是訓練腿部肌肉的拉伸和柔韌性,膝關節的彈性,塌陷的向外打開,軀幹的穩定性等等。
擴展數據:
芭蕾舞表演主要由以下三個角色組成:
1,主角:主角是故事的核心人物。舞者需要有壹定水平以上的技巧和體力,最重要的是要有高超的舞蹈素養和性格,才能詮釋劇中的角色。
古典芭蕾二重奏是整部舞劇的重點,大多由男女主角扮演。古典芭蕾二重奏的結構順序是男主角和女主角的柔板,然後是男主角的獨奏,女主角的獨奏,最後是最後的尾聲(兩人的快板)。主角的藝術素養和技巧水平將在二重唱中呈現。
2.獨舞者:具有主角技巧,能單獨表演或三四個人表演的人。
3.群舞者:群舞者的舞步雖然簡單,但復雜的畫面變化,整個氛圍更為重要。每個群舞者都很重要。只要有壹個人不合拍,大局就會受到影響。
百度百科-芭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