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英語詞典 - 仁者樂山的“樂”怎麽讀?

仁者樂山的“樂”怎麽讀?

文化名人余秋雨在壹次公開的場合把“仁者樂山的“樂”讀作lè,這也是壹般的讀法。如果不嚴格追究,這種讀法當不能算錯。有“好事者”,即河南南陽的壹位觀眾在電視裏看到後,立刻致電余秋雨,要他公開認錯。這位“好事者”認為,壹般的歌手出錯可以理解,權威的文化大師卻不該。按說,為余秋雨的大文化散文找些硬傷,早已經不是什麽新鮮事。問題是這次余大師再壹次拒不認錯,惹得河南南陽的那位聽眾十分不快。既然大家都把“仁者樂山的“樂”讀作lè,也不該指責余大師讀錯字。然而,余大師這次是以己之矛,攻己之盾。把“仁者樂山的“樂”讀作lè,其實不是讀錯與否的問題。而是古音與今音的區別問題。余大師認為是“書面讀音”和“口頭讀音”問題。我們今天讀《詩經》,不少篇章不押韻,原因是我們用今天的讀音,完全沒有必要讀古音。為何說余大師自相矛盾呢?既然大家都讀今音,余大師在讀“杯水車薪”時,又偏偏把的“車”字讀作jū。那麽“仁者樂山的“樂”,古音到底如何讀?《正韻》註此字讀逆角切,音嶽,即讀yào。很多成語早已約定俗成,讀今音斷然不能算錯,讀古音當然更不能算錯,只是大家不能適應早已習慣的讀音而已。南陽那位執著的好事者,其精神值得欽佩,既然了解余大師不願意認錯,即便是“硬傷”也要想法子繞過讀者或聽眾的指摘註。 註余秋雨先生把“致仕”壹詞解釋為“當官”,實在是在挑戰讀者的智力。查遍能找到的辭書,沒有“辭官”或“退休”之外的解釋。而余大師已經“談”的很明確:我的確是知道致仕的古義(並且不用查詞典),只是因為“古詞變義比比皆是”,並且再按照古代的規則,把致仕解做“歸還給君王”將大不妥於“現代規則”。所以先生大筆壹揮,自己造了個意思,古詞新義,又為大文化做了點貢獻(?